
都說山東人粗曠,熟不知山東人把精細的心都放在了烹制魯菜上。正所謂一方水土孕育一方美味。來到山東,一定要吃一頓道地的魯菜。海鮮是魯菜中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世人皆以為吃海鮮必去青島,其實在膠東半島西北部,有一座海濱城市,不僅景色秀麗,物産豐富,還是品味舌尖魯菜的勝地。在山東龍口,有一座其貌不揚的街邊飯莊,小店裡卻藏着數道非遺菜品,老闆是個書法造詣極高的文人雅士。一道黃縣肉盒做到了極緻,當地人稱僅此一家。
魯菜是八菜系中曆史最悠久、技法最豐富、難度最高、最見功力的菜的菜系。它是自發性菜系,未曾受到到外來菜系的影響。在明清時期,魯菜就作為宮廷菜肴,供皇家貴族所實用。山東菜也是黃河流域菜肴烹制的代表,而魯菜的三大組成部分之中,要數膠東風味菜最為馐珍美味,最令人難忘。在膠東山東龍口,藏着一家精通數道非遺菜肴的飯店,本地人宴請賓客必去,可見味道尤為道地。
這家龍口美食界的“掃地僧”就是位于龍口市東萊街道通海路的喜相逢膳莊。不曾想,一座外觀毫無裝修的街邊飯莊,店裡卻是别有洞天。飯店内部的裝潢極為典雅,多以飯店老闆的書法作為裝飾,一股濃濃的書香之氣,随即而來。
一餐豐盛的膠東菜,以花色精緻的冷拼與獨具特色的熱菜組成。從當地家家戶戶都有的農家四寶,到當地獨有的羊盆兒、椒鹽魚鱗、醬焖鲅魚頭、韭菜炒海腸、炒肉拉皮、全家福等菜肴。
其中,最具有當地特色的就是鲅魚水餃、春餅、黃縣肉盒、扒魚脯、炸蛎黃、溜肝尖。這幾道菜,不僅味道鮮美,而且每一道菜肴背後,都有一側奇妙的故事。聽着有趣的故事,吃着可口的美食,這樣的舌尖美味,怎能讓人不心動。
來喜相逢膳莊,第一道必吃菜肴就是黃縣肉盒。這是一道做工精細,工藝複雜,近乎失傳的菜肴。采用的是冷水面、燙面、油面混合調制,再用豬肉、時令時蔬為餡,以肉多菜少,裹成一個盒子,再四面煎黃。看起來金黃不焦,吃起來餡鮮汁多,皮酥香脆。
第二道必吃菜肴就是鲅魚餃子。與尋常餃子不一樣,鲅魚餃子有骨碟那麼大一個,彰顯了山東人的豪氣。初夏之際,鲅魚正當時,極易剔出魚肉,再用蔥姜花椒水攪拌,作為餃子餡兒。煮熟的鲅魚餃子,口感滑嫩Q彈,是一個絕佳的補品。
第三道菜肴就是扒魚脯,一道明清時期就極為流行的傳統菜肴。将新鮮的魚去骨剔肉後剁成魚肉泥,再加上蛋清、清湯、調味料攪拌成茸狀,随後放入沸水烹熟。這道菜看起來湯汁醇厚,色澤鮮豔,吃起來魚脯蛋鮮香味,彌散在舌尖之中,妙不可言。
第四道必吃的菜肴就炸蛎黃。這一道菜常常出現在龍口民間的婚宴之中。有着“海牛奶”之名的牡蛎肉及蛎黃,不僅營養價值極高,還因“蛎子”諧音即為“利子”,寓意美好,故而備受歡迎。采用新鮮的牡蛎,經過高溫油炸之後,色澤金黃,吃起來外焦酥芳香,内鮮嫩多汁,口感甚佳。
第五道必吃的菜肴就是溜豬尖。豬肝在各地菜系都比較常見,吃豬尖就要吃鮮嫩無腥味。是以這道菜在選材上就極為嚴謹,選用鮮嫩的豬尖,用旺火快炒,做到鮮嫩清爽的口感,極為不易。
第六道必吃的菜肴就是春餅 。在當地的民間傳說中,曾有一對恩愛的文人夫妻,因書生專心讀書,常常廢寝忘食。此時,體貼的妻子,冥思苦想,研究出了既能當飯又能當菜的春餅。春餅需要卷着菜吃,在龍口當地餅裡卷的菜多為肉沫兒粉絲,炒雞絲、銀芽肉絲、韭菜肉絲。
除裡這六道必吃的招牌菜,龍口羊盆裡的龍口粉絲也值得一試。免除了涮羊肉的過程,可以直接盛到碗裡,添加調味料,直接享用,羊肉鮮美,粉絲有韌性滑爽,美味極了。
舌尖山東,味在龍口。來海濱之城龍口,在享受一頓視覺上的山海盛宴之後,不妨來這家飯莊,品味一桌非遺菜品,帶來的味覺盛宴。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6">實用攻略</h1>
喜相逢膳莊
位置:山東龍口市東萊街道通海路192号
人均:80元/人
推薦菜:黃縣肉盒、鲅魚餃子、扒魚脯、春餅、炸蛎黃、溜豬尖、羊盆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