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科思創宣布,其位于上海的一體化基地獲得了ISCC Plus品質平衡認證,意味着科思創已具備向亞太地區客戶大批量供應由替代性原材料制成的高性能聚碳酸酯塑膠以及聚氨酯原料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MDI)的能力,這些産品的品質與相應的化石基産品無異。
上海一體化基地由此成為科思創在亞太區首個獲得ISCC Plus認證的基地,也是該公司全球最大的生産基地。位于歐洲的科思創比利時安特衛普基地和德國豫爾丁根基地已于2020年年末獲得該認證。與此同時,科思創(上海)投資有限公司和科思創(香港)有限公司這兩個本地貿易實體也于日前獲得ISCC Plus認證。
這意味着經品質平衡認證的産品現在可以從科思創的生産和貿易部門無縫傳遞至下遊行業。科思創上海一體化基地首份經品質平衡認證的模克隆®RE系列聚碳酸酯訂單即将于9月傳遞至電子行業。
“非常自豪,我們能夠在實作全面循環願景的道路上邁出一大步,以滿足對更可持續産品的需求。”科思創首席商業官蘇智雅(Sucheta Govil)表示,“有了最新的品質平衡認證,我們能夠直接為亞太地區客戶提供支援,減少碳足迹。該解決方案無需技術改造,可直接應用于現有的生産流程。”
使用替代性原材料的品質平衡方法
科思創上海一體化基地總經理陳耘博士表示:“這是我們為實作碳中和以及最終走向循環經濟道路的關鍵一步。我們不僅獲得了外部認證,還在積極倡導使用更具可持續性的原材料,并将減少碳足迹的目标貫徹于産品生産、分銷和原材料采購的方方面面。”
品質平衡是一種監管鍊方法,允許化石原料和替代性原材料在生産中混合,但在簿記中分開。該方法可通過價值鍊跟蹤物料,并将諸如生物基原材料等替代原材料配置設定給標明的最終産品。通過品質平衡方法,替代性原材料被引入價值鍊,同時充分利用現有的具有規模經濟的高效化工生産基礎設施,加速塑膠行業向循環經濟轉型。
減少高達80%的CO2足迹
與化石基産品相比,科思創含有替代性原材料的品質平衡産品擁有相同的品質和性能,但碳足迹明顯更低。例如,模克隆®RE與标準的原生料相比,碳足迹可減少多達80%,這為應對氣候變化作出了貢獻。科思創計劃于今年年底前在歐洲基地引入可再生能源,用于生産中使用的電力,進而使部分模克隆®RE 聚碳酸酯産品實作碳中和,其他地區的基地也将随後跟進。
作為向循環經濟轉型的一部分,科思創正逐漸轉向使用包括可再生原材料在内的替代性原材料。随着聚碳酸酯以及中間産品MDI的認證,科思創正加強對替代性原材料的使用。聚碳酸酯廣泛應用于汽車和電子等高端領域。MDI可用于生産硬質聚氨酯泡沫,後者作為高效保溫隔熱材料,一直以來廣泛應用于冷藏裝置和建築等領域。
ISCC(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and Carbon Certification,國際可持續發展和碳認證)是國際公認的生物質和生物能源的可持續發展認證體系。該标準适用于價值鍊的所有階段,在全球範圍得到認可。
逐漸增加可再生能源利用占比
此外,科思創上海一體化基地日前與大唐吳忠新能源有限公司達成意向,每年購買約1億度發自其甯夏光伏電站的綠色電力。這些電量約占上海基地年電力需求的10%,将進一步提升其可再生能源利用的占比。通過逐漸在生産中使用可再生能源,科思創向實作循環經濟的願景又邁進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