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獅子頭”是一道人所共知的美食,那麼你知道這道美食名字的由來嗎?其實淮揚名菜“鐵獅子頭”的名字是将原本的“獅子頭”和“滄州鐵獅子”相結合而得來的。
說到“滄州鐵獅子”,那可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其原名為“滄州鐵獅子鎮海吼”,從這個名字就可以看得出來,這是一尊鎮海用的神像。如此說來,就有些讓人摸不着頭腦了,“滄州鐵獅子鎮海吼”位于今河北省滄州市東南郊,距離市區大概16公裡左右的地方,這是一個跟海完全沾不着邊的地方,在這樣一個地方,怎麼會出現鎮海神像呢?如果我們打開地圖就可以看出,滄州鐵獅子鎮海吼距離最近的海岸也有大約70公裡左右的距離,将鎮海神獸擺放在這個位置是為了“鎮壓”誰呢?其實滄州鐵獅子鎮海吼就是為了鎮壓“海妖”而建的。

根據記載,滄州鐵獅子鎮海吼是修建于公元953年,當時正值後周廣順三年,那麼将“鎮壓”海妖用的神獸建在内陸距海岸70公裡的地方,是不是建錯了地呢?
其實并沒有,因為這座神獸就是建在海邊的,而且之後也沒有移動過,之是以現在它距離海邊如此之遠,是因為渤海變小了。渤海是我國最大的内海,其面積達到了7.7萬平方公裡,但現在渤海的面積卻已經比古時候小了很多。1000多年的時間,海岸線就遠離了70公裡?是的,而且這并沒有什麼值得驚訝的,因為地質學家認為,在3000年以前,渤海的面積至少可以達到10萬平方公裡以上。渤海自古就在縮小,而且随着其面積的減小,進一步縮小更呈現出加速的趨勢,如此下去,有朝一日渤海會不會消失呢?
是的,按照現在的發展趨勢,渤海的确會消失,而且現在距離它消失的日子并不會太遠,如果簡單按照現在的趨勢來進行計算,那麼隻需要兩三百年的時間,渤海就要從地圖上徹底消失了。
是什麼原因導緻了渤海的縮小呢?其實就是河流所造成的泥沙注入。注入渤海的河流很多,比如海河、灤河、遼河等,這些河流都會給渤海灣帶來大量的泥沙,而其中最為主要的泥沙攜帶大戶就是黃河了。根據上個世紀末的一個統計,黃河每年給渤海帶來的泥沙多達16億噸,在過往的60多年裡,僅黃河就在渤海灣填海造地達數千平方公裡。那麼這種狀況是否有望得到改變呢?并不太容易,因為黃河流域的一些地區黃土沉積層實在是太深了。
要想減緩,甚至是逆轉渤海變小的趨勢,隻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減少河流沿岸的水土流失。
減少水土流失,這是一件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的事情。根據河流的徑流,河流基本上可以分為三種類型,即季節性河流、間歇性河流以及常流河,在這三類河流之中,沿途水土流失最難以治理的就是季節性河流了,而我國的北方地區,河流又基本上都是季節性河流。
那麼為什麼季節性河流難以治理呢?因為季節性河流的流量具有明顯的季節性特征,流量最多的時候就是降水最多的夏季,此時又特别容易形成洪水,而洪水必然會導緻大量的水土流失,這也就是為什麼注入渤海的河流都會攜帶泥沙的原因了,可見,要治理水土流失,減緩渤海變小的趨勢是具有相當難度的。那麼如果渤海變小的趨勢得不到遏止,又會怎樣呢?
如果在兩三百年之後,渤海真的因為泥沙的沉積而消失,那麼對于整個北方地區而言,影響都是非常巨大的。有人可能會想,滄海變成了桑田,這不是好事嗎?當然不是。
渤海一旦消失,必然會導緻我國北方的氣候出現變化,受影響的絕不僅是渤海周邊的幾個省份。渤海一旦消失,我國西北地區、東北地區所得的水汽會随之減少,幹旱問題會變得更加嚴重,而幹旱必然會導緻沙漠化加劇,特别是内蒙古以及東北地區,這些地區的氣候本就相對幹旱,一旦渤海消失,問題會變得更加嚴重。可見,渤海雖小,但有與沒有,差别巨大,而且我們現在所知的這些影響還并不是全部。是以雖然水土流失的治理并不是一件輕松的事情,但這卻是我們必須要做的一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