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為何花重金把蔡文姬從匈奴帶回,卻又将她嫁給種田老漢呢?
蔡文姬是東漢著名的才女,幼年時候就以能辨琴而聞名天下,其父蔡邕是東漢著名的大儒。蔡文姬曾嫁給衛青的後代衛仲道為妻,後來衛仲道早逝,蔡文姬懷着悲痛傳回娘家。王允設計誅殺董卓,菜邕因在王允席間感歎,被下獄而死。董卓部下的西涼軍閥混戰,蔡文姬在戰亂中淪落匈奴,嫁給匈奴左賢王,并生下二子。
後來曹操以重金将蔡文姬從匈奴贖回,并親自做媒,将蔡文姬嫁給了屯田校尉董祀。那麼為何曹操要花重金将一名女子從匈奴贖回,可又将其嫁給手下的屯田校尉呢?

才女蔡文姬
1、當時的曹操基本平定了北方,已經有精力對北方的異族動手了
蔡文姬流落匈奴,是因為大漢政局大亂,無力抵禦此時南下騷擾的匈奴。而曹操雄才大略,在官渡擊敗了北方最大的諸侯——袁紹之後,又逐漸吸收了袁紹的勢力,順便掃清了北方的一些殘留的諸侯,終于統一了北方。
而此時以“奉天子以令不臣”為政治綱領的曹操,于公于私都得開始傳承大漢的精神,且他本人也是一個胸懷天下的枭雄,便開始着手對付北方的匈奴。
曹操石像
而身為一個出色的軍事家,曹操絕不是隻會用兵的莽夫,重金贖回蔡文姬,一來給予匈奴足夠的好處,蔡文姬對于匈奴人來說,隻是個人老珠黃的異族女子,哪有金碧玉璧貴重?二來也相當于給予匈奴人警告,告訴他們大漢的的軍隊已經有精力收拾他們了。曹操不愧漢末三國金字塔最頂尖的軍事家,也憑借着各種手段,在戰亂紛争的漢末三國,将匈奴治的服服帖帖的。
2、曹操重金贖蔡文姬,與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有巨大的關系。
曹操與蔡邕是一對忘年之交,曹操從小就讀着蔡邕的作品,也很敬重蔡邕。曹丕也曾以管仲和鮑叔牙來比喻曹操與蔡邕的友誼。
曹操是一個殺人不見血的軍事家,同時也是一名在文壇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的文學家,蔡邕是當時的一代大儒,二人的友誼是文人之間的互相吸引。
蔡邕在董卓被誅之後,因一聲感歎,被王允下獄而亡,而蔡文姬是獨女,在有足夠的能力之後,曹操不忍朋友的女兒淪落匈奴,重金将其贖回,也是情理之中。
3、曹操為了自己的名聲,文姬歸漢對曹操在天下士族心中的印象有巨大作用。
在隋唐實行科舉制以前,士族一直擁有很大的權力,甚至隋朝的楊家,唐朝的李家,都是士族出身。正因為權力巨大,與皇權有着極大的沖突,是以曆代掌權人都想着削弱士族的權力,但在科舉制誕生之前,并沒有人能做的到。
曹操作品,薤露行
漢末三國時代,在黎陽之戰之前北方最大的時候袁紹,就是出自當時天下最大的士族,四世三公的袁家;董卓進京之後被天下人仇視的一大原因就是,他隻是個武将,不是士族出身;曾經的何進即便已經是大漢的大将軍,可由于不是士族出身,因為屠夫的身份也一直被人嘲諷是靠妹妹上位。可以說當時的士族掌握着控制社會輿論的力量,同時也掌握着不可忽視的實權,非士族出身的人在當時難以掌握最高權力,即是掌握了也難以長久。
曹操與何進、董卓相比,也算是個士族之後,但因為其祖父曹騰是個宦官,曹操在真正的大士族子弟眼中一直是個“閹宦之後”,很多士族其實是不屑于與其為伍,為其效力的。
而曹操也清楚這一點,他一方面聯合其他士族幹掉了袁紹這樣的站在明面上最大的士族,一方面又唯才是舉,重用寒門子弟,暗裡削弱士族的勢力,甚至還除掉了孔融這樣的士族領袖,于是曹操雖權力極大,卻在天下士族心中印象極差。
而重金贖回蔡文姬正是曹操的一妙筆,蔡文姬的父親是一代大儒蔡邕,在天下士族心中是不遜色于孔融的存在,而他的女兒蔡文姬曾在幼年便展露才華,在士族心中也是一代才女。曹操重金贖回蔡文姬,又可以挽回自己在士人心目中的形象,又可以收買士人為自己效力。曹操曾在《短歌行》中道“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對于想做周公的曹操來說,用金玉換得天下士人歸心,是一筆不能再劃算的買賣了。
4、典藏書籍很多都在洛陽大火中被焚毀,需要有人能接過修書大任
董卓之亂之是以讓天下士人恨得咬牙切齒,不隻是因為他不是士族出身,還因為他對士人的殘暴态度,在關東盟軍即将兵臨城下時,董卓慌忙火燒洛陽,帶着皇帝去了長安。而這洛陽的一把大火,不僅燒的百姓家破人亡,還燒毀了宮中珍藏的多部典藏書籍,還有相當部分書籍,在前往長安路上,也毀于大雨之中。
曹操也是個愛好讀書之人,宮中痛失這麼多書籍,他也無時不刻不挂記此事,而蔡文姬素有才女之名,從前受父親影響,也閱讀記憶過許多典籍,曹操重金贖回的不僅是一個蔡文姬,還是一書庫的典籍。
5、曹操将蔡文姬嫁給的不是農家漢,是一個屯田校尉
曹操贖回蔡文姬,并不一定是想娶蔡文姬,雖然曹操的确幹過不少娶人妻這種事,但這基于人妻貌美,蔡文姬是才女不假,但才女并不一定是美女。
曹操贖回蔡文姬後,給她親自做媒,把她嫁給了屯田校尉董祀,那這屯田校尉是什麼官職?曹操為什麼把蔡文姬嫁給一個屯田校尉呢?
文姬歸漢
漢末三國的亂世,各方勢力混戰,導緻勞動力銳減,有地無人耕,是以曹操實行屯田制度,分軍屯,民屯,商屯三種屯田方式。屯田校尉并不是一個莊稼漢,而是一個基層官員,負責掌管屯田區的生産、民政和田租,也是該區的行政長官,與前線沖殺的兵官相比,也安全了不少跟着這麼一個基層官員日子倒是能過得挺滋潤的,曹操把蔡文姬許給屯田校尉,也算是不負故人之女。
那為什麼是許配給屯田校尉,而不是别的高官呢?那個年代的高官大多數也是由士族掌握,士族自視甚高,像蔡文姬這樣已經嫁過人還有兩個孩子的,他們自然不願意娶回家中。曹操雖然權力極大,卻不敢,也不願意為一個人老珠黃的蔡文姬去強迫士族娶她,而将她嫁給一個非士族出身,且生活不愁的屯田校尉,無疑是他對故人之女最好的交代。
結束語:感謝閱讀,甯論,每周更新。我是甯随,甯論雖隻是我一家之言,卻也是我心血所在,若有不正确之處歡迎在評論區讨論留言。關注我,每周與你談天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