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 class="pgc-h-arrow-right">今天是聯考的最後一天。</h1>
對于千萬考生而言,十年寒窗苦讀,即将迎來開花結果。
然而,讓人氣憤的是,當他們還在考場上向未來發起沖刺的時候,竟然有人想通過舞弊的方式亵渎年輕人為之奮鬥的人生大考!

<h1 class="pgc-h-arrow-right">6月7日,坐标武漢黃陂區一處考場内。</h1>
學生吳某某将手機藏于一件薄衣内,雙手舉高避開了安檢。
随後,他在考試中,趁機将手機藏于草稿紙下拍題,并快速上傳至小猿搜題APP尋求答案。
上傳的數學試卷照片左上角還出現了吳某某的名字與座位号24
萬幸的是吳某某的舞弊行為沒有得逞,一名細心的APP從業人員發現該圖後,懷疑題目拍攝于聯考考場,于是果斷報警處理。
<h1 class="pgc-h-arrow-right">當晚,武漢市教育局組織視訊回放。</h1>
曝光了吳某某攜帶手機作弊的具體行徑。
于是,該考生被取消考試資格,各科成績均按無效處理,監考人員被撤職,并對相關人員進一步調查。
作為教育工作者,看到這個新聞,我是既震驚又氣憤。
震驚的是在戒備森嚴的考場裡,居然真有學生冒着巨大的風險去挑釁規則,不擇手段走捷徑。
氣憤的是,做出這種行為對那些農村苦苦拼搏的孩子而言,實在是太不公平了!
要知道許多孩子苦讀十幾年,就是為了這場一考定乾坤的考試,作弊得來的1小分,就要拉開幾萬人的排名!
聯考作弊,破壞了公平也毀了自己的人生!
<h1 class="pgc-h-arrow-right">素心托高潔</h1>
山村校長再送150名“寒門”女孩奔赴聯考
就在這個學生試圖考試作弊的當天,在雲南麗江,華坪女高的150名高三學生,在校長張桂梅的陪伴下,奔赴聯考考場。
據新華社報道,這已經是張桂梅堅持送考的第11個年頭了。
視訊裡的張桂梅依舊穿着樸素的黑衣,拿着老式的麥克風,一如既往地準備送考生們最後一程。
今年,她的身體似乎更差了些,考前宣誓,走下台階的時候還是别人攙扶着下去。
盡管一身病痛,在150名高三考生出發前,張桂梅還是親自帶領高一高二學生,為師姐們加油鼓氣。
用手機播放搞笑短視訊、唱歌、講笑話······隻要能幫助孩子們舒緩壓力,這位鄉村女校長都願意嘗試。
臨行前,她還不忘提醒學生 “東西放在腳下,走的時候檢查清楚” !
據統計,自2008年建校以來,張桂梅已經把1804名大山女孩,成功送入大學校園!
為此,張桂梅傾注了幾乎一生的心血。
這些年,她幾乎沒有休息過。
淩晨五點十分,天還沒亮,當學生還在沉睡,張桂梅會準時從女生宿舍的鐵架床上爬起,打開手電筒,一層層爬樓,把每一層樓道的電燈點亮。
辛苦教學一天後,淩晨十二點半,當女娃們沉沉睡去,張桂梅再拖着沉沉的身子,一層層關閉樓道裡的燈,回到那張鐵床。
日積月累的勞累,讓張桂梅的身體一年不如一年,多少次她獨自一人,顫巍巍地走回辦公室,哆嗦着雙手,從抽屜裡拿出十幾個藥罐,囫囵吞下一大把藥,又趕緊回到學生身邊。
素心托高潔,張桂梅的心裡,全是她的學生。
2018年,她病危住院,縣長去醫院探望她,沒想到張桂梅拉着他的手說:
“我情況不太好,能不能讓民政部門把喪葬費提前給我,我想看着這筆錢用在孩子們身上。”
這位山村女校長深知,自己所辦的學校,是多少大山裡貧苦孩子的希望,有了華坪女高,這些孩子才能有一次公平的機會參加聯考,考上大學,走出大山,這幾乎是華坪女高學生們改變命運的唯一出路。
而她們成功的背後,有着我們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
晚上十一點半,華坪女高宿舍的走廊裡,依舊燈火通明,女孩們在這裡埋頭苦學。
天熱時,沒有空調,她們隻能一邊背書,一邊流汗,衣服濕透了,背上都是鹽漬,即使如此也沒人打退堂鼓,所有人都在咬牙堅持。
“迷茫和膽怯也一直都在,但我告訴自己,就算是萬丈深淵,走下去,也是前程萬裡。 ”
這或許,就是張桂梅和華坪女高學生的心聲吧。
<h1 class="pgc-h-arrow-right">公天下之物</h1>
不讓為理想拼搏的年輕人“心寒
《列子》曰:公天下之身,公天下之物,其唯至人矣!
公平是任何一項規則制定的基礎,聯考更是如此。
從某種意義上說,聯考公平,就是為了不辜負那群,為理想拼搏的年輕人。
經曆過聯考的學生和家長,都會明白能走進聯考考場是多麼不易。
當我們看到一身頑疾的張桂梅,依舊親自在今年的聯考前線上送學生奔赴考場;
當我們看到毛坦中學的學子, 他們沒有所謂的高科技教學裝置, 隻是用笨拙的題海戰術,隻為多考幾分;
當我們看到那些五點就要起床跑操, 捧着書本在天寒地凍的操場下背單詞的衡水學生;
當我們看到那些在晚自習前,丢下餐盒,圍着數學老師解答幾何題的學生;
當我們看到那些租房陪讀, 隻為讓努力學習的孩子們吃點好飯好菜,全力備考的父母;
我們才清楚地明白—— 公平的暗面,是作弊,是剽竊。
貴州省教育考試院院長周寶英曾有過一段振聾發聩的講話:
聯考制度本身以公平為導向,展現的是唯才是舉,是“不看老子不看面子不看票子看卷子,不拼爹不拼娘不拼關系拼分數”。
在聯考制度下,每一位公民都能夠在同一個平台上去努力、去競争。
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恪守聯考公平,捍衛了每一個考生的努力和付出, 因為它關乎我們孩子的一生。
隻有将作弊者繩之以法, 才能不辜負那些為了理想默默努力的年輕人。
<h1 class="pgc-h-arrow-right">可為與有為</h1>
聯考是年輕一代的理想,也是民族未來的希望
聯考之于個人是年輕一代實作理想的途徑;
之于國家則是寄予民族未來的希望之門!
知乎大V摩登中産曾在《寫給時代的作文》中描述過一個這樣的曆史場景:
1977年,那年,停擺10年的全國聯考終于在一個寒冷的冬天恢複了。
聯考當天,人民日報的記者拍到有人答題中途出場喂奶,有人寫了一半上山割草······
一個來自唐山玉田縣的考生在數學考卷上寫道:
敬愛的老師,我是來自江家橋學校的xxx,我們那從來沒見過sin、cos這些稀奇古怪的英文數學,請原諒我的無知?
随後,閱卷老師無奈地感慨:美國的阿波羅登月都快十年了,我們這代中國人真的錯過了太多!
當年,因為終止了聯考,對中國最大的影響就是人才斷層。
<h1 class="pgc-h-arrow-right">國家曆盡磨難,年輕人一身狼狽!</h1>
恢複聯考後,這一切都有了改變,如今,44年過去了,聯考為國家輸送了數以萬計數的頂尖人才:
在陝西西安,當了三年農民的張藝謀參加聯考,考入北京電影學院,他拍攝的電影在國際上獲獎無數,成為了“第五代導演”的中流砥柱;
在江蘇江陰,兩次落榜的俞敏洪第三次參加聯考,終于被北大錄取,後來的故事大家也很熟悉了,他建立了新東方,為中國教育打開了一片新天地;
在黑龍江生産兵團,當了8年知青的王毅以“高齡考生”的身份參加聯考,如今他正站在中國外交部的舞台上,用強勢的話語讓全世界聽到中國的态度······
這樣的聯考故事說不盡,道不完......
截止2017年,在全國教育事業發展統計公報中,我國各類高等教育在學總規模已達3779萬人,位居世界第一。
一批又一批青年,正為了祖國的偉大複興,前仆後繼!
毛主席在接見中國留蘇學生時說:“世界是你們的,也是我們的,但是歸根結底是你們的。“
今年聯考國文全國卷的作文題目叫“可為與有為” 。是的,年輕一代肩負着時代與民族的希望,隻有年輕人“有為”了,我們這個國家才“可為”!
是以,對聯考舞弊零容忍,恪守聯考公平,守護的不僅是年輕一代的理想,更是一個民族未來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