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懂美學的人,連顔值都會變高

近來,宮崎駿《千與千尋》在大陸的正式上映喚起了一代人的童年回憶。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千與千尋》、《菊次郎的夏天》

《天空之城》、《懸崖上的金魚姬》

久石讓的音樂絕對是宮崎駿的每個動畫作品中的點睛之筆

坂本龍一《Merry Christmas Mr.Lawrence》

和田熏《時代を越える想い》(《犬夜叉》主題曲)

高梨康治《FAIRY TAIL MainTheme》

(《妖精的尾巴》主題曲)

石田勝範《大奧》

喜多郎《Dr. Sun andChing-Ling》

梅林茂《Yumeji's Theme》(《花樣年華》插曲)

不論影視、ACG還是獨立音樂,

日本耳熟能詳的大師級音樂家可謂是東亞最多

是以一直以來小印也有些疑問,為什麼日本誕生了這麼多大師級的音樂家呢?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音樂家多的“必然性”

這裡和大家分享三個方面的觀點~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第一, 曆史的原因

西洋樂在日本已然經曆了近百年的接受史,早在19世紀後期,經過長期的經營與溝通,使得西洋音樂作為一種新式音樂活動,已經與日本本土音樂戲劇結合形成了内外兩種類型的成熟音樂體系——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一種是以西洋音樂為核心,參照西洋音樂的模式進行外來音樂創作;

另一種則是如同能樂,因為西洋音樂的劇場部分與能樂的劇場特性相結合,将其内化成本土文化并使得本土藝術經曆再創造。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于是,内外夾擊之下,開拓了日本音樂的轉型空間,在20世紀末,便自然而然到達音樂創作的爆發期。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第二, 教育是重點!

自明治維新開始,日本便十分重視國民的音樂教育。從課堂到軍隊到宗教場所,音樂作為基礎藝術教育與思想教化方式的重要領地,其重要性紮根于日本國民的内心之中,同樣也激發了音樂家的創作熱情,喚醒了藝術家的創作理想。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第三, 是個性的音樂傳統

在西洋樂東渡之時,日本傳統音樂就受到了很大的沖擊,雖然有所融合,但是許多傳統的樂器和戲劇方式仍舊漸漸被淡忘。到了上個世紀70年代,日本經濟成就日漸顯著,整個社會開始重思自身文化,“國學複興”、“歌謠運動”都是此時的Trend。

人們不禁發問——

日本的音樂是如何開始、如何植根于日本社會之中的呢?

它究竟有哪些古老的傳統?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傳統音樂的奠基作用

就像我們無法知曉《詩經》究竟是以怎樣的旋律來歌唱一樣,在日本的古代,也有這樣一批文本被記錄下來,是一種歌謠式的曲子。它們從民間傳入宮廷,或是有意搜集,或者是通過故事,并在宮廷中傳承。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這些歌謠活躍在大約5世紀的舞台上,因為被書寫于日本早期的史書——《古事記》與《日本書紀》所記載的舊辭(上古諸事)故事中,被稱為“記紀歌謠”。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然而時間如流水,随着外來音樂的進入,“記紀歌謠”最古早的樂與樣式已經消亡,空餘文字給人留下無限的遐想。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向外“取經”

外來音樂的第一次傳入從5世紀後半葉便開始了。北韓半島的貴族與商人帶來了“三韓樂”,即新羅樂、百濟樂、高句麗樂,推古天皇時期(7世紀),從中國大陸傳播到北韓的吳樂(伎樂)作為對早期音樂體系影響最大的樂種,也來到了日本。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還記得小印之前提到在唐代“全世界都來中國了!”日本自然也不例外,宮廷與唐朝直接對話,回到家鄉的留學生們将大唐文化一起帶回了故土,其中就有大唐的“雅樂”。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雅樂的主體是管弦和打擊樂器的器樂合奏,并有時伴有舞蹈一同表演,稱為舞樂。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亂花漸欲迷人眼”來自各方文化的音樂體系一度十分繁雜,為了便于區分,平安時代,宮廷将舞樂分為左方、右方兩種,以唐樂為中心的稱為左方,以三韓樂為中心的稱為右方,左右的不同主要展現在樂器編排和樂曲的形式兩個方面,左方偏雅,右方偏俗,都是日本彼時音樂文化中的重要角色。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模仿,常常是創作的起源。平安時代的樂師們分别循着左、右兩種樂曲種類,創造了帶有日本本土特色的新曲,于是北庭樂、承和樂、長慶子以及固有神樂、東遊、催馬樂等等都加入了左方的雅樂家族。除此之外,伴有管弦伴奏的端莊朗誦也是雅樂的重要一員。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日本音樂的“流浪基因”

鐮倉時代的大街上,常常能遇到這樣一群人,他們帶着琵琶流浪于各地,唱誦着一首叫做《平家物語》的叙事詩,這就是盛極一時的“平曲”。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平曲從何處而來?根據《徒然草》之逸聞記載,鐮倉時代的一位雅樂和琵琶大家——信濃前司行長因為未能成功作“七德之舞”本希望隐退,但在慈鎮和尚的幫助下,他最終寫完了《平家物語》,并由一位盲人僧人作曲,這便是最早的“平曲”。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如同作曲者一樣,帶着琵琶流浪的唱誦人,也大都是盲僧,為了便于演奏,他們将用于宮廷雅樂的樂琵琶進行改造,成為“盲僧琵琶”。開創了日本中世音樂的新篇章。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舞樂傳統逐漸走下殿堂,此時,中國散樂與雜技表演也傳入到日本,與“田舞”一起形成了田能樂,深受武士們的喜愛。北條高時、足利尊氏等都熱愛田樂能表演。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能樂由立方、地謠、雜子方三部分構成,器樂使用精緻的被稱為“能管”的笛以領奏,而聲樂樂器主要是大鼓和小鼓。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民廣泛認可的世俗音樂

也許你沒有聽說過長呗,但你一定對歌舞伎知曉一二。作為市民娛樂場所的“曲藝場”,它帶領着世俗音樂成為主流。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17世紀以後,日本的音樂文化終于回歸民間。三味線、胡弓琴、尺八、一弦當然還有伴随着日本音樂一起成長的琵琶,成為近世日本音樂最主要的成員們。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江戶時期産生的長呗,就是這些樂器,尤其是三味線與舞蹈融合的平台。其實“長呗”嚴格意義上就是一種長調的歌曲,它以歌為主體,是講述着歌舞伎而誕生的戲劇歌,就這麼說吧,就像是一種和風的傳統“音樂劇”,但劇場并非是它們最終的歸宿。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那句話怎麼說來着?一首首長呗飛出了窗外。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獨立的長呗更是有了自己的個性,形成各色小曲,養活了江戶時代大半個“流行樂壇”。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這一時期,奈良時代由大唐傳入日本的“尺八”經由虛無僧人的改良,也逐漸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參與大多數的音樂創作。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木偶淨琉璃也逐漸發展起來,“淨琉璃”本是一種佛教樂曲流派,16世紀末,“法師”們操縱木偶們彈撥三味線進行演出以維持生計。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到了19世紀,日本傳統音樂——聲樂曲已經成型。或為歌唱類、或為叙詠,其音階和調式多用無伴音或有伴音的五聲性調式;前者有民謠調式、律調式;後者有都節調式、琉球調式;近代還形成了去四七大調式與五聲性調式。節奏上,則分為固定節拍的節奏和散闆節奏。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融合西洋樂,誕生大師

19世紀,日本在政治、社會、文化方面都經曆着由近世步向近代的巨大轉換期,就連日本傳統音樂自身也發生了音樂項目間的重新組編等大的變動。

軍樂、基督教會的入駐帶來了全新的音樂體系——西洋樂。

20世紀初,配合音樂課程體系的設定,泷廉太郎創作了學堂歌曲《花》和《荒城之月》。

大正時期,作為一代産糧大手的山田耕筰開始嘗試将日本傳統音樂與西洋融合,他最早創作管弦樂曲《曼陀羅之花》。

另外,還有團伊玖磨的民族歌曲《久鶴》以及芥川也寸志的《弦樂三章》。

武滿徹、三善晃等著名的作曲家,也是這一大潮流中佼佼者,武滿徹的《十一月的階梯》在國際樂壇上令人耳目一新。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日本音樂,在新的“危機”中重獲新生,尤其是20世紀以後的日本音樂界,可謂是大師層出,在世界平台上擁有了自己的話語權。

《天空之城》《犬夜叉》的主題曲大熱,為何日本的音樂家這麼多?

近年來的國風音樂

也大量借用了日本動漫音樂

你,有鐘愛的日本音樂嗎?

對于日本音樂大師,你又有什麼看法?

↓歡迎留言,和小印分享一下吧~

主要參考文獻

樸玉敏 編著:《當代運動與藝術潮流世界各國音樂簡述卷》, 吉林出版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5年01月。

李霏:《譯著〈十九世紀日本對西方音樂的接受〉及書評》,上海音樂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9年。

馮培潔:《從〈千與千尋〉音樂看日本動畫音樂藝術個性》,河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

小川将也:《ハンスリック“音楽美について”の二重の意義――音楽美學の確立と音楽學の基礎づけ》,若手研究者フォーラム,慶應義塾大學。

日本音楽の歴史:http://jtrad.columbia.jp/jpn/history.html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