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是一部氣勢恢宏、結構龐大的長篇曆史小說深受讀者喜愛,該書描述的出場人物衆多,有名有姓的更是多達千餘人,被世人熟知其名與事迹的人物更是多達數百多人,正因為《三國演義》是我國古代文學描述出場人物最多的一部作品,它也成為普通老百姓知曉三國曆史人物及其事迹的重要途徑之一,盡管書有“七實三虛”之分,但卻無礙百姓了解三國,喜愛三國之心。

《三國演義》為百姓熟知的人物衆多,比方說曹操、諸葛亮、劉備、關羽、張飛、趙雲、孫權等,作為書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他們的英名、事迹貫穿于大半本書籍,他們的名聲與名望也随着故事的展開,無論是在書中還是書外,都随之越來越大,被故事中人和故事外人的熟知。
然而,除了這些“名人”外,書中還有大量的小人物,或有姓名,或有姓無名,或有名無姓,甚至還有一些人物無名無姓,僅以特征、職業為标志而展現于書中。在這些人物當中,有一位無名無姓的小人物以一種特别的“傲嬌”之姿橫跨大半部書中,以一種特别的方式見證朝野的興衰成敗,經曆戰場的血雨腥風,甚至登上人生的頂峰。那麼他是誰呢?
他就是一名無名無姓的鐵匠,那麼他有何特别之處而以“傲嬌”之姿态而橫跨《三國演義》大半部書籍之中,以一種特别的方式見證朝野的興衰成敗,經曆戰場的血雨腥風,甚至登上人生的頂峰呢?且聽道來:此鐵匠在出場于“《三國演義》第一回 宴桃園豪傑三結義 斬黃巾英雄首立功 ”中,劉備、關羽、張飛意氣相投結義于桃園,後又得到張世平、蘇雙所贈送的镔鐵一千斤。為了能夠做大事,劉歇業三人打算用這些鐵打造一批武器。
由此,本文的主人公出場了,他便是一位鑄鐵高手,美其名曰為“良匠”,感歎羅先生竟然連給名字都不給人起,雖然無名無姓,但人家是個技術型人才,除了打造衆多兵器外,還打造了三樣名揚天下的武器,一曰“青龍偃月刀”又名“冷豔鋸”,重達八十二斤,關羽使用;一曰“丈八點鋼矛”,張飛所用;一曰“雙股劍”,劉備專屬武器。
良匠的出場,出于此又止于此,出場即結束,後面就再未有提及,但是經他打造的三樣武器,卻是橫掃六合,名揚沙場,戰績頗豐。
青龍偃月刀,死于該刀下的有華雄、顔良、文醜、曹操守關六将、蔡茆、車胄等等諸将,名揚天=海内外;丈八點鋼矛,戰死于其下的有紀靈、鄧茂,周善,鄧茂,呂曠,呂翔,邢道榮等,霸氣側漏,響徹寰宇,關羽、張飛也各自憑借青龍偃月刀、丈八點鋼矛威震環宇,成為蜀漢名将。至于雙股劍,更是巅峰,直接成了皇帝的禦用佩劍,也成為武器的巅峰地位。
這正是:三國小說天下聞,可歎良匠幾人知,平生無迹半句語,三把神器半部多。(文:悔昔道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