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日軍攻陷平津,意圖占領整個華北,山西便成了日軍進攻的重點。日軍集結了以第五師團為主力,包括混成15旅團在内的部隊共計7萬餘人向山西進犯。而山西自古以來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以閻錫山重兵布防山西各個重要的戰略地點,整裝完畢的八路軍也參與進來。
當時閻錫山的第二戰區分成三路大軍,共20萬大軍來抵禦日軍的進攻,由14集團軍總司令衛立煌兼任前敵總指揮,左路軍由14軍軍長李默庵指揮,中路軍由第9軍軍長郝夢齡指揮,右路軍由劉茂恩指揮。
在國軍在正面戰場上抵抗闆垣師團時,八路軍在敵側後對日軍展開積極的攻擊。忻口會戰從1937年10月13日開始,持續了20天,到11月2日結束,整個會戰中國軍傷亡10萬餘人,有四員大将折戟沙場。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5">1、姜玉貞,時任晉綏軍第66軍第65師第196旅少将旅長</h1>
姜玉貞,山東菏澤人,1913年在陝西招兵站報名當兵,一路升到營長,北伐戰争後他到中央軍校學習,畢業後到閻錫山的晉軍中任職,跟随晉軍也參與了幾場大戰,因為他在軍中作戰時非常勇敢,是以有“猛将”的稱号,1934年因功升任第66軍65師196旅旅長。
日軍進攻山西後,太原的北大門忻口則必須重點防守,因為忻口一失,太原則不保。為此閻錫山準備調集八萬大軍在忻口防守,但是一時之間無法這麼多部隊到達忻口,是以為了完成忻口的戰略部署,閻錫山就必須在距離忻口以北15公裡的原平鎮放上一支勁旅來阻擊日軍的前進以便使忻口完成布防。姜玉貞在晉軍中有“猛将”的稱号,該旅又是甲種旅,是以這個重任就交給了姜玉貞,并指令他在此死守七天。

姜玉貞将軍
接到指令後,姜玉貞便率部趕往原平鎮布防,10月1日,戰鬥打響,姜玉貞白天指揮作戰,晚上巡視陣地,鼓勵官兵們奮勇殺敵,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196旅傷亡慘重但不打折扣地完成了堅守七天的任務,可是此時上級又讓他們堅守三天,姜玉貞在損失極大的情況下仍然完成了任務。10月10日,姜玉貞完成任務後率部突圍,到原平城外時不幸中彈犧牲,時年43歲,他死後日軍又在他的身上連刺數刀,把他的頭顱割去。
戰後,國民政府追贈他為陸軍中将,時任中共中央軍委主席的毛主席盛贊他“給了全中國人民以崇高偉大的模範”。2014年9月1日,姜玉貞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2">2、鄭廷珍,時任第25軍第5獨立旅旅長</h1>
鄭廷珍,河南商丘人,1917年投入到馮玉祥麾下當兵,因他剛毅、勇敢的性格加上記憶力過人,深得馮玉祥的器重,是以他得以參加馮玉祥的曆次軍事行動。中原大戰後,馮玉祥的西北軍被打垮,鄭廷珍部被蔣介石收編,部隊番号改為獨立第5旅。
鄭廷珍将軍
盧溝橋事變爆發後,他親自到南京請纓抗日,同時指令所屬的部隊在合肥集結。路過河南時他還向老母親表達了部打敗日軍絕不生還的消息。到忻口戰場上後,鄭廷珍部被布防在中央陣地的南懷化。日軍在強大的炮火支援下占領南懷化陣地,為奪回陣地,衛立煌集結了5個旅的兵力準備奪回陣地,鄭廷珍親自到前沿陣地指揮作戰,在他越出戰壕觀察敵情時遭到日軍機槍猛烈的攻擊,當場英勇犧牲,時年54歲,戰後,國民政府追贈他為陸軍中将,1983年民政部追認他為烈士。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18">3、劉家骐,時任第54師師長</h1>
劉家骐,湖北武昌人,1916年進入保定陸軍軍官學校學習,1937年從陸軍大學畢業後任54師師長。盧溝橋事變爆發後,劉家骐主動請纓抗日,獲準後率部北上,10月4日到達忻口前線後,被布防在忻口鎮、金山鋪、三家莊、王會村一帶抗擊日軍。
10月16日,劉家骐在指揮前沿部隊奪回南懷化高地時,不幸中彈壯烈犧牲,戰後國民政府追贈他為陸軍中将。
劉家骐将軍
<h1 class="pgc-h-arrow-right" data-track="23">4、郝夢齡,時任國民革命軍第9軍軍長</h1>
郝夢齡,河北藁城人,1919年從保定陸軍軍官學校畢業,畢業後進入奉軍當兵,後又投入到馮玉祥麾下。1937年抗日戰争全面爆發後,郝夢齡在去四川陸軍大學的路上,當他得知消息後立刻從重慶傳回部隊,請求北上抗日,到達石家莊後,郝夢齡的第9軍歸14集團軍總司令衛立煌指揮。
郝夢齡将軍
郝夢齡率部到達忻口前線後,擔任中路軍總指揮,日軍第五師團師團長闆垣征四郎集中優勢兵力,在優勢火力的支援下向國軍發起猛烈的攻擊,郝夢齡親臨第一線作戰指揮。10月16日,郝夢齡在一線陣地親自指揮作戰,在通過距離日軍陣地200米的一段狹隘的通道時,被日軍的機槍子彈打中,壯烈犧牲,時年39歲。戰後國民政府追贈他為陸軍上将,他也是抗戰爆發以來犧牲的國軍最高将領。2014年9月1日,郝夢齡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體名錄。
小結:
1938年在紀念抗日陣亡将士大會上,毛主席專門提到了這四位将軍,高度評價了他們的貢獻。将軍們戰死沙場,為國捐軀,在抵禦外辱方面,他們是英雄,是國人學習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