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淄博市淄川區:“般陽合夥人”為基層社會治理破題

淄博市淄川區:“般陽合夥人”為基層社會治理破題

“從今天開始,我就算正式‘入夥’啦!”5月15日,淄博市淄川區彙江加油站孫建軍在協定上簽完字後,喜滋滋地接過了授牌,如願成為淄川區般陽路街道第151個“般陽合夥人”。

近年來,随着城市化程序不斷深入,面對群衆日益多元化、品質化的服務需求,一系列基層治理的痛點和難點接踵而至。以往政府為主導實施的“單輪驅動”治理模式,已難以适應基層社會治理的新要求。在這種情況下,淄博市淄川區般陽路街道在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指導下,創新推出了“般陽合夥人”基層治理新模式。

“‘般陽合夥人’,就是要在黨建引領之下,統籌整合社會力量廣泛參與基層治理,推動重心下移、資源下沉,形成政府治理、社會調節、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滿足群衆新需求、新期待,建構起‘全要素’參與的關聯治理新格局。”般陽路街道黨工委書記劉芳說道。

(1)精準對接群衆需求 “訂單化”制定共建項目清單

晚上5點30,般陽社群居民高群下班後不急不躁地來到蒲公英繪本館“四點半課堂”。她的孩子已經在這裡寫完了作業,正津津有味地讀着繪本。“對于我們這些上班族來說,‘四點半課堂’确實解決了家長的後顧之憂。”高群連連誇贊道。

蒲公英繪本館是般陽社群首批“般陽合夥人”之一。針對社群居民孩子放學後的看管服務需求,般陽社群向“般陽合夥人”釋出了項目清單,蒲公英繪館當即對這一項目進行了認領。

“我們有場地,有輔導老師,還有許多繪本讀物,開設‘四點半公益課堂’我們當仁不讓。”蒲公英繪本館館長王怡敏說,社群的孩子們放學後,可以直接到這裡寫作業、看書、做遊戲,就像是坐落在居民家門口的“小區書房”,讓孩子開心,讓家長放心。

淄博市淄川區:“般陽合夥人”為基層社會治理破題

解群衆之所難,幫群衆之所需,訴群衆之所求,這是“般陽合夥人”共建項目清單制定的前提。自2020年9月釋出了“般陽合夥人”基層治理品牌後,般陽路街道在廣泛征叢集衆需求和意見的基礎上,制定了轉型發展、城市管理、社群治理、宣傳教育、文明實踐、文化體育六大門類、二十個小項的共建項目建議清單,具體服務項目超過100餘個。

般陽社群是淄川最早成規模化建立的大型居民區之一,社群“牛皮癬”小廣告一直被居民所诟病。得知這一消息,“般陽合夥人”東營銀行淄川支行迅速認領這一項目,為社群360個單元樓統一安裝了資訊宣傳欄。

“般陽社群是‘般陽合夥人’的試點,首批就有24家機關簽約‘入夥’,社群急需的健康查體、免費理發、家電維修、養老敬老等30多個服務項目當天就被認領一空。通過這段時間以來的活動,社群居民的參與度越來越高,認同感也越來越強。”般陽社群黨委書記紀霞感慨道。

對于“般陽合夥人”這一全新基層治理模式,般陽路街道始終堅持立足社群居民需求,按需确定年度共建項目,完善項目認領與‘雙報到’資源清單、需求清單相融合,與合夥人共同協商明确共建目标、具體内容、實施步驟、完成時限。最重要的是在充分尊重社群居民意願訴求基礎上,讓廣大社群居民成為共治的主力軍,推動基層社會治理成為群衆廣泛參與的生動實踐。

(2)搭建開放共享平台 完全釋放社群場景資源

2020年9月“般陽合夥人”正式啟動以來,截至目前共吸引包括企事業機關、社會組織、個體工商戶等在内的151家機關成功“入夥”。那麼,“般陽合夥人”究竟有何魅力,竟會吸引這麼多的機關趨之若鹜?

淄博市淄川區:“般陽合夥人”為基層社會治理破題

“般陽合夥人”是一個完全開放的平台,在這上面,社群、居民、合夥人完全共享基層治理的成果。“我們為合夥人搭建起管道,讓他們把服務精準及時地送到群衆手上。同時在開放社群空間、項目審批綠色通道等一系列優惠政策上下功夫,實作‘互利雙赢’、‘互相促進’、‘共建共享’,讓既有資源利用最大化、企業發展環境更優化、社會治理基礎再強化。”般陽路街道工委副書記、街道辦主任李政說。

民生銀行淄川支行副行長侯丹丹對此深有體會。成為“般陽合夥人”後,民生銀行一直積極參加社群各項活動,為社群安裝便民座椅、走訪困難群衆、為環衛勞工送臘八粥、舉辦金融知識講座等,“‘為民而生,與民共生’是我們的價值理念,與居民的不斷接觸中,我們不斷踐行着社會責任,與此同時服務品牌也越來越深入人心。”

不僅如此,在“般陽合夥人”這一平台上,合夥人之間通過不斷了解,他們之間的合作也在不斷深入。城裡社群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石萍就講了這樣一件事:憨兜家園是一家社會公益組織,同時也是城裡社群的“般陽合夥人”,它們急需10張按摩理療床。可是作為一家公益組織,根本拿不出這麼多錢。沒想到,作為“般陽合夥人”的SM廣場,正好有9張商戶替換下來的理療床,于是便把這些床無償捐贈給了憨兜家園。“看到那些還有八九成新的床,憨兜家園的李園長激動地不得了,拉着我們連聲感謝。”石萍說。

如今,般陽路街道組織社群每周六輪流開展“合夥人大集”,向所有合夥人開放社群空間,釋放場景資源。居民享受到了健康查體、免費修腳理發、家電維修等方面的服務,合夥人之間的溝通管道也在不斷暢通,實作了共同促進,共同發展,共同分享。

6月20日,般陽路街道“我為群衆辦實事,普惠金融進萬家”般陽合夥人深化落實攜手突破暨“紅色領航”共建項目正式啟動。街道黨史學習教育大走訪大排查大提升活動中涉及金融理财、文娛健身等7個大類100餘條訴求,通過般陽合夥人平台實作了社會化認領,為居民“急難愁盼”問題提供了更精準、更專業的解決方案,有力回應了居民期待。

毫無疑問,“般陽合夥人”是一個廣闊大舞台,一方面需求認領機制提高了服務專業化、精準化程度,為社會力量履行社會責任提供了高效途徑;另一方面,到群衆中去,了解群衆需求,打造群衆口碑,也為各領域、各行業改進自身産品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撐。“般陽合夥人”通過開放社群空間,堅持合夥人深度融合,建立起資訊互通、資源共享、工作關聯的機制,最終實作社會治理資源整合、力量融合、功能聚合、手段綜合。

淄博市淄川區:“般陽合夥人”為基層社會治理破題

(3)打造一居一特色 黨建引領實作共建共治共享

東升社群現有居民7000多人,60歲以上的老人占到60%以上,許多老人行動不便,如何結合社群老齡化嚴重的現狀,如何在“般陽合夥人”的架構下打造服務,成為社群黨委書記靖永閣一直思考的問題。

“許多老人行動不便,子女長期不在身邊,我們就組織合夥人團隊上門提供服務,陪老人說說話,換個燈泡、修個電器,陪老人過節、過生日。”靖永閣說,針對居民老齡化特征,東升社群借助“般陽合夥人”平台打造了首個老齡化基層治理品牌“暖心驿站”,建起了韻味生活館多功能室、樂齡學堂、老年書畫院,書法繪畫、舞蹈合唱各類文藝活動有了新陣地。

靖永閣表示,下一步社群将繼續整合“般陽合夥人”資源,打造社會化愛心免費餐廳和正常體檢室,讓空巢老人等人群免費吃上三餐,每個人都可以随時享受免費體檢,把吃飯和健康這兩件最大的事,解決在家門口。據了解,靖永閣是以被評為2020年全省基層社會治理“雙星雙優”先進個人。

“般陽路街道共有12個社群,每個社群情況都不盡相同。我們在把合夥人作為治理能力和治理體系建設的着力點進行推廣時,就必須要結合實際,采取一居一策,打造一居一特色,将社群各類資源優勢整合,聚合共建力量,共享治理成果。2020年,街道被評為全市社會治理攻堅标杆鎮(街道)。”般陽路街道工委副書記王厚寶說。

需要明确的一點事,般陽路街道在提出“般陽合夥人”共模組化式之初就已形成共識,那就是要堅持充分發揮黨的思想引領力、組織号召力、黨員示範力,鼓勵和引導街道、社群、駐地機關事業機關、社會組織等通過黨組織間“雙邊或多邊”聯盟的方式,組成“合夥人”參與社會建設和治理。

“黨委上司是社會治理的前提。目前,我們正在進一步突出合夥人在街道工委-社群黨總支-網格支部-樓院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四級網絡中的作用,将合夥人黨支部有效納入管理。同時,以各級黨組織為核心,通過‘般陽合夥人’機制,吸引各類市場主體參與基層治理。”劉芳強調說。

淄博市淄川區:“般陽合夥人”為基層社會治理破題

為此,般陽路街道大力發展“紅色樓長”,鼓勵引導“紅色樓長”入夥,打通“般陽合夥人”掌握社情民意、化解沖突糾紛的通道,為服務項目形成推進提供支撐。最新資料顯示,目前般陽路街道轄區已選聘紅色樓長303名。紅色樓長提戶知人知事,提事知情知策,進一步延伸了治理觸角,疏通了社群細枝末節的微循環。般陽路街道以黨建工作為引領,狠抓各項工作落實突破,2020年被市委市政府授予“擔當作為、狠抓落實”先進集體稱号。

(4)開創由政府追着“管”到全民共同“治”新局面

在淄川城裡大街經營汽車服務的楊玉猛,是首批商戶“般陽合夥人”,每天早晨,他都會将店門口認真打理一番,“保持門前衛生、設施完好,這些是最基礎項目,管好自己,才能帶動他人,共同把店外擺放、垃圾堆放這些小事做到位。淄川這條最繁華的商業街環境美了、秩序好了,人氣自然旺、生意自然興!”楊玉猛說道。

從這簡單的話語中不難聽出,成為“般陽合夥人”後的楊玉猛,已在不知不覺中實作了思想和角色的雙重轉換。據了解,圍繞大整治大提升行動,般陽路街道有效運用“般陽合夥人”機制,将“管理對象”納入合夥人範疇,參與城市治理。以往政府追着商戶“管理”,現在大家一起“治理”,以自我管理、自我監督形成強大“内驅動”,城市精細管理水準大幅提升。

淄博市淄川區:“般陽合夥人”為基層社會治理破題

推進居民從“管理對象”到“管理者”轉變,全面圍堵各類頑疾反彈,“般陽合夥人”模式,開創了由政府追着“管”到全民共同“治”的新局面。目前,這種将“管理對象”轉變為“管理者”的治理模式,正逐漸在般陽路街道各社群推廣,以紅色樓長、網格員為核心,将居民納入合夥人範疇,針對創衛複審等各類“反彈”頑疾,居民共同維護、互相監督,推動形成“環境齊抓共管、家園共同維護”的良性互動新局面。

“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是基層社會治理難題的寫照。毫無疑問,“般陽合夥人”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模式的出現,突破了傳統思維,對處于社會治理體系最前沿的鄉鎮、街道來說,提供了一種可借鑒的破題思路。同時,這種創新也擴大了黨組織在更多領域的組織覆寫和工作覆寫,實作了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與“我為群衆辦實事”實踐活動的同頻共振。

(大衆日報用戶端記者 馬景陽 張亞軍 通訊員 王甯 劉麗萍 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