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頂尖經濟學家聚首、三大交易所同台、雙創金融指數釋出 洞見資本市場的“成都坐标”

每經記者:張祎 每經編輯:楊歡

頂尖經濟學家聚首、三大交易所同台、雙創金融指數釋出 洞見資本市場的“成都坐标”

圖檔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10月21日,作為2021成都全球創交會重頭戲,2021中國資本創新成都峰會拉開序幕。本次峰會邀請了朱光耀、巴曙松、樊綱、劉紀鵬、朱甯等多位著名經濟學家,上交所、深交所、新三闆等國内三大證券交易所,國富資本、諾安資本、東方财富證券、迪馬股份等國内知名創投機構、上市公司高管,圍繞“多元資本創新 多元金融供給”主題,共論資本創新助力企業高品質發展。四川省政協副主席、省地方金融監管局局長歐陽澤華、成都市政協副主席甘華田出席峰會并緻辭。

本次活動由成都市人民政府主辦,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服務西部基地、深圳證券交易所西部基地、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西南基地聯合承辦。

<h2>五大經濟學家聚首 共論多元資本創新</h2>

頂尖經濟學家聚首、三大交易所同台、雙創金融指數釋出 洞見資本市場的“成都坐标”

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 圖檔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近年來,成都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大主要任務,努力建設金融機構集聚中心、金融市場和交易中心、金融科技和背景服務中心,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創投融資市場,堅守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金融風險的底線,加快提升西部金融中心能級位勢。

“成都上市公司數量、在審企業數量等重要名額居中西部第一。”據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負責人介紹,截至目前,成都市轄内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24家(其中A股上市公司97家),A股過會待發企業11家;今年新增境内外上市公司15家(其中A股新增11家、港股新增3家、納斯達克新增1家),A股新增過會待發企業9家。私募創投規模領跑中西部,注冊在成都的私募基金機構388家,管理規模1574.24億元,投出項目1577個,其中超4成項目落地成都,投資金額328.78億元。

峰會上,财政部原副部長、中央财經上司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朱光耀,香港交易所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中國銀行業協會首席經濟學家巴曙松,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院長樊綱,國務院國資委法律顧問、中國政法大學資本金融研究院院長劉紀鵬,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進階金融學院副院長、金融學教授朱甯等五大經濟學家共論“多元資本創新 多元金融供給”,為成都企業和成都經濟高品質發展提供智力支撐。

朱光耀在發言中指出,就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而言,要不斷提升國内資本市場的治理水準,完善資本市場治理的規範,提高市場的成熟度。中國的資本市場同全球的資本市場緊密融合,這有利于中國經濟健康持續的向前發展,也有助于國際各國經濟金融的合作。巴曙松也認為,全球的資本市場即使在疫情的沖擊下,即使在一些局部的貿易摩擦的影響下,也表現出了非常強勁的活力和韌勁,這樣的活力和韌勁特别來自于新經濟。

着眼于實體經濟發展,樊綱則提出,要通過多元金融供給來促進經濟增長,“不是到最後階段上市了才有金融,從一開始,從風投、創投,一輪輪的融資,一輪輪的貸款,這都是金融發展的部分,特别是支援實體經濟創新創業的金融形式。我覺得從投資的角度,從發展的角度,從創新的角度,最重要的是這些環節。”劉紀鵬聚焦中國證券交易所布局,指出從目前中國的戰略布局來看,深交所在珠三角,上交所在長三角,這次北交所在環渤海,等于三條橫軸帶都在東部建立了交易所,他建議,“交易所的規劃和布局以及适當考慮向西部傾斜”。

朱甯也提出,資本市場的創新賦能,對于國家經濟結構的轉變,對于自主創新、克服某些核心技術難題,會在今後一定時間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西部地區有很多專精特新領域具有明顯核心競争力的企業,如果能夠更好的和資本市場,和本地的孵化基地、政府的産業基金結合在一起,将進一步推動這些企業的發展。

<h2>三大交易所同台 對話資本市場創新</h2>

頂尖經濟學家聚首、三大交易所同台、雙創金融指數釋出 洞見資本市場的“成都坐标”

圓桌對話 圖檔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近年來,上海證券交易所資本市場服務西部基地、深圳證券交易所西部基地、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西南基地相繼落戶成都,中歐國際交易所在蓉設立國内第二個資本市場服務基地,科創闆企業培育中心(西部)在蓉成立,成都資本市場基礎設施功能持續提升。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負責人告訴記者,為助力更多企業上市融資,成都市形成了“1+X”的金融政策支撐體系,針對經濟證券化、上市公司高品質發展等陸續出台專項政策,正加快推動出台企業在北京證券交易所上市的相關扶持政策。

峰會上,上海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劉逖、深圳證券交易所副總經理唐瑞、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張梅分享了交易所在支援創新企業上市方面的具體舉措及成效。複旦大學泛海國際金融學院金融實踐教授金曉斌以“多元資本創新助力企業高品質發展”為核心話題,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市場發展部中西部總經理羅峰、深圳證券交易所西部基地進階經理趙大巍、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有限責任公司西南區域首席代表範冠威、東方财富證券有限公司總經理戴彥、迪馬股份副總裁兼迪馬工業總經理劉琦,重點就如何推動科技創新企業上市發展展開精彩對話,為成都更好推動多元資本創新,健全服務體系,助力企業高品質發展提供了新思路。

<h2>雙創金融指數釋出 成都繼續領跑中西部</h2>

頂尖經濟學家聚首、三大交易所同台、雙創金融指數釋出 洞見資本市場的“成都坐标”

第5期“中國‘雙創’金融指數”(CIEFI)釋出 圖檔來源:每經記者 張建 攝

峰會上,釋出了第5期“中國‘雙創’金融指數”(CIEFI),成都排名全國第六,繼續領跑中西部。中國“雙創”金融指數(CIEFI)由國家高端智庫——中國(深圳)綜合開發研究院金融所團隊編制,是衡量國内主要城市“雙創”金融發展水準的一套評價體系。CIEFI根據創新創業活動的金融需求特點,從“雙創”金融機構、“雙創”金融服務、“雙創”金融績效和“雙創”金融生态等四個次元,對國内337個地級及以上城市的金融服務創新創業發展情況進行系統評價。

2021年度“雙創”金融發展綜合十強城市依次是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廣州、成都、蘇州、武漢、重慶和南京。京滬深三城憑借全面的金融産業發展優勢,杭州、成都依托優異的雙創金融生态,廣州借助強大的市場基礎,均為自身“雙創”金融發展提供了強有力支援。

本期成都“雙創”金融綜合排名全國第六,在雙創金融機構、雙創金融服務、雙創金融績效和雙創金融生态四大分項領域均跻身全國前十。其中,雙創金融生态表現尤為突出,得分全國排名第5,僅次于京滬深廣四大一線城市。2020年,成都新設市場主體數達到了61.82萬家,在疫情持續影響、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等多重影響下仍然實作逆勢增長,新增規模排名全國第二,西部地區第一。

據了解,成都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紮實推進創新創業引領行動,迅速成為我國西部“雙創”高地,在探索“雙創”金融創新發展上步伐加快,已經形成較好的發展态勢。作為繼北、上、深、廣之後“雙創”金融發展和支援水準最具代表性的城市。

2020年,成都的雙創金融政策綜合支援力度在全國僅次于深圳。利用大資料技術,對全國337個城市有關金融支援創新創業的政策文本做了關鍵詞搜尋和分類統計後顯示,成都的金融支援創新創業的有效政策檢索條目達到了4689條,僅次于深圳,政策數量和内容覆寫面均遙遙領先國内其它城市。

<h2>擦亮金融顧問服務團名片 服務企業高品質發展</h2>

峰會上,成德眉資金融顧問服務團為2021-2022年度專家成員機關頒發了聘書,專家成員涵蓋銀行、券商等金融機構,小貸擔保、融資租賃、交易場所等地方金融組織,律師事務所、會計師事務所等中介機構知名專家。

2020年10月,成都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聯合德陽、眉山、資陽三市金融工作局共同組建成德眉資金融顧問服務團,為企業開展個性化、差異化和精細化的金融服務,着力增強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有效推動成德眉資經濟高品質發展,積極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年來,服務團按照“貼近需求、主動對接、因企施策”的原則,積極為企業開展個性化、差異化和精細化的金融服務,開展了61場不同系列的線上金融直播活動,參與完成信貸投放、供應鍊融資、上市輔導等服務項目345個,咨詢服務600餘次,涉及融資與授信金額上百億元。

峰會後,還舉行了以“資本市場助力成都經濟高品質發展”為主題的“交子之星”主題沙龍暨閉門教育訓練會。

每日經濟新聞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