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被楊绛咬傷手指的肖鳳,是第一個研究蕭紅并出版專著的女學者

作者:作家沙金成
被楊绛咬傷手指的肖鳳,是第一個研究蕭紅并出版專著的女學者

錢鐘書夫婦與鄰居兼同僚濮良沛夫婦在“文革”期間打架的往事這些年一直在網絡上不時熱炒。其中,錢鐘書用大棒(闆)将濮良沛擊傷、錢鐘書夫人楊绛将濮良沛夫人趙鳳翔手指咬傷的情節最惹人關注。鄰裡之間産生沖突糾紛,原本是司空見慣的現象,本來不值得念念不忘,就因為錢鐘書與夫人楊绛都是名人,而濮良沛(筆名林非)與夫人趙鳳翔(筆名肖鳳)後來也都是頗有成就的學者,就激起了吃瓜群衆經久不衰的興趣。

我注意到,大凡炒作這件事的,不少是依據楊绛發表在《南方周末》上的《從“摻沙子”到“流亡”》一文以及肖鳳的紀事散文《回眸》。但是更多的是走捷徑,直接摘抄2000年《今日名流》第一期發表的《錢鐘書與林非打架事件的來龍去脈》。而這個刊物當時的主編兼社長正是後來以“聽說”日記聞名天下的女作家方方!對打架這件事,雙方各執一詞,也很正常。不正常的是,那篇文章的作者俨然一副親臨現場旁觀者的架勢繪聲繪色地描述打架全過程,明顯偏袒一方帶節奏。于是乎,被帶偏了的網民大都對打赢了的錢鐘書夫婦喝彩叫好,而對被打傷的濮良沛夫婦則紛紛譴責謾罵。

被楊绛咬傷手指的肖鳳,是第一個研究蕭紅并出版專著的女學者

對錢氏夫婦我早有耳聞,卻未曾謀面;而林非夫婦我卻有緣相識。這個“緣”,就是蕭紅。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國内外一股研究蕭紅的熱潮悄然興起。卷入其中的我正在讀大二,當時熱衷于搜集蕭紅研究的文章與專著。1979年冬,我在《開封師院學報》看到趙鳳翔研究蕭紅的論文,便寫信向她求教。因不知作者的通信位址,就郵寄到學報編輯部請他們代轉。說實話,給一個陌生人寫信,我自己都覺得有些冒昧,并沒有抱太大希望得到回複。翌年3月,我竟然收到了論文作者的回信。在信中,她告訴我,“關于肖紅在愛情方面受騙的情況,你可看我寫的《肖紅傳》一書的第二章,此章發表在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散文》月刊創刊号。署的是我的筆名肖鳳。”她還叮囑,“如再來信,不必寄到開封,寄至我的工作機關即可,通訊處是:北京廣播學院新聞學文學教研室……”在信後她還附上一行字:“考慮到你放寒假,可能不在學校,是以此信現在才寄。”讀畢這封信,我好像面對一位細心的大姐姐,感受如春風佛面而來。

被楊绛咬傷手指的肖鳳,是第一個研究蕭紅并出版專著的女學者

1980年12月,趙鳳翔以肖鳳筆名出版了《蕭紅傳》,成為第一個出版研究蕭紅專著的女學者。1981年夏,紀念蕭紅誕辰70周年學術讨論會在哈爾濱召開。著名老作家塞克、蕭軍、舒群、駱賓基以及北京、上海、遼甯、吉林、黑龍江的蕭紅研究者80餘人參加了這次紀念活動,肖鳳也應邀到會。會議的發起人與主持人之一、黑龍江大學的教授陳隄的小兒子大平與我此前相識成為好友,拍攝了許多與會人物的照片。會議結束後,他就把底片寄給了我。我托人洗印後,立即寄給肖鳳一套,其中有女性人物的照片數張,想來其中肯定有她。借此機會,我鼓起勇氣向她索要她的著作《蕭紅傳》。在心情忐忑的等待中,終于收到她的回信。她在信中說,“你要我的《蕭紅傳》,可以送你一本,我正在托人買,買着後寄給你。出版社又贈作者二十本樣書,我自己還買了一部分,但親戚、朋友、老師、同學等等都來要,一搶而光,實在不夠分的。在哈爾濱開會時,要不是出版社的代表也去參加,而且帶了書去,我真不知道如何應付呢。待我再買一批後,一定寄給你,因為你是關心蕭紅的。”到了10月,我終于收到了盼望已久的《蕭紅傳》,這也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收到的作者簽名贈書。在感激同時,我對肖鳳亦産生了敬佩。對一個在讀的窮大學生言而有信,如此良師益友的确值得尊敬!

被楊绛咬傷手指的肖鳳,是第一個研究蕭紅并出版專著的女學者
被楊绛咬傷手指的肖鳳,是第一個研究蕭紅并出版專著的女學者

不久後,我也完成一篇了有關蕭紅研究的論文。由于當時各個高校恢複了職稱評定,晉升的必要條件就是發表過論文。于是,所有學術刊物都收到大量稿件,出現發表難的現象。我就把論文抄寫一份寄給肖鳳,請她幫助尋找刊物發表。她曾多方努力,可惜未能成功,最後還是我所在的學校院刊讓我這篇論文面世的。

在80年代初,《第二次漢字簡化方案(修訂草案)》公布,蕭被簡寫為肖,我想當然地以為趙老師的筆名與此有關。1981年10月4日,她在給我的信中做了解釋:“我的筆名‘肖鳳是從我的本名簡化而來,趙取消一個‘走’字,再取消一個‘翔’字,是取李商隐詩‘桐花萬裡丹山路,雛鳳清于老鳳聲’之意。”

被楊绛咬傷手指的肖鳳,是第一個研究蕭紅并出版專著的女學者

1982年“五一”前夕,學校組織應屆畢業生到北京參觀,為省錢大家晚上住在東四大街的一個浴池,到了早晨就要騰出床位給來洗澡的客人。那幾日白天,在同學們遊曆北京的風景名勝同時,我通路了寓居在首都的東北老作家蕭軍、端木蕻良、羅烽、駱賓基等。一天傍晚,我專程前往王府井附近的社科院宿舍肖鳳家做客。初次見面,肖鳳給我的印象是慈眉善目,和藹可親,說話輕聲細語,身材有些肥胖。記得她家的客廳裡對着擺放着兩個寫字台,她與丈夫林非相對而坐,看上去像似辦公室裡的同僚。我此前已經買了林非在1980年出版的專著《現代六十家散文劄記》,這時有點兒後悔沒有帶來讓他簽個名。他們夫婦熱情地招呼我落座,并送上沏好的茶水,與我聊了起來。聽說我住在浴池,便讓我住在家裡。看到那兩個寫字台上堆滿了資料文稿,我不想打擾他們的研究工作,半個小時後便起身告辭。很多年以來,他們夫婦相敬如賓、舉案齊眉的形象一直留在我的腦海中。

在離開北京前一天,我在北京大學圖書館查閱香港報刊,找到了一些端木與蕭紅的作品,還驚喜地發現了蕭紅在1940年6月3日參加香港文藝界紀念魯迅誕辰60周年大會上發言的照片!回到學校後,我立即寫信給肖鳳,請她到圖書館翻拍。于是,這張照片得以公之于衆。

畢業後,我到報社工作,幾十年忙忙碌碌,幾乎沒有時間從事文學研究,與趙老師的聯系也很少了,但是我對他們夫婦的動态一直保持關注。林非後曾任中國魯迅學會會長、中國散文學會會長、中國散文家協會名譽會長;肖鳳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後任中國傳媒大學教授、南韓高麗大學中文系客座教授、北京市朝陽區第五屆政協副主席,2000年被授予“北京市十佳老電視藝術家”稱号。

被楊绛咬傷手指的肖鳳,是第一個研究蕭紅并出版專著的女學者

晚年肖鳳與林非(右)

肖鳳的主要作品還有傳記文學:《冰心傳》、《廬隐傳》、《天若有情天亦老》;散文集《南韓之旅》、《肖鳳散文選》等;中篇小說《父母雙全的孤兒》;中篇紀實文學《回眸》;長篇紀實文學《幸福家教—一位教授母親的家教全紀錄》;理論著作《文學與愛情》等。三卷本《肖鳳文集》2011年由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出版。

《四川文學》2017年第10期曾發表舒晉瑜的文章,題為《新中國現代女作家傳記寫作第一人——肖鳳》。文中說:“認識肖鳳的人,很少不被她豪爽、真誠、熱情和無私的博愛所感染……”誠哉斯言,我就是其中之一人啊!

肖鳳1937年出生,現在84歲,已步入耄耋之年。我在南國遙祝在北京的她與林非老師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