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讓劉伯溫出山的明開國功臣華陽知府孫炎

孫炎(1323—1362)字伯融,句容人。元末跟随朱元璋,成為明開國功臣,是劉伯溫出山的關鍵人物。後為叛軍所殺,被追封丹陽男。《明史》《弘治句容縣志》均有其傳。

讓劉伯溫出山的明開國功臣華陽知府孫炎

打開百度app,檢視更多高清圖檔

孫炎貌不出衆,面如黑炭,還是個跛足,但他滿腹經綸,學富五車,而且是個辯才。

年輕時,他在農田裡幹活,由于身高和瘸腿的緣故,農活幹得很吃力。一次他扔下鋤頭,向天咆哮道:“我孫炎堂堂六尺男兒,怎麼可以當個農夫!”之後,孫炎發憤學習,苦讀詩書,憑借出色的口才和下筆成章的文采,在江南文人圈中聲名遠播。

孫炎自負有濟世之才,與人論辯起來,口若懸河,常将滿座人說得啞口無言,沒有人不畏懼他的口才。他還擅長詩歌,極有詩才,負有詩人名聲,又愛飲酒。與幾個好友對飲賦詩,務求出奇制勝。每得一佳句,槌案大呼,拔劍起舞,嘩聲驚動四鄰。與他交往的人皆當時豪傑,如丁複、夏煜等。

元至正十六年(1356 年),朱元璋攻下集慶,被小明王韓林兒封為吳國公。

聞聽孫炎大名,召見孫炎。孫炎侃侃而談,評點天下大勢,說元朝氣數将終,吳王你應該招收天下人才,以成大業。朱元璋對他很滿意,請他留下共謀大事。時剛成立中書省,任用孫炎為中書省官員。朱元璋征浙東,孫炎随行,授池州(屬安徽)同知,進升華陽知府,又升為行省都事。至正十八年冬攻克處州(浙江麗水市古稱),授孫炎為處州總制。

朱元璋當時最大的事就是招收人才。

馳名天下的大明開國元勳劉伯溫那時候還在青田老家,讓劉伯溫出山的人正是孫炎。

朱元璋攻陷婺州(今浙江金華)後,在婺州城裡,遇到了宋濂。宋濂向他推薦了劉伯溫,說:“這個人在謀略上比我厲害十倍。”朱元璋說:“這人如此厲害,趕緊派人給我請來。”宋濂對朱元璋說:“非要一個能人去不可。”

朱元璋說:“李善長如何?”宋濂搖頭。朱元璋又說:“朱升如何?我去年得

到他,他向我提出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精明政策,我覺得他成。”

宋濂又搖頭,說:“去請劉伯溫的人必須懂心理,而且要能跟他做朋友,能

在劉伯溫的言談舉止中洞悉他的心理活動。”朱元璋說:“我看我手底下沒有這樣的能人。”宋濂說:“有。”朱元璋問:“誰?”“孫炎啊!”

孫炎與劉伯溫并不陌生,曾經是無話不談的朋友。劉伯溫還多次請他去做官,被孫炎冷嘲熱諷地拒絕了,二人後來聯系很少。當朱元璋要他請劉伯溫出山時,他拍着胸脯說:“小事一樁。瞧我的!”

孫炎并沒有親自登門拜訪劉伯溫,隻是寫了一封信,順便也備些禮物,派人送與劉伯溫。孫炎在信中縱橫捭阖,犀利地論述天下大勢,又評價了各路英雄豪傑,說朱元璋才是真正的英雄,是你要找的明主。信中最後說:“吳王特地派我來請你,你就不要推脫了。”他的意思是,我孫炎這樣重量級的人物來請你,已經給足了你面子,是以就不要半推半就的,趕緊出來吧。

劉伯溫看了孫炎這封長數千字的信,驚歎道:“我劉基一向以為自己比孫炎強,現在看他的縱論,我都不敢望其項背。”(基自以為勝公,觀公論議如此,何敢望哉!)

對孫炎的邀請,劉伯溫不能置若罔聞。經過深思熟慮後,他給孫炎回了一封不冷不熱的信,并取出一把心愛的寶劍,交與來使,算作回贈的禮物。

信中他說:“多年不見,我精力大不如前。你在信中所提的雄心、智謀、奇術,我早已抛到九霄雲外。我感謝你能記得我們的友誼,為了感謝你對我的重視,我将我祖傳的一柄寶劍送給你。希望你能在朱元璋的帶領下走上光明大道,我在青田山下為你們祈福。”

孫炎看了信,發了火,大筆在手,攤開白紙,吼道:“我再請你一回!”

吼完,又給劉伯溫回了一封信。這一回,他一沒請求,二沒勸說,隻就那把

寶劍,略加議論,并附了一首《寶劍歌》:

集中寶劍光耿耿,佩之可以當一龍。

隻是陰山太古雪,為誰結此青芙蓉。

明珠為寶錦為帶,三尺枯蛟出冰海。

自從虎革裹幹戈,飛入芒砀育光彩。

青田劉郎漢諸孫,傳家惟有此物存。

匣中千年睡不醒,白帝血染桃花痕。

山童神全眼如日,時見蜿蜒走虛室。

我逢龍精不敢彈,正氣直貫青天寒。

還君持之獻明主,若歲大旱為霖雨。

又在信中說明:“劍當獻之天子,斬不順命者。我人臣,豈敢私受?”随信将寶劍送還,對是否還要劉伯溫出來效力之事,隻字沒提。

劉伯溫是明白人,孫炎的用意和态度,一看便知。他把來信贈詩,細細地捉摸了一番,特别把信中“斬不順命者”這句話,玩味再三。權衡利弊,也覺得還是應命而出為上策。否則,真的敬酒不吃吃罰酒!再不應名,怕是過不去的了。

經過反複考慮之後,劉伯溫終于改變了态度,當下一面向孫炎再緻回書,表示應命;一面收拾行李,擇日啟程,趕往應天。

幾天後,劉伯溫收拾行李,走出了青田山。

是以可以說,孫炎是劉伯溫是以出山的關鍵人物。

另外,孫炎還奉命招納了章溢、葉琛等賢士良才,成為朱元璋手下招賢納士的伯樂。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不幸的是,孫炎并沒有等到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大明王朝建立的那一天。

孫炎任總制處州時,城外皆賊,城守無一兵。苗軍作亂,孫炎被擒。苗軍統帥賀仁德強迫他投降,孫炎誓死不屈。賀仁德以酒肉款待他,孫炎邊飲邊罵。賀仁德大怒,拔刀喝令解衣,孫炎說:“此紫绮裘,主上所賜,吾當服以死。”最後被害,時年僅40,葬于金陵南門外聚寶山。朝廷追贈他為丹陽縣男爵,谥“忠愍”。塑像供奉,後建祠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