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華全媒+|從10到400多,他用33年搶救這種瀕危植物

新華社成都10月8日電(記者張海磊)在四川樂山師範學院的校園裡,幾棵樹上的果實如小秤錘般随風擺動,“它的花潔白輕盈,像茉莉花。”羅利群說起這些植物,如數家珍。

1988年,羅利群發現了這種植物,因果實像一個小秤錘,他将其命名為肉果秤錘樹。

偶然發現新物種

肉果秤錘樹的發現純屬偶然。

1982年,羅利群生物專業畢業後,配置設定到樂山一所學校任教。“為了搞好教學,開始拼命考察了解樂山周邊的植物。”羅利群回憶,每天一有空就出去采集标本,随身攜帶的背囊裡裝滿标本夾、采集袋子,一天走100多裡路,最多能采集上百号标本,回來後還要對采集的植物标本進行解剖鑒定。

新華全媒+|從10到400多,他用33年搶救這種瀕危植物

這是肉果秤錘樹果實。(受訪者供圖)

1988年的一天,羅利群像往常一樣到樂山附近的山嶺考察,在林中搜尋時,他遠遠看見一種開着像茉莉花一樣的白色小花的樹木,“最多十株,其中隻有幾株開花,雖然當時我已對當地植物很熟悉,但這種植物從未見過。”他開始關注這個植物,等到當年秋天,終于采集到秤錘一樣的果實,根據果實,将其定為了安息香科秤錘樹屬植物。

“當時秤錘樹屬有秤錘樹等幾個種,還無法确定這種植物是否為新種。”羅利群說。

秤錘樹屬是中國植物學家發現并命名的第一個新屬。1928年,植物學家胡先骕先生根據秦仁昌先生1927年在南京采集的标本命名了秤錘樹及秤錘樹屬。

于是,羅利群給當時的中國科學院南京植物研究所寫信,希望對方郵寄一份秤錘樹标本,進行比較。“一比較就發現大不一樣,對方果實是木質的,比較小,而我發現的這個果實是肉質多汁的,比較大。”羅利群十分興奮。

他把這個新植物命名為肉果秤錘樹,并将研究成果寫成論文,寄往國内權威刊物。1992年,論文《四川秤錘樹屬一新種》發表。

漫長保護路

羅利群發現肉果秤錘樹的時候,幼苗和幾株開花的秤錘樹加起來僅10株,從那以後,中國西部再也沒有發現過該物種。羅利群意識到如果不加以保護,這種植物可能很快滅絕。

1998年,羅利群開始在父親房子後面的小院壩裡對肉果秤錘樹進行人工繁育,200粒種子播下後,第二年卻沒有反應,直到第三年才萌發了6株幼苗。

初試成功後,羅利群通過學校争取了一塊有圍牆的五分地。2000年播下720粒種子,到2002年長出322株幼苗。由于栽種地土壤瘠薄,為了改良土壤,他又自費買了幾車土,一筐筐提進地裡,把土層墊厚。

新華全媒+|從10到400多,他用33年搶救這種瀕危植物

這是肉果秤錘樹的花。(受訪者供圖)

同年春天,羅利群也開始扡插實驗,“弄了個大木箱,裡面墊上培養土,上面做成拱形,覆寫薄膜和草墊。”扡插成功的關鍵之一是控制插條生根長葉需要的溫度、濕度,“溫度高的時候,把草墊澆濕,覆在木箱上面降溫,晚上再取下來,并根據濕度情況揭開薄膜通風。”

随着一年一年的繁育,植株數量不斷增加,目前保有400多株。學校的地種不下了,羅利群開始在附近農村租地。租地也從最初五分地逐漸擴大到一畝、兩畝、三畝……

出于保護政策,羅利群還把繁育成功的植株無償送給當地多個機關,讓這種植物進入城市園林,美化城市。

從最初10株到現在已經開花結果的400多株……肉果秤錘樹滅絕的風險或許有所減輕。但羅利群認為,肉果秤錘樹及整個秤錘樹屬的幾個種仍處于嚴重的瀕危狀态,希望國家有關部門将秤錘樹屬列入《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使其得到更好的保護。

羅利群說,人類對自然界的認識是逐漸深入的,對于人類而言,一些物種現在或許是無用的,但不代表将來也無用,人類隻是自然界衆多物種中的一員,應和其他物種和諧相處。

植物分類學要下苦功夫

羅利群一直認為,練就一身好的植物分類學本領,需要到大自然裡去,要下苦功夫。

羅利群上學時,他的植物學老師是我國著名植物學家秦自生。“秦老師在野外很厲害,她是我的标杆。”秦自生曾帶他們到卧龍實習兩周,一到野外,她打起綁腿就上山,能認識很多植物。

新華全媒+|從10到400多,他用33年搶救這種瀕危植物

羅利群在樂山師範學院栽培肉果秤錘樹。新華社記者張海磊攝

羅利群成為老師後,把秦自生的教學方法帶到了課堂上并不斷進行改革。

“植物學是一門實踐性學科,大部分内容是描述性的,比如花長什麼樣?果實長什麼樣?可是在傳統理論教學中,學生連植物結構都沒看見,全憑老師空對空地講。”

在羅利群的課堂上,采用“由實踐到理論”的探究式教學模式。每一堂課,他都先在課前做大量工作,去野外采集大量花、果實、枝葉的标本,然後學生人手一份,在教師的引導下動手解剖、研究植物。當時,羅利群帶的兩個班有100多人,他家的冰箱裡幾乎全是标本,有時還需要跑十公裡外才能采集到上課用的植物材料。

如今,羅利群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是“野外是我繼續讀書的天地”,他希望更多的年輕人投身到植物分類研究、保護野生植物中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