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羅斯亞曆山大一世
他銳意改革;
他深不可測;
他是俄羅斯葉卡捷琳娜大帝最中意的皇位繼承人;
他被法國皇帝拿破侖贊為:“一位極其聰明的君王”;
他一路潰逃;
他将俄羅斯首都——莫斯科付之一炬;
他讓拿破侖焦頭爛額,無計可施;
他一戰擊垮拿破侖60萬法軍精銳;
他鐵血無情;
他反複無常;
他縱橫捭阖;
他是歐洲神聖同盟的盟主;
他被譽為“歐洲救世主”;
他就是俄羅斯最深不可測的君王——亞曆山大一世。
一、大帝器重
1777年12月23日,亞曆山大誕生于聖彼得堡。
他是俄羅斯葉卡捷琳娜大帝的長孫,也是俄羅斯皇太子保羅的長子。
葉卡捷琳娜大帝
皇太子保羅
亞曆山大剛剛出生,就被葉卡捷琳娜大帝抱走,自己撫養。
相較于資質平庸的兒子保羅,葉卡捷琳娜大帝更喜愛孫子亞曆山大,意圖廢黜皇太子保羅,将亞曆山大培養成自己的皇位繼承人。
在葉卡捷琳娜大帝的授意下,亞曆山大從小就接受斯巴達式的教育。
睡硬闆床,天一亮就要起床。
每天清晨在低于15攝氏度的房間裡,開着窗戶洗冷水澡。
每天粗茶淡飯,閱讀啟蒙思想書籍,學習法國貴族禮儀,進行軍事格鬥訓練。
雖然日子枯燥而嚴苛,但是聰明伶俐,能說會道的亞曆山大在皇宮中如魚得水,無憂無慮。
二、兩面人生
亞曆山大一世
還不到十歲,亞曆山大就發現祖母葉卡捷琳娜大帝和父親保羅的不同。
葉卡捷琳娜大帝精力充沛,崇尚改革,崇尚冒險,喜歡熱鬧;
保羅則性格保守,笃信武力,嚴肅冷漠,一絲不苟。
意識到祖母和父親性格的不同後:
在皇宮時,亞曆山大風趣幽默,妙趣橫生,喝酒、打牌、跳舞、馬戲、歌劇,亞曆山大是樣樣精通,還常常溜須拍馬、阿谀奉承,逗得葉卡捷琳娜大帝開懷大笑;
而一旦離開皇宮,到了父親保羅身邊,亞曆山大就會穿着整齊筆挺的軍裝,表情冷酷堅毅,不帶一絲個人感情,是父親保羅眼中最完美的俄國軍人形象。
亞曆山大以自己的實際行動,試圖讓葉卡捷琳娜大帝和保羅都滿意。
虛僞,逢場作戲,善于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和真實意圖,這是亞曆山大一世成為俄羅斯最深不可測君王的重要原因。
三、兩面性格
葉卡捷琳娜大帝與皇太子保羅的關系,日益緊張。
葉卡捷琳娜大帝想繞過保羅,直接傳位給亞曆山大的意圖日益明顯。
葉卡捷琳娜大帝為亞曆山大請來了瑞士啟蒙思想家阿拉爾普作為老師。
啟蒙思想家
阿拉爾普為亞曆山大灌輸了人文主義的思想,解釋了國家利益與人民利益彼此相連的關系。
亞曆山大由此形成了既和俄羅斯曆代帝王一樣,極力維護腐朽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的保守,同時又推崇自由主義思想,試圖通過改革實作富國強兵的開明,擁有兩面性格。
四、瘋狂猜忌
1790年,在葉卡捷琳娜大帝的有意撮合下,13歲的亞曆山大迎娶了普魯士巴登公國的公主伊麗莎白.阿列克謝伊芙娜。
伊麗莎白.阿列克謝伊芙娜
1796年11月17日,葉卡捷琳娜大帝驟然病逝,皇太子保羅繼位,史稱保羅一世。
亞曆山大成為皇儲。
對于亞曆山大,保羅一世一直心懷忌憚。
他嫉妒亞曆山大搶走母親葉卡捷琳娜大帝對他的寵愛。
他嫉恨亞曆山大差點搶走他的皇位。
哪怕亞曆山大是他的兒子。
他甚至一度懷疑精明能幹、驟然病逝的葉卡捷琳娜大帝為亞曆山大繼位,留下了諸多手段。
于是,俄羅斯曆史上出現了這麼詭異的一幕——沙皇保羅一世為了自己的皇位,瘋狂地猜忌自己的兒子。
保羅一世
年輕的亞曆山大變得愈發的沉默,愈發的不輕易表露自己的情緒。
他把自己真實的想法,真實的意圖,都埋藏在了心底,從不向任何人顯露。
五、默許兵變
粗魯暴虐、陷入癫狂的保羅一世主張用嚴刑峻法限制貴族,鎮壓平民,他推翻了葉卡捷琳娜大帝諸多改革措施,流放改革派官員一萬兩千餘名。
葉卡捷琳娜統治時期,倚重貴族和軍隊,被稱為“俄羅斯貴族的黃金時代”。
随着保羅一世的執政,貴族和軍隊的黃金時代一去不複返了,貴族和軍隊成為保羅一世重點打擊的對象。
1801年3月23日,對保羅一世極度不滿的俄羅斯貴族與軍官們合謀,發動兵變,攻入皇宮,弑殺了保羅一世。
據史書記載,亞曆山大對兵變是知情的,但是他默許了兵變,任由貴族和軍官弑殺了自己衆叛親離的父親。
不久,亞曆山大登基,史稱亞曆山大一世。
六、群眾擁戴
亞曆山大登基之後,推翻了保羅一世倒行逆施的一系列舉措,重新恢複了葉卡捷琳娜大帝時期的改革措施。
倚重貴族和軍隊;
改革派的官員全部得到特赦并恢複職位;
針對百姓的諸多酷刑被廢除;
重視教育,對教育事業的投資,規模之大,在俄羅斯是史無前例的。
接受過啟蒙思想、謙遜溫和、能夠聽取各方意見的亞曆山大一世獲得了俄羅斯群眾的一緻擁戴。
七、三皇會戰
1804年11月6日,法國拿破侖加冕稱帝。
法國開始實施稱霸歐洲的計劃。
拿破侖加冕稱帝
1805年8月,俄羅斯、英國、奧地利組成第三次反法同盟,共同對付法國。
1805年12月2日,奧斯特裡茨戰役爆發。
俄羅斯帝國皇帝亞曆山大一世、法蘭西帝國皇帝拿破侖、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弗朗茨二世均親臨戰場,是以這場戰役,又被稱為“三皇會戰”。
三皇會戰
這是世界戰争史上的一場著名戰役。
最終,法軍以7萬人的弱勢兵力,擊垮了俄羅斯、奧地利聯軍9萬人,取得大捷。
七、瓜分歐洲
1807年6月25日,在提爾西特附近的涅曼河上,亞曆山大一世和拿破侖在一艘船上會晤。
這是拿破侖和亞曆山大一世的第一次會面。
拿破侖對亞曆山大一世的印象特别好,他對皇後約瑟芬說道:“亞曆山大一世是一位極其聰明的君王,他比大家一般認為的都要聰明。”
拿破侖
7月7日,俄羅斯和法國簽訂了《提爾西特合約》。
合約要求:
俄國必須配合法國,對英國實施大陸封鎖政策;
俄國必須承認法國對于歐洲的控制;
法國默許俄國獲得波蘭的比亞維斯托克地區;
對于敵視兩國的第三國,兩國必須共同采取行動。
《提爾西特合約》是俄羅斯和法國結盟,瓜分歐洲勢力範圍的條約。
恩格斯說:“雖然俄國在兩次戰役中都失敗了,但是它卻靠着犧牲昨天的盟友,獲得了新的土地,同時與拿破侖結成同盟,瓜分了世界。西方歸拿破侖,東方歸俄國。”
拿破侖和亞曆山大一世合照
1808年,俄羅斯入侵芬蘭。
1809年,俄羅斯入侵瑞典,侵占了瑞典大量土地。
1809年,拿破侖攻占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迫使奧地利簽訂《維也納和約》。
1810年,法國和奧地利結盟,法國國力達到鼎盛,拿破侖成為歐洲霸主,被歐洲人尊稱為“拿破侖大帝”。
1807年至1812年,是《提爾西特合約》的有效期,也是俄羅斯和法國結盟的蜜月期。
八、付之一炬
1812年,占領了大半個歐洲的法國,把矛頭對準了曾經的盟友——俄羅斯。
拿破侖親率60萬法軍精銳讨伐俄羅斯。
拿破侖遠征俄羅斯
亞曆山大一世派出特使,多次求和,都被趾高氣揚的拿破侖拒絕了。
不久,亞曆山大一世釋出诏書,宣稱俄羅斯絕不妥協,要把敵人趕出俄羅斯土地,庫圖佐夫被任命為俄軍總司令。
法軍銳不可當,先攻占了明斯克,又攻占了斯摩棱斯克,之後更是攻占了俄羅斯首都——莫斯科。
庫圖佐夫
銳不可當的法軍
1812年9月16日夜,占領莫斯科的拿破侖正在等待亞曆山大一世前來投降。
突然,莫斯科全城烈焰騰空,瞬間變成了一片火海。
大火足足燒了五天五夜,法軍的槍炮和糧草都被付之一炬,化為灰燼。
雄偉壯觀的莫斯科城,也被燒成了一片廢墟。
拿破侖驚呆了,他沒有想到亞曆山大一世竟然這麼狠辣,為了削弱法軍,竟然連曆經上百年建設的俄羅斯首都——莫斯科都敢一把火燒掉。
亞曆山大一世的絕不屈服、死戰到底,第一次讓拿破侖感到了恐懼。
雄偉壯觀的莫斯科
焚毀的莫斯科
九、拒絕求和
轉眼間,莫斯科寒冬來臨,氣溫驟降至零下三、四十度,法軍露宿野外,饑寒交迫。
拿破侖派出特使,多次去向亞曆山大一世求和,都被亞曆山大一世拒絕。
1812年10月7日,焦頭爛額、無計可施的拿破侖決定冒着風雪,緊急撤軍。
拿破侖遠征俄羅斯路線
撤退的法軍
俄軍開始對法軍展開了全面反攻,庫圖佐夫派遣遊擊隊襲擾法軍,嚴寒和饑餓加速了法軍的崩潰。
10月24日,俄軍取得決定性勝利,55萬法軍精銳被埋葬在了俄羅斯境内。
遠征俄羅斯的慘敗,改變了拿破侖的命運。
拿破侖一手締造的法蘭西帝國,也開始走向衰落,一蹶不振。
被包圍的法軍
被殲滅的法軍
十、巴黎閱兵
席卷了整個歐洲的拿破侖軍隊,在俄羅斯這個龐大的帝國面前遭遇慘敗。
俄羅斯為整個歐洲挽回了敗勢。
亞曆山大一世被譽為“歐洲救世主”。
所向無敵的拿破侖
1813年,俄羅斯和英國、普魯士、奧地利等國組成第六次反法同盟,亞曆山大一世被推舉為歐洲神聖同盟的盟主。
10月,同盟軍軍隊在萊比錫戰役中,徹底擊敗法國,法蘭西第一帝國滅亡,拿破侖被流放到厄爾巴島。
萊比錫戰役
1814年3月31日,亞曆山大一世騎着白馬,率領俄羅斯軍隊進入法國巴黎,舉行了盛大的入城閱兵儀式。
1814年10月1日,同盟國在維也納召開維也納會議,俄羅斯成為歐洲事務的仲裁者,制霸歐洲。
十一、死亡之謎
1825年9月,亞曆山大一世離開聖彼得堡,到位置偏僻但氣候适宜的亞速小鎮塔甘羅格療養。
塔甘羅格
兩個月後,俄羅斯皇宮宣布:亞曆山大一世在1825年11月19日駕崩,享年48歲。
亞曆山大一世突然駕崩,引起人們紛紛猜測。
有人說,亞曆山大一世是真的在1825年駕崩了。
還有人說,亞曆山大一世并沒有駕崩,而是化名費道爾.庫茲米奇隐居在烏拉爾山區的一個村子,一直到1864年1月20日,才以87歲高齡壽終正寝。
亞曆山大一世和費道爾.庫茲米奇
亞曆山大一世是俄羅斯曆史上,最神秘,最深不可測的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