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進階記者 陳斯斯
“對于醫美行業來說,當下制定相關的行業标準、規範手術操作等尤為重要,而針對大衆開展醫美科普宣傳也顯得非常重要,有助于規範醫美行業。”
7月7日,在上海市衛健委監督所召開的“醫美有風險 愛美需謹慎”宣講課堂上,上海市醫美質控中心秘書長孫寶珊發言。孫寶珊是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整複外科教授,做了近20年醫療品質監控工作。
宣講會透露,目前,在上海6000多家醫療機構中,有300多家醫療美容機構,占5%。從評估結果來看,上海的醫療美容行業整體相對是規範的。
“行業機構自律和承諾僅僅是其中一步,接下來,我們還将與公安、市場監管局、網信等各部門聯合,針對醫療美容執業中存在的頑疾開展專項執法。” 上海市衛健委監督所所長盧偉說。
并非所有醫美機構都能開展全麻手術
上海市衛健委監督所衛生技術人員監督科科長劉洪表示,不少愛美人士對醫美知識是缺乏的,不了解醫美機構是否具備相關資質,開展某些手術是否合法合規,很多人甚至不知道“美容院是不允許開展注射手術的”。
他舉了個真實的例子,與現今社會宣傳甚廣的美容神器“菲洛嘉”有關。公開資料顯示,關于“菲洛嘉”的宣傳不勝枚舉,“目前所有水光針中最先進的”、“抗衰老科技神器”、“逆轉肌齡”等宣傳口号充斥網絡,吸引了諸多愛美女士。
“在國外,菲洛嘉是一種藥品,但在國内,它僅僅是一種化妝品,隻能用于塗抹,不能用于注射。”劉洪進一步表示,“美白針”、“溶脂針”等同樣在中國沒有正式準許,并不是合法的醫美項目,正規守法的醫美機構和醫生是不會給就醫者注射這類産品的。
與此同時,許多愛美人士并不知道一件事:并非所有的醫療美容機構都能開展全麻手術。“開展全麻手術的醫療機構必須要取得麻醉科設定準許。”劉洪表示。
劉洪舉例,現實中不乏類似違法案例。某醫院一名麻醉科醫生,在其注冊的醫院為患者進行手術後,将剩餘的麻醉藥品帶出,到一家未核準設定麻醉科的醫療美容機構為患者馬女士進行抽脂。馬女士在術中發生休克,被就近送往綜合性醫療機構搶救,萬幸留住了生命。
“馬女士是幸運的,但因抽脂手術發生死亡的案例,公開被媒體報道的也有不少。”上海市衛健委監督所副所長貝文表示,一些愛美人士不惜以生命為代價,同時在身體多處抽脂,而在抽脂過程中發生不良反應,甚至仍堅持抽脂,最終發生死亡的悲劇,這樣的案例真實存在,值得我們反思。
貝文坦言,在一些網際網路平台或醫療美容相關的APP中,會有不少人介紹醫療美容手術或注射産品的功能,展現所謂的“真實”案例,背後有諸多商業誘導因素,愛美人士不能輕信網紅人物推介、宣傳廣告。
孫寶珊同時表示,宣傳廣告中也有諸多迷惑愛美人士的專業名詞,同樣一個雙眼皮手術,可以有不同的稱呼,但手術的本質是一樣的。
上海将開展專項執法
如何規範醫美行業?上述專家都認為:選擇權在就醫者、愛美者手上,而醫療美容行業自律、行政監管也不可獲缺。
目前,在上海6000多家醫療機構中,有300多家醫療美容機構,占5%,從2017年開始,衛監所對全市248家醫療美容機構進行量化分級管理和評估,将這些機構分為ABCD四個等級,評估結果發現,A級為10多家,D級也有10家。從評估結果來看,上海的醫療美容行業整體相對是規範的。
孫寶珊提到,目前醫美的商業化帶來了諸多管理上的問題和挑戰,需要不斷地規範和完善。未來要進一步完善醫美項目,開展手術風險評級,在改善行業管理,降低醫療風險方面做一些探索和創新。
上海市衛健委監督所所長盧偉表示,為推動醫美行業健康發展,上海作出一些嘗試,提出“醫療美容生态化監管”的創新模式,将通過“機構自管、行業自律、政府監管和社會監督”多元化監管體系,打造良好的就醫環境。
盧偉表示,為提高醫療美容機構的依法執業意識,上海衛健委監督所于2020年6月為全市326家社會辦醫療美容機構開展依法執業教育訓練,教育訓練内容涵蓋衛生、廣告、藥械、物價、醫療治療、麻醉知識等内容。
在7月7日下午,上海衛健委監督所聯合上海社會辦醫協會,與首批14家社會辦醫美容機構簽約《上海市社會辦醫美機構依法守信倡議書》、《自律公約承諾書》,預計在今年7月底前,将會完成全市醫療美容專科機構《自律公約承諾書》的簽署。
上述檔案明确,就醫者要充分了解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執業資質、診療項目、醫療美容服務項目和收費标準,需要實施手術、特殊檢查、特殊治療的,醫務人員要向其說明風險、替代醫療方案等情況,并取得就醫者的同意。同時,就醫者可向醫務人員核實相關藥品、醫療器械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确認使用的假體、注射填充材料,其防僞可追溯條形碼記載到病曆等相關記錄中,就醫者在接受醫療美容服務後,可索取病曆資料和票據。
“行業機構自律和承諾僅僅是其中一步,接下來,我們還将與公安、市場監管局、網信等各部門聯合,針對醫療美容執業中存在的頑疾開展專項執法。”盧偉說。
貝文表示,針對第三方醫美APP平台釋出醫療廣告或推介,上海市衛健委聯合市場監管局在2019年調研基礎上,下一步将有望建立正面和負面清單。
責任編輯:鄭浩
澎湃新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新聞報料:4009-20-4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