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篇是應哥們邀請寫的,他希望我能把湯姆遜沖鋒槍的各種型号以及差別盤一下。咱們不說廢話開始。

湯姆遜的曆史我之前談過,這篇也順口提一嘴。
設計師約翰·托利佛·湯姆遜畢業于西點軍校,而後進入美國陸軍軍械司工作。他參與過春田M1903步槍的測試以及.45ACP手槍彈的選型,算是美軍槍械領域的老大哥了。1914年退休後他受雇于雷明頓公司擔任總工程師,在一戰早期主要負責給英國代工恩菲爾德步槍。
湯姆遜是個很有想法的主,當時他就覺得戰場上需要一種介于步槍和手槍中間的自動武器來突破塹壕戰的僵局。當時他先排除了導氣式原理,因為就當時而言導氣式結構太複雜,不适合作為單兵制式武器制造裝備。而自由槍機原理的話沒辦法承受大威力子彈,尤其是湯姆遜一早是打算造一款适合發射中間威力型槍彈的自動武器(比如.32 WSL彈),而采用自由槍機壓根做不到。是以湯姆遜一時半會兒沒個主意。
1915年,一個叫約翰·布裡希的海軍軍官送出了一種延遲開鎖半自由槍機的專利,湯姆遜尋思這是個好方向,就慫恿布裡希技術入股,然後又找了個叫萊恩的資本大佬投資,于1916年開了個公司,一邊進行新式沖鋒槍的研發(其實那會兒還沒沖鋒槍的概念),一邊為沙俄代工莫辛納甘步槍創收。
(湯姆遜的自動軍械公司,圖示為一枚子彈+Thompson簽名)
1917年4月,美國向德國宣戰以後湯姆遜被召回軍械司,主要任務就是把當時給英國代工恩菲爾德P14的步槍改成适合發射美國.30-06彈的P17型,同時他公司那邊也在繼續研發自動武器,到17年年末,湯姆遜發現布裡希延遲半自由槍機也撐死了隻能承受.45ACP手槍彈,這讓原本自動步槍的思路沒法施行,而.45ACP是一種彈道很差,射程很近的手槍彈,是以湯姆遜不得不将武器設計成近距離作戰的“塹壕掃帚”,換言之,湯姆遜沖鋒槍在設計上和當時其他國家的沖鋒槍是沒任何關系的。
接下來咱們就要開始聊型号了
原型槍:
1918年,湯姆遜的原型槍的名字很有意思,叫persuader說服者,大口徑才能和人家講道理的既視感。就下邊這支,可以看到握把護圈、槍管套和散熱孔、機匣前方、節套部分的樣式、拉機柄和後來的湯姆遜有很大差別。
但早先這批槍還有很多問題亟待解決,到1918年秋末,湯姆遜另一種被稱為Annihilator殲滅者的原型槍被研發出來,這支槍的機匣部分和後來的湯姆遜已經有些類似了,但抛殼窗、槍管套、握把還是不一樣,下邊這支用的是20發彈匣,但50發和100發的彈鼓版也有。
第一批Annihilator殲滅者在11月9日送到紐約碼頭,打算去歐洲進行戰場實測,但11月11日,德國宣布投降,然後就沒然後了...既然歐洲已經不需要清掃塹壕了,塹壕掃帚也就沒了存在價值,是以湯姆遜在第二年繼續對槍進行優化,目标開始瞄準執法市場。
下邊是湯姆遜的部分原型槍圖檔,雖然這裡擺出的湯姆遜都沒有槍托,但實際上湯姆遜的槍托是可拆卸附件,1919年的部分型号被紐約警局采購過一些,但這貨當時高達1500發的射速讓人有點hold不住。
這裡值得一提的是,湯姆遜在1919年還在考慮到底給這槍起個什麼名字。之前那種“說服者”“殲滅者”實在太中二了,他考慮過“自動槍Autogun”,也考慮過"機關手槍Machine pistol",但最後選擇了“小機槍Sub machinegun”這個稱呼,從此之後英語世界裡就開始有了沖鋒槍的正式名稱(PS:英國當年是将這類武器稱為機關卡賓,Machine Carbine,其實我覺得英國這個名稱比較符合邏輯,但後來美國影響力太大了,是以英國也改叫Sub Machinegun)
言歸正傳,接下來是正式型号時間
湯姆遜1921型
1921型是當年3月份下線的,由柯爾特公司代工,說個題外話,柯爾特當年想用一百萬美元買斷湯姆遜的所有權,但被金主萊恩拒絕。湯姆遜瞄準的主要目标客戶是執法機構,它通過增重槍機将射速降到了900發/分,這批槍的制造也是極為精良,胡桃木的槍托、握把,帶散熱肋的槍管,發藍的槍身,是以售價也是極為昂貴,225美元。
對當年美元購買力不清楚的話,我舉個例子。那會兒一台福特T型車售價260美元...
其實起初湯姆遜是叫好不叫座的,軍方和警方确實喜歡這武器,但一戰結束後美國的經濟就陷入困境,地主家沒餘糧,是以從1921年到1925年總共才賣出3000支,不過機會馬上來了。
當時美國的禁酒令已經執行了一段時間,各路黑幫為了搶私酒市場經常出現大規模火拼。同樣的,黑幫為了阻止聯邦警察上門查案,也不得不準備更猛的火力,這時候湯姆遜這種能拆卸攜帶,甚至拆除槍托之後能塞大衣裡頭,而且火力兇猛,停止作用極強的沖鋒槍就再合适不過了。畢竟黑幫不差錢~
湯姆遜1923型
1923年,不信邪的湯姆遜與雷明頓合作開發了一種拉長彈殼的.45彈,并用于1923型上,嘗試賣給美國軍方。咱們可以看到這批槍有點類似輕機槍,帶個兩腳架,但軍方并沒采購。
湯姆遜1921AC型
這批是1926年推出的,主要是增加了一個槍口制退器,此時售價降到200美元。而不帶槍口制退器的老版1921降價到175美元。
湯姆遜1927型
這批是半自動型,非常無聊,我都懶得放圖了
湯姆遜1928型
美國海軍陸戰隊在1927年少量采購過一批1921型,在尼加拉瓜那邊試用後覺得還不錯,就是射速太高。是以在1928年訂購了一批射速降到700發的版本,這批也被稱為海軍型。
湯姆遜1928A1型
在經過陸戰隊試用後,湯姆遜算是被軍方注意到了。1932年他們基于軍方意見做出了一些修改,比如可調照門換成了簡單的固定式照門,沒有護翼,槍托連接配接方式也有所改變,垂直握把換成了方握把,也添加了吊帶環,這批武器在1938年被命名為1928A1型。到40年左右,美軍采購了大約20000支,單價209美元,英國倒是大氣,一口氣要了10萬支以上,單價200美元。法國也向湯姆遜訂購了兩批總共6000支,單價250美元,但最後這批槍都嶄新的送到了德國人手裡。
1941年8月,備戰的美國一次性下了31.9萬支的訂單,到1942年2月,總計有50萬支湯姆遜M1928A1型下線投入二戰,咱們在遊戲電影中看到的這批拉機柄在機匣上方,帶有彈鼓的湯姆遜基本都是1928A1型。
湯姆遜M1型
既然美國已經參戰了,那麼對于沖鋒槍的需求量肯定是猛增的,但M1928A1這種200多美元的高富帥實在是不合适作為制式沖鋒槍大量裝備,即土豪如美帝也吃不消。要知道1941年時一支M1加蘭德才85美元,是以簡化工藝是肯定的。當時塞維奇公司正在給湯姆遜沖鋒槍代工,他們合計了一下做出了如下解決方案。
1、取消那個沒用的布裡希延遲閉鎖,改用自由槍機(其實布裡希延遲塊這玩意真心用處不大,但我這篇不細說,改天更公号的時候視訊講解)
2、換了自由槍機之後機匣内部可以大量簡化,但依舊是銑削。
3、照門邊上添加了三角形護翼
4、槍托不再可以拆卸,而是固定在機尾。
5、取消了槍管散熱肋和槍口制退器
6、拉機柄從上方移到了右側。
7、無法使用彈鼓,因為彈匣井用來挂彈鼓的凹槽取消。
其實M1存在的時間并不長,1942年4月投産,但到1942年10月就被M1A1型取代,中間具體産了多少我也沒資料,隻是知道在4月時M1的采購單價已經降到了70美元。
湯姆遜M1A1型
M1A1型和M1型的外觀沒啥差別,無非是更多地用上了30發長彈匣,另外M1早期版的照門還不帶三角形護翼,但M1A1都有這個特征。他們的主要差別在于擊針,M1采用的是浮動擊針,而M1A1采用了固定擊針,成本進一步降低。
到1944年2月,M1A1的成本為45美元,比早先便宜得多,但這得益于此時總産量高已經超過150萬支,研發成本、機械成本已經被攤薄了。不過這貨畢竟是個銑削+木制部件的傳統第一代沖鋒槍,被M3黃油槍這種沖壓+全金屬的二代便宜貨取代是遲早的事兒。
盤到這裡也結束了,其實湯姆遜還有各類嘗試其他彈藥的變體,甚至是采用全威力步槍彈的版本,這個以後有機會再聊。
走出2020,期待2021的新開始,祝大家過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