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太祖朱元璋從乞丐到皇帝的發迹之路,少不了許多文臣武将的幫助,不過傳聞他猜忌多疑,晚年對開國功臣大開殺戒,就連跟随他出生入死的好兄弟也不放過。徐達是明朝開國元勳之一,跟随朱元璋多年,兩人情誼深厚、情同手足,然而卻有文獻記載,徐達晚年得罪了皇帝朱元璋,重病時吃了朱元璋送來的蒸鵝病情惡化而亡。

忠心耿耿的徐達真的是被朱元璋害死的嗎?本文将帶你一探曆史真相……
徐達祖上代代都是貧苦農民,年輕的他相貌堂堂、有一身好武藝,在元朝亂世末年參加了紅巾軍郭子興、朱元璋的部隊,走上革命之路。在朱元璋的麾下,徐達很快就嶄露頭角,他擅長戰略統兵之計,兼具智慧與武功,這是許多武将求之不得的才能,也是以獲得了将帥們的一緻好評。征戰數年下來,戰功無數,先後領軍打敗陳友諒、張士誠等軍閥,為明朝基業奠下了基礎。
公元1368年,徐達和大将常遇春北伐元朝,率軍攻入大都。擊潰元朝、各地軍閥後,朱元璋登上了天子寶座,而立下汗馬功勞的徐達被冊封為右丞相,女兒還與朱元璋兒子朱棣成親,成為皇帝身邊最信任的大臣。
盡管是開國功臣,位居高位,但徐達深知朱元璋是一個暴虐又多疑的皇帝,隻要太過聰明“功高震主”或是自視甚高“難以駕馭”的臣子,都沒有好下場,是以朱元璋越是表現對徐達的信任,徐達反而更加小心謹慎。有一次,朱元璋為了獎賞他的功勞,想将以前住過的宮殿送給徐達:“徐兄功勞很大,至今卻還沒有一個安甯住處,我想将舊邸送給你。”徐達堅決推辭之下,朱元璋故意讓徐達喝醉,再指令仆人把他擡到宮内睡覺,徐達睡醒後驚覺不妙,連忙奔出,俯伏在地高喊死罪。朱元璋從旁窺視,看到徐達如此謹慎,非常高興。
還有一回,朱元璋上位後想讓自己的兒子加封為王,實行分封制度。其實朱元璋早就做好打算,還是假意詢問大臣們的意見,想測試大家的忠誠度,識相的徐達選擇不發一語,他深知若反對會被懷疑不忠,但若贊成,萬一日後真有藩王造反,那朱元璋又會把罪過算到臣子頭上。
那徐達是真被朱元璋“賜鵝肉”害死的嗎?
徐達的謹慎加上開國戰功,都讓衆人認定他可以安享晚年。公元1384年,52歲的徐達得了背疽,背部長了大毒瘡,會流膿還隐隐作痛,雖然醫治過後情況好轉,但隔年二月,病情卻急轉直下,随即去世,許多人認為内情不單純。
相傳朱元璋得知徐達患病,特地賜了徐達最愛吃的“蒸鵝”給他,但鵝肉是背疽的禁忌食物,會導緻病情加重甚至緻命,是以朱元璋要徐達吃鵝,就是要“賜死”的意思。徐達見到仆人端上的鵝肉,深知皇帝的意思,但百般無奈之下也隻能含淚吃下,最後毒發身亡。
不過這段故事的出處是王文祿所著的《龍興慈記》,真實性備受質疑。若以當時的情勢來看,朱元璋、徐達兩人之間有深厚友誼,從年輕時一路征戰到現在,盡管有君臣間的猜忌懷疑,但徐達一直忠心耿耿、謹守君臣之道,朱元璋不至于要害死他最信任的拜把兄弟。且朱元璋一直對徐達贊譽有加,曾這樣評價這位忠臣:
将軍謀勇絕倫,故能遏亂略,削群雄。受命而出,成功而旋,不矜不伐,婦女無所愛,财寶無所取,中正無疵,昭明乎日月,大将軍一人而已。破虜平蠻,功貫古今人第一;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無雙。
事實上,當朱元璋聽聞徐達的死訊後,為此停止臨朝聽政、悲恸不已,追封他為中山王,贈三世都為王爵。而民間流傳的“徐達被賜吃鵝肉猝死”的故事,是清朝人對于朱元璋誅殺功臣、生性多疑等負面評價的加油添醋。
(完)
相關閱讀:朱元璋到底有沒有遷都的計劃?
他幫朱元璋打下半壁江山,為何卻慘遭剝皮?他若在,能赢朱棣嗎?
朱元璋為什麼忍了七年才殺胡惟庸?揭秘背後真相
朱元璋宴請開國功臣!劉伯溫看菜色後冷汗直流,暗呼大禍臨頭了
洪武好還是建文好?朱棣大笑:“施政從來不能單靠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