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陳佩斯哭了。

自1998年,與央視打官司,離開春晚,被隐形“封殺”,專心話劇後,凡采訪露面必是铿锵決絕的姿态:

“他們随便對我說‘No’,我也對他們說一次‘No’。”

“不是憤怒強權,而是憤怒每一個接受強權的人。”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難得一見,他柔軟了。

訪談《我的青銅時代》,陳佩斯憶起幼時戲台上捕蝴蝶,下鄉插隊時人情溫厚,一些無關緊要的瑣碎往事,卻解答了他日後抉擇。

他回到城市,進入名利場。

主持人陳曉楠一句“您其實始終沒适應”,讓他落了淚。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他講某年與妻子住在西湖飯店,半夜聽到鳥啼,繃不住地哭起來,“不是因為有多傷心,而是因為太美了”。

陳曉楠好似溫水,把他冰似的殼煮化,而後冒出傾吐的泡。

冒泡的還有羅翔。

一貫的幽默調侃自如都失靈,面對陳曉楠,他坦言自己惶恐:“我怕我濫用這種影響力,我怕我駕馭不了這種影響力,我更怕我迷戀這種影響力”。

并直言“不配”。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承認自我僞善,辨析劣根性,羅翔被架上神壇,又從神壇走下席地而坐,與陳曉楠對視交談。

陳曉楠,當真奇女子也。

貢獻無數熱議話題,又從熱潮中隐身,現身于幕前,又藏于幕後,訪談如蚌中取珠,卻極少人知覺。

但由她,可見衆生相。

>>>>利刃

陳曉楠“彪悍”。

2001年9月11日,當恐怖分子劫持民航客機撞向世貿中心大樓,尚在家中的陳曉楠被緊急召回。

她沖向公司,走上演播台,導播30秒倒計時,她先道歉“對不起我沒有化妝,請大家原諒”,而後沉着播報。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胡一虎與陳曉楠播報“9·11事件”

她深入戰地敢不穿防彈服。

2006年,黎以沖突爆發,叙利亞與黎巴嫩邊境5個陸路關口,4個被炸,陳曉楠一行以100美元價格說服司機,駛入黎巴嫩首都貝魯特。

線人聯系到一位真主黨政要。

陳曉楠出發前五分鐘才得知碰頭點,一路變換位址,最後來到轟炸區的廢樓,裡外三層都是帶槍械的保安。

等待良久,這位極力隐匿行蹤的政要才露面。

他腰間别槍,問陳曉楠幾人害怕嗎,陳搖頭。

而穿防彈服會與受訪者産生隔閡,她便不穿。

人稱“戰地玫瑰”。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陳曉楠奔赴各地前線 含伊朗、伊拉克等

“站得近,才看得遠。”

陳曉楠看世界,亦看中國。

鳳凰衛視旗下《鳳凰大視野》專做紀錄片,她參與選題策劃,亦深入剖析讨論,做出了豆瓣評分9分+的《國之大器:當代中國兩彈一星事業》《滾滾紅塵——中國知青民間記憶之紅土地篇》。

陳曉楠有膽魄。

與團隊制作《非典十年祭》,當新冠病毒席卷全球,它再次被翻出審視刷屏,成為珍貴史料。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從首例到爆發,從恐慌到秩序,該片一一道來。

最“敢”的是最後一集《十年回響》(共五集)。

追蹤非典後遺症患者生活,這群被遺忘的人,指出他們遭受的社會歧視,言明後續醫療成為個體重負。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沒有她不敢講。

同年主持《盜火者:中國教育改革調查》直戳社會痛點。

大學文章造假,學術道德敗壞。

超級中學崛起,教育資源傾斜。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學者錢理群更是毫不客氣道:

我們一些大學正在培養“精緻的利己主義者”,他們高智商、世俗、老到、善于表演、懂得配合,更善于利用體制達到自己的目的,這種人一旦掌握權力,比一般的貪官污吏危害更大。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2021年,錢理群接受《十三邀》采訪,面對時代,他說他要做司馬遷——

記錄。

撼動人心的,是片中教授寫作的老師說:

在這個社會中很多人他們不會寫作,有很多人可能不會說出自己的聲音,但他們有很多需要幫助的地方。誰替他們來說話呢,你要替他們來說話。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替他們說話,以筆,以鏡頭。

他們來自我們,我們即他們。

>>>>尖刺

“我不關心全人類,我隻關心具體的人。”

陳曉楠以節目《冷暖人生》關心具體的人,農民、小販、勞工、俘虜、間諜、黑幫、妓女......任何以某種标準劃分至邊緣的人。

2019年,《我們與惡的距離》爆火,早在2007年,《冷暖人生》就有内地版“與惡”——《馬加爵身後》。

馬加爵連殺四名同學,罪不可恕,判以死刑。

其家人受媒體“追捕”,輿論人肉,集體搬家。

與電視劇别無二緻。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下:《我們與惡的距離》兇手媽媽

馬加爵家人配得到安甯嗎?

陳曉楠提出疑問,卻并不作答,她手握一種勇氣:

不是做出判斷的勇氣,而是不做出判斷的勇氣。

今日稀缺。

陳曉楠沒有智識上的優越感。

面對性工作者,她問“不覺得自己委屈嗎”,對方道“不覺得,反而覺得很好,掙錢快,又好玩”,她詫異卻不鄙夷。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陳曉楠知道對方在日記中寫下“尊嚴”二字。

對談時,兩人被同一種情緒感染,被同一種希望鼓舞,她忍不住哽咽,忍不住共情,以鏡頭為記錄,與對方約定“新生”。

這一系列取名《灰姑娘》。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2008年汶川地震,陳曉楠趕赴災區。

專題第一期《陳堅的最後79小時》,名叫陳堅的26歲青年,在廢墟下堅持了三天三夜,他說懷孕的妻子還在等他,孩子不能沒有爸爸。

他樂觀堅韌,卻在被救出後因傷重離世。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後來,陳堅媽媽遇到陪伴兒子最後時刻的攝制組,他們坐在一起,分享關于陳堅的記憶。

記住才是永生。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冷暖人生》的宗旨——

讓絕望者重生,讓哭泣者歡欣,讓徘徊者前行。

《老“同志”的一生》,甯國風從未做過壞事,卻因性取向一生凄苦,他最後一句話:“現在成了一個暖冬了,慢慢春天會來的”。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文香嫂和跳海者》,文香嫂在海邊開一間小旅館,有一間房專為輕生者留着,她救回他們,并為他們煮一碗面:

“我一農村老大娘,我又沒文化,我有什麼特異功能,我有什麼絕招啊。我就是給他們煮碗熱湯面,陪他們哭一場。然後再給煮碗熱湯面,再哭一場。”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某次,陳曉楠群組裡人吃飯,席間她許下豪言壯語:“如果可能的話,我們要用錄影機畫一張屬于我們這個年代的清明上河圖”。

這一畫便是十三年。

陳曉楠被《新周刊》評為“真實電視三女傑”之一。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陳曉楠和她的《冷暖人生》團隊

>>>>塵土

2017年,陳曉楠離開《冷暖人生》後,做出首檔節目《和陌生人說話》。

她少有忌諱,視野開闊,角度刁鑽。

一年播一季,三季均分9.3。

幹的還是“畫清明上河圖”這件事,畫小人物,各有筆法以傳神。

PUA、币圈、殺豬盤,從暗處走向明處,丁克族、酗酒者、殺馬特,乃至雇傭兵,都能翻曬于日光下。

然後,因技術原因下架調整。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再然後,回歸亦不失其本色。

陳曉楠外剛内柔。

十年前,她聽老“同志”講初戀,溫柔問“長得很英俊是嗎”;十年後,她聽大爺拿她比對新追的女友,笑着捂嘴:“您别老拿我比,我都好自卑了”。

她投入故事,與之共情,接受冒犯,化解尴尬。

并與時代共振。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對采訪,陳曉楠心懷敬畏。

她知道“受訪對象此刻信任你,但是不代表你有權利把它放在平台上”,并向受訪者承諾“你說了你不想要的東西,我不會給你放進去”。

不預設立場,不添油加醋,不空造噱頭。

無斷言,無判詞,這是獨屬于她的進階。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時常覺得沮喪。

當新聞隻剩反轉再反轉,早無耐心觀察複雜的内在肌理。

情緒煽動收割流量,憤怒與眼淚終成為無良媒體的肥料。

沒有調查,隻有搬運。

為搏眼球,全靠編料 。

<col>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2.4億閱讀量熱搜曝假料,法院辟謠

節奏飛起,人成猴戲。

肩扛大旗,滿地瓜皮。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配圖中女子出示病例及無帶貨行為自證清白

媒體手握“一定”,少有媒體敢提“不一定”。

媒體有論斷,少有媒體有質疑。

立場比辨析重要,結論比事實先行。

不禁問,今時今日,還有調查記者嗎?

慶幸,我們還有嚴肅訪談。

它把人當人交由人來傾聽。

惹哭陳佩斯,這女人有多狠?

普通人,越平靜,越洶湧。

恒常生活中的詩意,升鬥小民的生命力。

走過幾十個年頭,陳曉楠講“聽越多的跌宕起伏越無話可說”,可能把“聽”做好就已難得。

陳曉楠是一批新聞人的縮影,溫良而倔強,寬厚而勇莽。

她代表一種正在消逝的精神。

恰如與她合作多年的制片人兼老友季業所寫:

如果天空是黑暗的,

那就摸黑生存;

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

那就保持沉默;

如果自覺無力發光,

就蜷縮于牆角。

但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

不要為自己的苟且而得意,

不要諷刺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熱情的人們。

我們卑微如塵土,

但不可扭曲如蛆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