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華龍網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春燕:守正創新,才能打造優質傳播精品

作者:長江日報

長江日報大武漢用戶端10月17日訊(記者朱德華)“華龍網連續8年共10件作品獲獎,其中4個一等獎。”10月17日,華龍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春燕在武漢舉行的第十八屆(2021)中國城市新聞網媒聯盟聯席會上分享華龍網頻頻斬獲中國新聞獎的經驗時表示,隻有守正創新,才能打造出優質傳播精品。

華龍網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春燕:守正創新,才能打造優質傳播精品

華龍網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春燕。 記者何曉剛 詹松 李永剛 攝

好的選題素材是成功的一半。李春燕認為,選題要堅持小切口,緊扣大主題,在故事講述中生動展現内涵,讓使用者主動發現主題。她以中國新聞獎一等獎作品《2019對話1949:時代變了 初心未變》為例介紹,該作品是在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主題宣傳報道的大背景下創作的。華龍網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撷取了“初心”和“使命”兩個關鍵詞進行組合,從70年這一特殊時間節點切入,将思路聚焦到重慶的渣滓洞、白公館的革命志士上,通過“小鏡頭大情感,小切口大主題”的表達方式,讓現代人與先烈“隔空對話”,将這盛世繁華用手中的筆和畫面告訴閱聽人:作為後輩,我們會繼續守護這片山河。時代變了,但是革命先輩曾堅守的初心至今未變,“時代變了 初心未變”的主題由此而生。

李春燕認為,挖掘好的素材需要腳下沾有更多泥土,心中才能沉澱更真感情,也隻有到一線才能抓到最鮮活的“魚”。

“好的作品,絕不是唾手可得、不費功夫,往往是反複打磨、千錘百煉的匠心之作。”李春燕在分享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網絡專題作品《絕壁上的“天路”》時說,華龍網采訪團隊曾兩度驅車8個小時,深入距離重慶主城區500多公裡天坑中的巫山縣下莊村進行蹲點采訪,采訪過程持續1個多月,一路記錄了下莊修路人最真實的心路曆程,取得了最接地氣的素材。采訪團隊在采訪過程中共采訪20餘人,錄制了近500分鐘的視訊素材,拍攝了200餘張照片,收集了大量文字資料。在前期采集的豐富素材基礎上,專題設計十易其稿,最終确定了以“路·曆程”“路·影像”“路·信念”“路·故事”等專題形式,推出了深度稿件、視訊、H5、高清圖檔、VR全景、原聲再現、手繪漫畫等多種産品矩陣。最終,成功挖掘報道了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毛相林這一典型。

李春燕認為,内容建設始終是城市新聞網站推動媒體融合發展的根本,要抓住優質内容價值回歸的風口,通過匠心打造,用好聲音講好故事傳遞正能量,實作主題宣傳、輿論引導和線上互動有機統一,不斷提升重大主題宣傳的穿透力和影響力。通過技術賦能,緊盯前沿應用,運用大膽新技術、新機制、新模式,加快融合發展步伐,實作宣傳效果的最大化和最優化。同時,建好自主可控移動傳播平台,關聯好各個傳播矩陣,同時運用好第三方平台強大功能,建構無處不在的影響力,才能為打造傳播精品真正插上翅膀,裂變傳播精品内容。

【編輯:謝源】

更多精彩内容,請在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大武漢”用戶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