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每日一蟲:白蛾蠟蟬

一、危害症狀

以成蟲、若蟲在寄主的枝條、葉片和果柄處吸取汁液,使被害植株生長受阻,嚴重時枝條、葉片上覆寫一層白色棉絮狀蠟質物,導緻煤煙病。通風透光差的密蔽果園或植株容易發生為害。

每日一蟲:白蛾蠟蟬

二、防治方案

(1)農業防治:通過修剪,使柑橘園通風透光,破壞其生長和繁衍場所;及時将卵枝剪除,集中燒毀;若蟲盛發期用掃帚掃落若蟲,放雞鴨啄食。

(2)實體防治:成蟲期可用黃闆誘殺。

(3)生物防治:可噴灑每毫升含800萬孢子的白僵稀釋液。

(4)化學防治:噴藥殺蟲應掌握在若蟲盛發期,并結合地面噴藥。可選用15%茚蟲威乳油2500-3500倍液、480g/L毒死蜱懸浮劑1000-2000倍、22%噻蟲嗪.高效氯氟氰菊酯4500倍、10%氯氰菊酯乳油3500倍、10%聯苯菊菊酯乳油35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3000倍液等。

每日一蟲:白蛾蠟蟬

三、形态特征

成蟲體長68mm,中胸背闆發達,上有4條赤褐色縱紋,前翅粉綠色,頂角鈍,臀角成直角,翅脈紅褐色,停息時左、右翅腹面靠攏豎立呈平面狀。

卵乳白色,近圓錐形,長約1.3mm,一側中部至末末端有一魚鳍狀突起。若蟲白色或淡綠色,背、側面覆有白色蠟質絮狀物,腹末有1束白色蠟質長毛。

四、生活習性

以成蟲在茂密的枝葉叢中越冬,次年春天氣溫回暖開始活動、交尾和産卵。産卵于嫩梢或葉柄皮層下,每個卵窩獨立,鋸齒狀翹起,呈一定的距離排列成1或2列,每列有10-20多窩,上有白色綿毛狀蠟質物敷蓋。初孵若蟲在枝梢上為害,随蟲齡增長,向較大枝條轉移并群集一處為害,分泌大量白色棉絮狀物覆寫蟲體和被害的枝條,并在此處羽化成蟲。成蟲以白翅型為多,青翅型少,偶見淡黃綠翅型。一旦受到驚擾,若蟲彈跳逃離或落地,成蟲則彈跳飛逃落在附近枝條上。

五、危害

葉片失綠,影響光合作用,樹勢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