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西嘉島和西西裡島、撒丁島、塞普勒斯島并稱呼為地中海四大島,它是世界著名的旅遊勝地。
在科西嘉島,你可以充分領略到大自然對于人類無私的饋贈。蔚藍的大海、金色的沙灘、碧綠的森林、紅色的海灣,構成了五顔六色、風光旖旎的科西嘉島。
科西嘉島的名稱,來自于一個典故。特洛伊王子科爾與提洛王後的孫女西嘉一見鐘情,互相愛慕,為了讓這段纏綿悱恻的愛情亘古不變,她們決定将倆人的名字組合在一起,用科西嘉來命名一座島嶼。
不過,科西嘉的真正出名,并不是來源于傳說中的愛情和其迷人的風光,而是因為這裡是拿破侖的出生地,以及它在數百年來時不時傳出的爆炸聲。
1769年,當科西嘉島的統治者熱那亞城邦把它割讓給法國後,科西嘉人就開始了持續不斷反對法國統治的民族主義活動。在近四分之一的世紀裡,島上沖突不斷,各種暴力事件頻頻上演,迄今為止發生的爆炸事件已近千起。

(地圖上的科西嘉島)
那麼,作為老牌殖民國家、聯合國五常之一的法國,為什麼在250年裡都搞不定一個小小的科西嘉島呢?
一、科西嘉島地理位置特殊。
科西嘉島位于法國東南部的地中海上,距離法國尼斯市 170 公裡,距意大利半島 84 公裡。科西嘉島人口約為30萬,面積為8681 平方公裡,僅占法國領土面積的1.6%。整個科西嘉島由兩個省組成,分别是首府位于巴斯蒂亞的上科西嘉省,和首府位于阿雅克修的南科西嘉省。
科西嘉島的戰略位置十分重要,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是以,科西嘉島在曆史上,可謂飽受戰亂之苦,曾在不同時期淪為列強的殖民地。
公元前3世紀中葉,科西嘉島被羅馬人占領。13世紀開始,科西嘉島先後曆經了比薩、熱那亞、阿拉貢等城邦的統治。15世紀時,科西嘉島并入了熱那亞商業帝國直到1729年。
從上述的曆史可以看出,在科西嘉島的曆史上,幾乎和法國沒有任何關系,直到18世紀末之前,科西嘉島和法國都是截然分裂的。
(科西嘉島戰争)
二、曆史上的科西嘉島曾是一個獨立的國家。
18世紀上半葉,科西嘉島人因不滿熱那亞人的殘暴統治,爆發了聲勢浩大的反對熱那亞人的動亂,民族主義領袖保利上司的獨立戰争,給了熱那亞人沉重的打擊。将熱那亞人趕出了科西嘉島大部分地區,建立了科西嘉獨立政府,制定了展現科西嘉人意志的第一部憲法《科西嘉憲法》。
1755年,保利上司科西嘉人重建了飽經戰亂的科西嘉島,他們新修學校、建立海軍、建立工廠、制定法令。經過14年的勵精圖治,一個欣欣向榮的科西嘉島正在煥發出勃勃生機。
但是,厄運又一次降臨科西嘉人的頭上。
1768年5月15日,遭遇失敗的熱那亞人和法國簽訂了條約,将科西嘉的所屬“權力”出售給法國。這讓科西嘉島上的居民感到屈辱,他們就像一件物品般被統治者們随意轉讓,毫無自主權利。
随後,科西嘉人又在保利的帶領下,和法國侵略者展開了不屈的鬥争,包括拿破侖的父親夏爾·波拿巴,也帶着家人投入了這場科西嘉島的保衛戰之中。
1769年5月8日,保利的隊伍在戰争中失利,包括拿破侖的父親在内的島上居民被迫向法國人屈服,而保利本人則在一個月之後,離開了科西嘉島,流亡英國。多年後,拿破侖在談及此事時依然耿耿于懷:“我永遠不能原諒我父親,他當過保利的副官,竟然同意科西嘉并入法國,他應該與保利共命運,随同他倒下。”
可見科西嘉島人從骨子裡是排斥和憎惡法國人的,他們認為将科西嘉島并入法國違背了島上居民的意願。
(拿破侖畫像)
三、科西嘉島有自己的語言和文化。
科西嘉人也算是法國的少數民族,他們擁有自己的語言,那就是科西嘉語。這種語言和法語相去甚遠,是意大利語的分支,更接近意大利人的語言習慣。
科西嘉人能用本地語言和意大利人流暢地交流,但和法國人交流則顯得比較生硬。雖然法國政府曾以行政指令的方式,在科西嘉島強力推行法語,但僅限于官方層面的交流和使用,而科西嘉島人在日常交流中,依然會熟練地使用科西嘉語。
同時,因為科西嘉島和意大利咫尺之遙,其内在文化基因和意大利一脈相承,但卻和法國固有的傳統文化有較大的差別。正是語言和文化的差別,讓科西嘉人很難融入法國,無法在法國找到歸屬感。
基于以上種種原因,科西嘉人一直在謀求獨立,其中特别活躍的是被稱為“科西嘉民族解放陣線”的激進組織。他們高舉科西嘉民族主義大旗,屢屢采用武力手段,秘密地為科西嘉“獨立”而鬥争。由此而爆發的上千次沖突,已造成法國人和科西嘉人在内的多人死傷。“科西嘉民族解放陣線”也被法國政府定性為恐怖組織。
不過,随着科西嘉島的開放程度日漸加深,這種沖突已日趨平和。如今的科西嘉島,硝煙和戰火已逐漸遠離,一個美麗而甯靜的科西嘉島正展現在世人面前。
(參考資料:《科西嘉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