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桃褐斑穿孔病,今年鬧得比較兇!今天就一起來認識下,附防治方法

桃樹上的穿孔病包括兩大類,一類是細菌性穿孔病,一類是真菌性穿孔病。其中真菌性穿孔病又包括褐斑穿孔病和黴斑穿孔病兩種。在運城桃樹生産區,細菌性穿孔病較為常見,而褐斑穿孔病與黴斑穿孔病曆年來雖有發生,但影響程度較小,以至于大家對這兩種病害認識不足。

今年,完全出人意料,褐斑穿孔病在運城桃樹産區鬧騰得比較兇,典型表現就是造成大量早期落葉。由于大家對該病不重視,誤認為是藥害、肥害的不少,造成了許多不必要的糾紛。有一個桃園,褐斑穿孔病造成了大量落葉,園主不僅認為是藥害,而且對桃樹需使用殺菌劑很不了解。他說:“桃樹還用打殺菌劑?我從來就沒給桃樹打過殺菌劑”。這說明,普及褐斑穿孔病等病害知識,是十分必要的。

桃褐斑穿孔病,今年鬧得比較兇!今天就一起來認識下,附防治方法

某桃園大面積落葉▲

上圖是某桃園澆地後,突然出現的大量落葉和葉片部分幹枯現象。經現場診斷,結論是:褐斑穿孔病嚴重爆發,混發葉片生理失水。

桃褐斑穿孔病,今年鬧得比較兇!今天就一起來認識下,附防治方法

桃褐斑穿孔病為害葉片初期症狀▲

桃褐斑穿孔病,今年鬧得比較兇!今天就一起來認識下,附防治方法

桃褐斑穿孔病在葉片上多處發病▲

以上兩張圖檔,均是桃褐斑穿孔病在葉片上的典型表現。病斑圓形或接近于圓形,邊緣紫色,病健交界部位有“水漬狀”特點。

桃褐斑穿孔病,今年鬧得比較兇!今天就一起來認識下,附防治方法

一個葉片上能看出不同發病時期的症狀▲

從上圖這個葉片上仔細辨識,可以看出不少開始失綠的點狀發病部位,也可以看到有的病斑中部已經出現紫紅色,還可以看到有的病斑已經幹枯,即将病健分離。這個葉片的發病症狀,說明桃褐斑穿孔病在該桃園正處在持續侵染發病過程中。

桃褐斑穿孔病,今年鬧得比較兇!今天就一起來認識下,附防治方法

葉片上出現大面積生理失水幹枯斑▲

上圖葉片上除了有不少褐斑穿孔病病斑外,葉片中部還出現了大面積幹枯斑,幹枯斑上看不到任何病害症狀。這個幹枯斑是如何形成的?桃褐斑穿孔病本身就會導緻大量早期落葉,早期落葉的前提條件是葉柄處産生離層,有離層,水分供應必然不足。在此情況下,該桃園突然滿園大水漫灌,造成根系缺氧,水分吸收困難,更加劇了葉片缺水,因而導緻了生理性失水幹枯。

從對桃樹的損害程度來說,桃褐斑穿孔病病斑雖小,危害會很大。因為擴充速度快,是造成早期落葉的元兇,它比生理失水的幹枯斑要可怕得多。

桃樹褐斑穿孔病,近年來在運城桃樹産區,有越來越嚴重的發展趨勢,極有可能由次要病害上升為主要病害,必須引起高度重視。

專家建議

該病發育的上下限溫度是7℃ 和37℃,适宜溫度是25~28℃。是以,花後用藥時,一定要把該病列為主要防治對象。藥劑可選擇代森錳鋅、甲基硫菌靈、苯醚甲環唑、異菌脲、吡唑醚菌酯·代森聯等。

作者 李欣講農業 李欣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