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扇上山水鐘靈秀,筆端風華得妙境。
大家好,我是汪昉扇面。
聽起來是不是很普通?我隻是一個扇面。我的創作者叫汪昉,也不算名動史冊的人物。但我也有自己的意境與風格喔。總之,我或許沒那麼珍貴,但也是獨一無二。
第一眼看到我的人一定會感覺清新舒惬。因為我身上畫着一幅清靈秀逸的山水。那靈山秀水之間流淌的甯靜和祥和仿佛三月春風拂人面、四月柳絲長又綿。
長久仔細地看着我,是不是被帶入了一片安甯清靜、自然圓融的意境中了呢?這就是我的奇妙之處喔。
同時也展現了我的創作者内心所蘊藏的才華。他叫汪昉,生于1799年,是清代人。也是現在的江蘇常州人。
道光二十四年他中了舉人,還曾官至山東萊州府同知。但他也是個清代書畫家,是個能書會畫、頗有些才氣的文人。不然也就不會有我了呀。
當時正統山水畫派的一代領袖叫湯贻汾,汪昉的山水畫受他的影響極大。
這位湯贻汾确實是個山水畫名家。《清史稿》有言:“清畫家聞人多在乾隆前,自道光後卓然名家者,唯湯贻汾、戴熙二人。”
汪昉受他的影響自然有得益的一面。他的畫作早年“筆意松秀,墨法淹潤”, 中年所作,則是“邱壑渾成,樹石蒼潤,頗臻妙境”。可見他的一番心血已化作了筆下的功力。
在我身上,他不僅畫了山水,還題了字。這在古代太正常不過了,擅畫的文人書法大多也不差。汪昉亦如是。他的書法臨摹的是趙孟頫,自然帶了幾分趙的風格,用“姿态秀逸”來形容再恰當不過。
除了書畫方面的才華,他還是個豪放能飲、幽默诙諧的人呢。我作為他的作品,自然與他的秉性相類。
你難道不想當面和我聊聊嗎?我現在就住在蚌埠市懷遠縣博物館,有空的時候不妨來看看我喔!
緻謝:本文圖檔及資料來源于懷遠縣博物館
國際博物館日是給世界各地博物館舉辦宣傳、紀念活動的節日,設在每年的5月18日。
為了緻敬國際博物館日,安徽文化雲特推出【5.18國際博物館日】專欄:“文物會說話”。一批安徽文物将“複活”講述自己的故事……
免責聲明:本文圖檔來源于網絡,侵删
點選左下角“了解更多”,更多安徽文化、活動資訊給你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