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蔣介石請日本戰犯助戰“剿共”内幕:金門戰役後,蔣送了他一個景德鎮官窯燒制的花瓶

蔣介石請日本戰犯助戰“剿共”内幕:金門戰役後,蔣送了他一個景德鎮官窯燒制的花瓶

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根本博

岡村甯次等欲幫蔣“剿共”

1948年12月22日,華北傅作義集團盤踞在新保安的35軍被殲;24日,被圍在張家口的第11兵團所屬第105、104、101軍各一個師和兩個騎兵旅被殲;23日,張家口地區的第11兵團的5萬餘人被全殲……

在此之前的12月12日,國民黨政府駐日大使館參事宋越倫給蔣介石來電,說日本“友人”山田純三郎和原中國派遣軍總司令岡村甯次,對國民黨軍隊近期接連在“剿共”作戰中失利十分擔憂。他們願意在回日的老軍人中組建一個“反共軍人協會”,全力幫助國民黨“剿共”戰争。出于政治上的顧慮,蔣介石拒絕了。

此時此刻,蔣介石認為,要在平津地區戰勝人民解放軍,隻有請日本人來指揮,原日軍華北派遣軍司令官根本博(1891-1966,日本福島人)中将,是最合适的人選。

根本博,日軍陸軍中将,是最後一任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司令官兼日本駐蒙軍司令。根本博與蔣介石早在1926年就認識,1945年日本戰敗後,一向惟命是從的他,無視天皇無條件投降的指令,與蘇蒙紅軍在張家口北部地區交戰,并以武力對抗八路軍接收。後來,蔣介石對日本實行“以德報怨”政策,根本博順利将數十萬日軍和僑民遣送回國,他本人也免于戰犯起訴,是以對蔣介石相當感激。

國民黨台灣方面派武官曹士澄與李姓參謀赴日拜訪根本博并說明來意時,根本博告訴兩人,他對華北地形很熟,也有與共産黨軍隊作戰的經驗,根據華北戰場的情況,他還要帶幾個有豐富作戰經驗的軍官一道去。

為防止暴露,駐日軍事代表團根據蔣介石的訓示,将根本博一行七人精心僞裝成國民黨軍人,并給他們各起了一個中文名字。哪知,他們的準備工作還未完全做好,平津戰役已經結束了,盤踞在華北地區的幾十萬蔣軍除一部分被消滅外,大部分也已起義投誠。蔣介石隻好密令,讓根本博他們改到上海幫助京滬杭警備總司令湯恩伯。

蔣介石請日本戰犯助戰“剿共”内幕:金門戰役後,蔣送了他一個景德鎮官窯燒制的花瓶

根本博在“投降代表”下簽字

根本博指揮金門戰役

1949年2月底的一天,根本博一行與李姓參謀乘坐租來的一艘90噸機帆船“捷真丸号”,在夜幕的掩護下出發了。哪知隻行到中途,他們又得到上海已被解放軍攻克、蔣介石要他們轉往台灣的消息。他們決定改變航向,急速往台灣基隆方向前進。

不巧,根本博一行遇到台風,小船遇風浪沉沒,幸虧被一艘美國軍艦救起才免于葬身魚腹。6月10日,美軍用一艘小型軍艦将他們秘密送往台灣基隆。但在基隆港根本博一行被誤認為間諜而關進監獄,還差一點被基隆海防部隊槍斃。

由于國民黨軍隊在大陸兵敗如山倒,蔣介石心亂如麻,一時顧不到根本博一行。到6月底,有人将此事報告給台灣省主席陳誠。過了幾天,不知是誰将此事反映到蔣介石那裡,蔣介石才訓示陳誠,根本博等人是奉他的訓示聘請來華的,生活問題暫時由台灣省政府安排,而且要照顧好。

10月,人民解放軍占領廈門,蔣介石決定固守金門。他嚴令湯恩伯:“金門不能再失,必須就地督戰,負責盡職,不能請辭易将。”根本博也被派到金門,加入湯恩伯的166團。

10月24日當晚,解放軍下令渡海進攻大金門,結果解放軍登陸部隊在島上苦戰三晝夜,後援不繼,造成解放軍進攻金門的軍隊全軍覆沒。

根本博最大的“功勞”是,在金門戰役中幫助國民黨軍隊保住金門。接下來,根本博說服湯恩伯,把仍在大陸的部隊盡快撤到沿海的一江山島、大陳島、金門、馬祖,增強了國民黨金門守軍的實力。據參加金門戰役的台軍老兵回憶,這個留着平頭、穿“國軍”軍服卻不會說中文的日本人直接指揮了戰役。

金門戰役獲勝,蔣介石非常高興,送給根本博一個景德鎮官窯燒制的花瓶留念。此後,發生了根本博手下吉川源三侵吞其他幾人的安家費事件,此事被媒體披露後,美軍迫于輿論壓力,開始調查此事,根本博隻得于1952年回國。根本博回日本後,行事低調,終其一生都未詳提這段曆史。1966年5月,根本博病殁。

——摘選自《黨史天地》2014年29期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