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也許小川悅司也從沒想過,有一天自己那些憑空想象的料理會在現實中被一點一滴地還原出來,而品嘗到這些料理的人并沒有美上天,而是……
文 | 木垚 編輯 | 沈小山
如果說這段時間你的朋友圈被霸屏的是“猛男撿樹枝”的遊戲,那麼前段時間裡則毫無疑問的是來自五湖四海的新興野生廚藝大師們秀出的美食照。因為疫情緣故,長期家裡蹲的各位潛力廚師紛紛開始了廚藝大比拼,朋友圈則成為了現成的比賽場地,此情此景讓我想起了那部著名的經典廚藝比拼動畫——《中華小當家》。
《中華小當家》是1995年至1999年期間于日本周刊少年Magazine連載的漫畫作品,是美食題材漫畫的鼻祖之一。動畫版本于1997年發行播出,人氣頗高,後來也成為了八零、九零後的童年回憶。
這部漫畫一直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其中無數腦洞大開的料理,加上各種酷炫特效,給人一種嘗一口好像就能上天的感覺,連吃個炒飯都能山崩地裂。
當時還讓我印象尤為深刻的就是這道被吹到天上去的彗星炒飯,實在看不出它跟普通的蔬菜什錦炒飯到底有什麼差別,連特效加持都無法讓我感受到它的美味,但動畫裡的人卻吃得格外開心。emmm……可能他們每天山珍海味吃膩了吧。
最有名的應該就是這道真鲷大陸圖了吧,是主角小當家的拿手好菜之一,因成品形似中國地圖,是以叫做“真鲷大陸圖”。
擺在鲷魚上面的料理由四種地方特色料理組成:
北京風味:用面皮和大蔥将烤過的魚肉包在一起,配上甜面醬,類似北京烤鴨的吃法;
四川風味:用魚皮将魚肉包裹起來,油炸後再淋上紅油醬汁,有點像炸酥肉。
上海風味:在鲷尾生魚片裡包裹上海蟹黃;
廣東風味:把鲷魚肥厚的肚肉和新鮮蔬菜用濃郁的蚝油拌在一起。
光聽一聽,口水就要留下來了,想必這也是當時很多人夢寐以求品嘗到的一道菜。但因為它的做法太繁瑣了,雖然看起來美味,但從沒真的想過在現實中有人能把它做出來。
直到我在B站上看到有人在現實中還原了這道菜,從開箱開始就已經透露出一絲不尋常的氣息。因為……這條魚實在太大了!
是不是很熟悉?沒錯!這就是你們在動森裡常常釣到的鲷魚,紅色且肚子很大,在遊戲的商店裡可以賣到3000鈴錢一隻,這也側面展現了鲷魚的價值。
果然光處理它就花費了很久的時間,等到up主再将其他輔料都準備好時,居然已經到了淩晨五點!在補了兩個小時覺後,up主又重整旗鼓做完了這道宏大的菜式,連特效都順便還原了一遍。
那麼這道菜的味道究竟如何呢?up主做完之後現場品嘗了一下。四川風味的炸酥魚肉配上醬汁味道還不錯,北京風味的烤魚餅和廣東風味的蔬菜魚腩也都中規中矩,直到……嘗到上海風味的蟹黃魚生。做出來是這樣的
看起來是不是很誘人?這也是up主本人最期待的部分,但沒想到的是,這一口竟然嘔到up主差點沒說出來話,因為實在太!腥!了!最後up主總結:如孔雀開屏般的畫面有多麼好看,這道料理就有多麼的難吃!而“中看不中吃”則是up主給這道真鲷大陸圖做出的總結陳詞。
如果說真鲷大陸圖勝在食材豐富,做法多樣,那麼在動畫最後一集壓軸出場的鳳凰水晶則是另一個極端——用最簡單的食材創造出的最美味的料理,(号稱)廚藝的終極奧義。
鳳凰水晶,這個名字一聽就不得了的樣子,漫畫裡長這樣。
這華麗麗的名字和特效,看架勢就能唬住一批人。但它其實隻是一盤綁成鳳凰造型的豆芽菜。當去掉特效被真實還原出來以後……
噗,看封面圖就已經忍不住笑出了聲。還有這最後一張圖,這位up主你确定你還原的是鳳凰水晶而不是天鵝水晶嗎??
還有做成這樣的……
至于吃起來的味道嘛,清水焯過的豆芽菜,就着菜葉和生胡蘿蔔,相信每個人都可以毫不費力地品嘗到哦!
《中華小當家》裡還有一道不得不提的菜式——烈冰鮮鲷山,在冰山上(沒錯,就是你們喜歡吃的紅豆刨冰沒有紅豆)灑滿由冰刀切出的生魚片。
這道菜在漫畫中一直是料理界流傳的一個傳說,它代表着生魚片所能達到的極緻,号稱生魚片界的“扛把子”,。
它的奇特之處在于,必須要用特别定制的刀具來切鮮鲷魚片。這把刀就是“北辰天狼刃”,動畫裡是這樣形容它的:“用北方冰河河底取出來的冰塊,在保持不融化的情況下,曆經數年打造而成的驚人菜刀。”
是以還原這道菜不是從準備食材開始,而是從還原這把驚人菜刀開始。
來感受一下這把刀的制作過程。
這是制作出來的北辰天狼刃。
看着是不是還挺像那麼回事兒?接下來就是還原動畫裡,用這把刀施展羅漢水晶斬來切生魚片了!
果然離開了特效,這把刀什麼也不是。(手動微笑)
那麼我們還是把特效加回來吧。這是做成的烈冰鮮鲷山,看起來好像還不錯的樣子!
動畫中評委們吃到烈冰鮮鲷山時的感覺是:口中先是仿佛有一陣強烈寒冷的極北強風吹過,由于嘴裡的溫度讓真鲷滑潤爽口的美味立刻擴散開來,感覺冰凍的鲷魚好像複活了一般在嘴裡亂跳。
然而現實中…………
因為凍太牢固魚片根本揀不下來,直接把冰山給煮了……
這一圈看下來,《中華小當家》這部漫畫中大多都是做法繁瑣但有了特效加持能讓人吃一口就上天堂的料理,但真的實際吃起來,味道卻讓人不敢恭維,用一個字概括就是——扯。
讓人好奇的是,漫畫作者究竟是何許人也?居然能創作出這麼多腦洞大開的料理。
《中華小當家》的作者小川悅司生于1969年,他的少年時代正趕上中國功夫電影風靡全球的時期。當年看完電影《少林寺》之後,對中國文化尤其是中國功夫非常崇拜,一直都想以中國文化為背景創作一部漫畫作品。
是以當有一天日本少年漫畫雜志Magazine的編輯找到小川悅司,并向他約稿一部一部以中華美食為主題的漫畫時,他想都沒想便一口接下了這個任務,但他的内心卻充滿了不安:“美食漫畫啊?!”
實際上,小川悅司本人是一個料理小白,幾乎不會做菜。
在小川悅司創作《中華小當家》時,Magazine雜志正在連載一部美食題材的漫畫《将太的壽司》,主打踏實勵志路線——除了着重教授烹調之知識外,更重要的是從煮食的過程中,領悟人生的道理,當時甚至還有很多壽司店主都關注了這部漫畫。
為了差別于《将太的壽司》,小川悅司選擇了與之截然相反的創作風格,他把有趣放在了第一位,料理的實際可實作性則放到了之後。他甚至有時候進行反向創作,先想象出具有足夠沖擊性和趣味性的畫面,再考慮如何實作這道料理。是以在《中華小當家》中, 我們看到了很多非常具有沖擊性的華麗場面,以及山崩地裂的美食品嘗過程。
看到這裡時我想,這是不是一次源自20多年前的整蠱,而始作俑者,他真的是無心的。
來源|南都周刊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