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群雄割據,東漢皇帝已經沒有什麼存在感了,這就像是周朝天子在春秋戰國時代的處境,表面上還是高高在上,實際上卻是很難指揮得動各路諸侯勢力。
公孫瓒出身于北方一個貴族家庭,這就像是現在出身富貴人家一樣,社會資源和社會影響力一下子就比别人高。東漢末年雖然經曆過黃巾起義這樣一場巨大的起義風暴,但最後進行的權力争鋒還是各大士族之間的較量。公孫瓒就在這樣一個環境中突出了,他在征讨黃巾起義軍時立下大功,被封為将軍,同時成為了一方有勢力的諸侯。

公孫瓒最讓人津津樂道的就是他的白馬義從。北方自古就有少數民族侵擾,北方少數民族大多都是遊牧為生,生活艱苦養成了剽悍的作戰風格,戰鬥力非常強悍,可是為何這些剽悍的民族在東漢末年沒有翻起大浪呢?因為前有公孫瓒後有曹孟德,這兩人幾乎将少數民族入侵的夢給碾碎了。白馬義從是公孫瓒對付這些少數民族的精銳部隊,他曾經用百騎闖蕩過對手幾千人的部隊。
細數公孫瓒手下三大猛将最終去處,最厲害的被弓箭射死,其他兩位被曹操和劉備各得一位,最後都成就了一番偉業。
第一位是白馬義從的老大,他是後來被公孫瓒封為冀州刺史的嚴綱。一身白衣袍甲,腳跨白馬,英俊潇灑威猛異常,他跟随公孫瓒成就了一段白馬傳說,無奈,他們的白馬騎兵遇到了鞠義的弓箭手,騎兵簡直就是弓箭手的活靶子,況且還是一堆先登死士弓箭手,嚴綱被殺白馬義從覆滅,沒有了白馬義從的公孫瓒再也不是那個無所不能的英雄将軍,他隻能高修戰壕,躲在碉樓内,最後弄得一個自焚碉樓的下場。
第二位是五虎将中的常勝将軍趙雲。趙雲十八歲就跟随公孫瓒,演義中還曾描寫趙子龍和河北名将文醜大戰三十回合不分勝負。可惜的是英雄慣了的公孫瓒眼睛裡沒看上趙雲,他自己是少年英雄就容不下别的少年英雄了,趙雲在他手下沒有得到重用,悶悶不樂終于找了一個借口回家去了,最後被前期依附公孫瓒的英雄劉備所得,成功的讓趙雲實行了最大的價值。也許劉備當初就看上了趙雲,隻是苦于自己都是寄人籬下,沒有辦法也不好意思當即招撫。
第三位是猛将田豫。田豫跟随公孫瓒通過的人是劉備,劉備和公孫瓒是同窗好友,劉備投靠公孫瓒的時候把田豫也帶過去了,這就讓公孫瓒很介懷了,劉備是英雄豪傑公孫瓒是知道的,他不希望自己的手下和另外一個英雄有很深的聯系,于是他就不重用田豫,後來公孫瓒敗亡了,田豫思考天下局勢果斷地加入了曹操陣營,幫助曹操北據烏桓,打的那些少數民族心驚膽戰,成功的幫助曹操守住北方,直接維護了民族的利益。
公孫瓒前期少年英雄是楷模,他的民族氣質,看見少數民族入侵就像看見仇人一樣驅趕。可惜後來失去白馬義從的公孫瓒再也沒有了雄心,隻能将自己關在碉樓中等死,這是真的成為了毫無大志的人。
要做就做那個白馬馳騁疆場的公孫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