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河南偃師的水泉石窟在漢魏洛陽城遺址以南四十公裡,始鑿于北魏,窟内留下許多造像功德題記,其中有一條是西魏大統三年(537年)十二月九日,在東魏和西魏時期,洛陽長期屬于東魏,兩魏決裂的時候分界點在西邊兩百多公裡的潼關,洛陽周邊怎麼會有西魏年号的題記呢?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偃師水泉石窟】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水泉石窟西魏大統三年題記】

無獨有偶,漢魏洛陽故城東邊五十公裡的鞏義石窟寺也是始鑿于北魏,留下的北朝至隋唐題記非常多,也有數條西魏大統年号題記,如大統四年(538年)三月八日、大統四年(538年)四月十五日等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鞏義石窟寺大統四年題記】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大統四年題記位置】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鞏義石窟寺帝後禮佛圖】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水泉石窟和鞏義石窟寺的位置】

“大統”是西魏文帝元寶炬的年号,元寶炬在曆史上出場不多,但他最初的皇後乙弗氏很多人熟悉,麥積山石窟一尊絕美的塑像據說是以乙弗氏為原型塑造的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麥積山傳為乙弗氏的塑像】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陝西富平元寶炬永陵】

東西魏時期,東魏的高歡和西魏的宇文泰不斷發生戰争,從潼關到洛陽一線争奪最為激烈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河北磁縣高歡義平陵】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陝西富平宇文泰成陵】

大統三年(537年)秋天,,西魏将領獨孤信攻占洛陽,獨孤信被稱為最牛的老丈人,他的女婿是隋文帝楊堅,外孫是隋炀帝楊廣,另一個外孫是唐高祖李淵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陝曆博收藏的獨孤信多面印章】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國博收藏的獨孤信墓志】

第二年夏天東魏開始反擊,大将侯景領兵奪回洛陽,把獨孤信等人包圍在緊挨着洛陽城的金墉城,金墉城是洛陽的衛星城,現在還有部分城牆遺迹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金墉城的城牆遺迹】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金墉城位置】

侯景進入洛陽後開始焚城,房屋留存下來的不到十之二三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漢魏洛陽城太極殿遺址】

宇文泰親自領兵援救洛陽,李弼為前鋒,李弼在曆史上名氣不大,他的曾孫更有名,隋末瓦崗軍的首領李密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河南博物院收藏的李密墓志】

雙方在洛陽北邊黃河橋處決戰,稱為河橋之戰,西魏軍抵擋不住侯景的攻勢,宇文泰的馬被流矢射中追落馬下,随從也都跑散了,追兵臨近,都督李穆跳下馬來拿馬鞭抽打宇文泰,僞裝成責罰逃兵的樣子,東魏士兵遠遠看見不以為宇文泰是高官,轉向别處去了,宇文泰驚險逃生

李穆有個弟弟叫李賢,前些年李賢的墓在甘肅固原發現,出土許多精美器物,鐵劍、玻璃碗等等,其中有西方風格的鎏金銀壺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見證,這些年經常出現在各大展覽中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甯夏固原李賢墓出土的鎏金銀壺】

獨孤信等人不知宇文泰生死,領兵後退,後面接應的西魏将領李虎也領兵後退,東魏重新占領洛陽地區,李虎是唐高祖李淵的爺爺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陝西三原縣李虎永康陵】

侯景占領金墉城,又一次放火焚城,從此洛陽已不再是往日的洛陽

參加河橋之戰的西魏将領中還有一人叫豆盧恩,近期能看到許多報道,在陝西的西鹹新區發現了豆盧恩家族墓地,出土有墓碑的碑首和碑座,而碑身早已入藏鹹陽博物館,碑文中有記“大統三年,有沙苑之戰。四年,有河橋之役。”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新出洋芋盧恩墓碑首】

這次戰争從大統三年(537年)秋持續到大統四年(538年)夏,将近一年,前述幾條題記剛好在此時間範圍内,短短的題記也能印證曆史

時間還可以更精确一點,鞏義石窟寺還有一條東魏天平四年(537年)九月五日的造像題記,而同年十二月出現在水泉石窟的題記就是用大統三年的年号了;戰争結束後最近的題記也出現在鞏義石窟寺,天平六年(539年)□月,看來戰争并沒有影響信衆造像的熱情,隻是改個年号而已,或許越是兵荒馬亂越需要神靈保佑

河橋之戰九年後,東魏官員楊炫之重遊洛陽,已是荒草遍地,寫了本《洛陽伽藍記》追憶往日的繁華

也是這一年,高歡去世,兒子高澄接替大丞相,侯景與高澄不和,轉身投靠了宇文泰,不久又投靠了南朝梁武帝蕭衍,仍不放心,南梁太清元年(548年)侯景發動兵變,囚禁梁武帝蕭衍并導緻其餓死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江蘇丹陽南梁武帝蕭衍修陵】

二百七十年後,唐憲宗笃信佛教,耗費大量錢财迎奉佛骨,韓愈上《論佛骨表》勸谏,文中說佛教傳入之前多出高壽的皇帝,佛教傳入之後總出短命皇帝,隻有梁武帝蕭衍在位時間長,最後還被侯景給餓死了,唐憲宗看後非常生氣,要殺韓愈,經裴度等人全力勸谏,才改為貶官潮州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河南孟州韓愈墓】

鞏義石窟寺還有一條西魏題記,時間是西魏大統二年(536年) 四月八日,是在獨孤信占領洛陽前一年,難道是此前西魏也曾占領過洛陽?細觀窟内其它題記,比大統二年日期稍早的有東魏天平三年(536年)三月三日,稍晚的有東魏天平三年(536年)四月十五日,留給西魏的空檔隻有一個多月,西魏曾經閃電占領洛陽又撤出?曆史還有很多細節需要探究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天平三年三月三日題記】

蘭陵王高長恭也因洛陽之戰成名,但并不是河橋之戰,而是發生在二十多年後

高長恭是高歡的孫子,高澄的兒子,此時西魏已變成北周,東魏變成了北齊,北周軍隊進攻洛陽,高長恭奉命馳援,帶領五百人沖破敵陣,解了金墉城之圍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河北磁縣高長恭神道碑】

高長恭作戰時頭戴面具,彪悍兇猛,士人作蘭陵王入陣曲表彰其功德,唐代時樂曲傳入日本,流傳至今,表演者仍然是頭戴面具,扮成高長恭的模樣

幾條題記背後的東西魏洛陽争奪戰

【日本表演的蘭陵王入陣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