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第一次東征河北,打得特别漂亮,俘虜了窦建德、王世充,似乎天下已經平定了,可是李世民不省心的老爹卻把窦建德給殺了,最終逼反了窦建德的舊部,李世民率軍第二次東征……
<h1>秦王東征,羅士信之死</h1>
李世民帶領軍隊踏上了前往河北平叛的征途,在他的設想裡,這次出征和以往一樣,又是一次勝利之旅,但是他低估了形勢的複雜性,尤其是這次是平叛并非一次簡單的讨伐,平叛既需要武力,也需要争取民心,需要更多的政治智慧。

李世民的大軍來到獲嘉,劉黑闼認為相州無法堅守,于是向洺州撤軍,李世民追擊到了洺水,對洺州形成了巨大的壓力,洺水人李去惑投降,李世民派王君廓帶1500騎兵入城,與李去惑共同守城,此時,羅藝也率軍南下與李世民共同作戰,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戰績。
劉黑闼在兵力方面不占優勢,他選擇急攻洺水,而李世民則打算依靠洺水城消耗劉黑闼的兵力與士氣,随後再決戰,可是很快他就發現,形勢很糟糕,因為洺水的地勢根本不适合守,雙方在洺水展開激戰,唐軍的三次進攻都被打退,李世民無奈隻能召開緊急軍事會議,羅士信站出來願意代替王君廓守洺水。
羅士信拼命往裡沖,王君廓拼命向外攻,最後的結果,王君廓活,羅士信死,原來是劉黑闼猛攻洺水八天,李世民援兵無法增援,最終城破羅士信被俘,并被殺害。
<h1>洺水決戰</h1>
唐軍再次猛攻洺水,李世民與羅藝也彙合了,劉黑闼挑戰,李世民堅壁不出,然後派小股部隊騷擾敵軍糧道,劉黑闼從冀、貝、滄等州水陸運糧,唐将程名振率兵截擊糧道,戰事進展到此時,回到了李世民熟悉的軌道上來了,畢竟他很喜歡用這種讨人厭的方式,平薛仁杲是這樣,打窦建德也是這樣。
兩軍相持六十多天,在劉黑闼夜襲唐營失敗後,決戰到來,李世民事先去洺水的上遊設定堰壩,降低了下遊水位,同時形成了一個堰塞湖,等決戰到中途,立即掘開堤壩。
雙方大戰,從中午戰鬥到黃昏,劉黑闼逐漸無力支撐,部将建議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先撤離戰場再說,劉黑闼帶着心腹悄悄逃離了,但是他的軍隊卻不知情,繼續奮戰,此時駐守大壩的守軍接到了指令,掘開了大壩,大水傾瀉而下,河水頓時達到一丈,截斷了劉黑闼部隊的退路,部隊崩潰,李世民此戰斬首萬餘人,淹死數千敵軍。
<h1>秦王班師,河北敵情複燃</h1>
劉黑闼被打敗,河北隻剩下一個徐圓朗了,李世民正準備進攻,這時李淵卻傳來了一個奇怪的指令,讓李世民把軍隊指揮權交給李元吉,入京彙報工作,進京前,李世民還給徐圓朗來了個下馬威,收複了很多地盤,于是他把部隊交給李神通和徐懋功,自己回京,這一走就沒回來了。
也就在此時,一個意外的消息傳來——劉黑闼又回來了,劉黑闼跑到突厥以後,唐軍以為他會跟宋金剛、劉武周一樣不能振作了,甚至撤銷了山東行台,這個機構就是為了平定劉黑闼設定的,沒想到他卻鹹魚翻身,又回來了,這次還有突厥的幾萬大軍。
劉黑闼剛回來,剛剛平定的河北又反叛了,由于此時李世民在長安、是以唐高祖讓李元吉繼續進攻,可是李元吉那會是劉黑闼對手,損兵折将,甚至導緻淮陽王李道玄戰死,李元吉頓兵不敢前進,這時李淵決定派太子李建成東征,為何不是李世民呢?因為他不适合河北平叛,而且這次是李建成主動請纓,目的不言而喻
<h1>李建成的辦法</h1>
唐朝此次最大的失誤就是将這場戰争等同于之前的戰争,以為殲滅敵人主力就可以取得勝利,但這是平叛戰役,平叛除了武力之外,還要注意人心,要消滅敵人反叛的社會基礎,争取人心,可是李世民沒有意識到這一點,是以河北地區久久不能平定。
李建成的辦法是雙管齊下,對河北群眾和劉黑闼的一般部下采取懷柔政策,重點是要建立河北群眾對唐朝廷的信任,同時對劉黑闼等頑固分子采取堅決打擊,絕不手軟。
雙方在館陶永濟渠旁拉開架勢開打,劉黑闼果然争氣,一打就輸,并且果斷逃跑,李建成可不是李世民,他是鐵了心要抓住劉黑闼,派劉弘基帶騎兵,大規模渡河,追擊劉黑闼,跑得不敢停下來,追的也不敢停下來,劉黑闼逃到饒州,被自己的老部下諸葛德威抓住,并送給了李建成,李建成将其斬于洺州,此時是武德六年(623年)春正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