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良年(1635一1694),原名法遠,又名兆潢,字武曾,号秋錦,浙江秀水(今嘉興)人,清代詩詞作家。
少有隽才,與兄繩遠弟符齊名,時稱“三李”;又與朱彜尊并稱“朱、李”。良年又與彜尊、王翊、周筼、缪泳、沈進等集裡中為詩課。往來南北,遊蹤遍天下。後至京師,舉試“博舉鴻儒”科,不遇。徐乾學開志局于洞庭西山,聘主分修。
李良年工詩詞;為古文尤長于議論。著有《秋錦山房集》二十二卷。

【金陵雜詩·其一】
冶城不見内家妝,柳市風吹杏粥香。
隻有江蓠不解恨,背人青過赤蘭坊。
【宣府·其一】
龍沙燕尾承平日,北顧頻煩玉辇遊。
尚有羅裙傳樂府,翻随羌管作邊愁。
行宮寂寞雙槐樹,禦氣銷沈舊酒樓。
白馬青絲何限恨,徐常功業總荒丘。
【平越城樓縱目因追往事】
七盤坡上青煙濃,黎峨落日明千松。
女牆欹仄異中土,蜿折一線随山蹤。
行人散策郭門頂,秋聲瑟飒愁吳侬。
楚橋蜀笮衣衽接,此地舊不輸蠻賨。
紹聖之際明堂開,伶衣短後諸番從。
禮視交址乃特殺,牂牁未得稱附庸。
是時田楊獨雄踞,奄席思播為強宗。
明家宣慰号藩屏,讵意肘腋生邊烽。
青蛇失險應龍死,水西突騎紛來攻。
本朝捍禦越前古,乃有竊據稱王封。
興安台榭已池沼,山魈苦竹吹荒墉。
百餘年間用兵處,拔馬欲去生悲風。
近聞父老望休息,賽神裡社喧春冬。
绾椎蠻女解持锸,種花邑宰行勸農。
宜娘壘下靜秋柝,玉華雲氣開諸峰。
山川俯仰月東出,揮手不谒張三豐。
【蝶戀花·渡口】
映水藤邊絲萬縷。往事驚心,柳下斜陽路。渡口湔裙曾小住,年年别有流紅聚。
燕也移巢誰可語。指點分明,翻似無憑據。鏡檻梨花留一樹。春風又到憑欄處。
【踏莎行·送陳雲銘之蕲水】
花落逢君,葉飛還去。吟裝幾日沿江渚。阿章遺石想苔封,第三泉水茶山路。
遠渌浮天,冷香開暮。煙鬟翠亞蕲春樹。竹間試譜竹枝歌,如聞橫笛淩風語。
【阮郎歸·楚南客樓晚眺】
樓邊秋淡水雲空。遙山青數重。隔江鴉隊趁斜風。一聲何處鐘。
傷極目,怕支筇。三湘多落楓。殘陽正射酒旗東。離亭長短紅。
【定風波·洞庭湖候風】
南夢帆低北夢高。篙師三暮複三朝。柳毅祠前風浪緊。遙問。峨眉晴雪幾峰銷。
除卻青天何所見。山遠。漁燈凫栅總迢迢。冷浸無聲光碎疊。明月。隔船橫笛可憐宵。
【好事近·秦淮燈船】
相對捲珠簾,中有畫桡來路。花燼玉蟲零亂,串小橋紅縷。
橫箫絡鼓夜紛紛,聲咽晚潮去。五十五船舊事,聽白頭人語。
【折紅梅·錫山舟中遣興】
倚低篷三尺,半生南北,似溪漁慣。甚當年偏喜問津,近來蹤迹都倦。秋衣乍典。休辜負酒家新幔。總難消得,此際閑情,且洗研驚鷗,折葦呼雁。
亂峰青過,又鏡渌層層,落霞漸遠。斜陽澹茗煙和夢,愁人正抛書卷。流莺細啭。隻認做江春才換。睡起卻是,柔橹聲中,有翠裙雙語,白沙楓岸。
【探春慢·答淮江】
竹裡溪腰,柳邊沙尾,聽莺書屋曾到。新詠如陵,古懷如稚,城北休誇美好。兩度班荊别,又綠過、幾番芳草。尺書謝爾殷勤,招下楚天陽鳥。
細數酒俦琴侶,歎爐底笛邊,離恨多少。白發傷春,綵毫擲地,長怕被青山笑。五十逃禅句,那早遣、故人知道。果否移舟,蒼苔為君親掃。
【風入松·午日垂虹橋嵋雪明府志伊徵君同制】
風波不放旅愁閑。佳節闌删。五絲卻系松陵棹,酒旗青、且泊前灘。斷岸煙葵笑客,隔紗商女憑欄。
水車千槳似湘沅。昨有人看。濛濛疏雨渾無賴,小樓西、一帶雲鬟。料得石榴裙濕,誰迎桃葉舟還。
【一萼紅·送周儀部奉使淮揚】
雁歸時,看使星移處,宮樹曉莺流。杏酪清明,蘭尊上巳,風物舊數揚州。羨旌旆、錦坊南去,芳草外、偏映竹西樓。
千裡笙歌,三分煙月,一葉扁舟。況有論詩賓從,解揮毫落紙,嘯傲滄洲。紅藥無雙,清泉第五,為君題遍春遊。憑仗桃花流水,寄與鄉愁。
【暗香·綠萼梅】
春才幾日。早數枝開遍,笑他紅白。仙徑曾逢,萼綠華來記相識。修竹天寒翠倚,翻認了、暗侵苔色。縱一片、月底難尋,微暈怎消得。
脈脈。清露濕。便靜掩簾衣,夜香難隔。吳根舊宅。籬角無言照溪側。隻有樓邊易墜,又何處、短亭風笛。歸路杳、但夢繞,銅坑斷碧。
【惜秋華·牽牛花】
亂插疏筠,訝西風吹挂,碧绡如剪。昨夜露華,涓涓冷波盈盞。生來隻戀秋河,開不到、斜陽都捲。誰伴。有流螢半檐,涼蛩一院。
婉約盡堪玩。甚朝朝暮暮,把鉛容頻換。微雨乍晴,低翠幾番深淺。年時憶控簾鈎,映小窗、暑殘清簟。休喚。怕停梭、那人愁見。
【尉遲杯·恺似至濠梁除夕分韻】
同雲暮。正朗吟雙鬓明朝句。嘶來一騎紅鴦,恰系玉梅開處。撒鹽飛絮。解留人、白遍淮西渡。更添他、侍史衣香,絕勝錦毹歌舞。
燈前休怅羁旅。把越怨、閩愁闌入吳語。牙藕傳杯,瓶花亞袖,半卷麥光堪妒。旗亭上、小鬟三五。待争唱、孫郎新詞譜。奈春風、去雁蕭蕭,人被雁聲催去。
【夢芙蓉·濠梁客舍夜雪】
不眠更漏幾。有凍雪低壓,濃濃檐際。乍窺似月,密灑漸侵耳。看殘燈著蕊。研邊添了寒意。繡被重薰,倩坊南舊蝶,将夢過淮水。
幂盡荒籬冷翠。分付青猿,樸曉枝扶起。那能歸去,詩卷挂驢背。憶故園竹底。紅窗粉闆聲細。料得愁人,捲流蘇正懶,閑殺小鬟睡。
【三姝媚·十姊妹花】
曲欄春已謝。又綠刺鈎連,數莖開乍。過雨晨妝,看香肩初并,薄寒亭榭。聯袂難分,還隻繞、薔薇舊架。采摘誰憐,一段閑愁,低徊自寫。
小鳥呼名曾借。任銜了紅巾,啁啾不下。湘水三妃,更楊家五隊,嫣然相亞。睡起殘脂,點石上、青苔如畫。自顧無媒,不願東風催嫁。
【笛家·送荇溪歸裡】
騎馬長逢,掃門争去,溪山何限,近來翻是茅檐少。故人歸也,那用探幽,綠莎翠竹,舊村都好。我宅鷗邊,君家荻裡,夾水柴扃照。半床書,幾車曲,盡可鬓絲白了。
吟嘯。倡酬倦矣,枉教文似,河海韓歐,不信詩窮,瘦寒郊島。從此、隻合南華自寫,随意樵柯漁釣。萬事尊前,浮雲蒼狗,一枕遊仙杳。但休種,武陵花,怕惹問津船到。
【八歸·送山農歸雲間】
荼蘼雪綻,楝花風近,春才剩一旬耳。荒程折盡東西柳,見說九峰歸客,又催行李。驿草裙腰沙外冷,繞幾曲、帶愁煙水。還記否、聽雨床連,約我坐船尾。
試看吹綿野店,落紅亭堠,多少匆匆遊子。芒鞋漸懶,青蓑白舫,商略五湖閑事。念前期暗負,别後朱顔易憔悴。輸此去、采茶僧徑,燒筍山家,人在綠陰裡。
【貂裘換酒·送西溟北上】
怪煞浮萍聚。乍逢君、酒邊花底,又教岐路。跋扈雄才看幾輩,可但江東獨步。算容得、狂生何處。廣陌三條車似水,悔不求、聞達當年誤。猶未晚,長楊賦。
橫波軋軋鴉聲去。倚船窗、小簾斜卷,荷香催渡。白袷青衫京洛滿,相見憑傳一語。有研北、閑身如故。守廁也拚雞犬笑,怕金台、好夢渾無據。原不是,煙霞痼。
注:圖檔為清代畫家王時敏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