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翠黃離開的那個午間,麻栗坡的天氣異常地晴好,晴朗無雲的天空中,點綴着濃濃的、春天的嬌韻與詩意。
張翠黃生活的猛硐是文山州最著名的瑤族鄉,在那裡有雄關漫道、有崇山峻嶺、有聞名中外的扣林山主峰,也有一段段被廣為傳頌的、關于擁軍守邊的動人佳話。
猛硐河。
當張翠黃安詳地閉上雙眼、與塵世永遠作别的時候,她生命的履帶已經在命運的平行線上壓過了94年坎坷不已的風雨曆程,而在94年的生命曆程中,幾乎三分之一的時間裡,張翠黃都把身心撲在了擁軍支前這件看似普通的事情上去。
張翠黃的事迹是樸素而令人感動的,她用自己不到1 米 5 的矮小個頭、以及一副柔弱不堪的肩膀挑起擁軍的重擔,挑出了屬于她自己的一份份榮譽和驕傲,全國各行業傑出的女人、全國擁軍模範、全國勞動模範、被贊譽為“最美兵媽媽”;在榮譽的光環映照下,張翠黃曾經受到了鄧小平等黨和國家上司人的親切接見。
張翠黃擁軍是實實在在用心和情感去做的。為了擁軍,張翠黃可以一連數日泡在前線,為戰士們洗衣服送飯,連自己病重的丈夫去世她都不在身邊;為了擁軍,她幾十年堅持為邊防部隊官兵做米線、煮卷粉、磨豆漿,自己卻過着十分簡樸的生活;為了擁軍,張翠黃把戰士們看得比自己親兒子還要親,幾天見不到戰士們就吃飯不香、睡覺不着。
張翠黃隻是麻栗坡人民擁軍支前的一個縮影,從1989年到1993年,長達十多年的邊境沖突和争端中,英雄的麻栗坡人民以前所未有的決心和勇氣走上前線,以“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為動力支前參戰,湧現出了許許多多張翠黃似的擁軍、支前模範人物。
張翠黃走了,她用生命中最後的三十多年時間,為邊陲麻栗坡留下了一份珍貴無比的、感人至深的擁軍的精神和榜樣力量。

2020年3月25日,全國勞動模範、全國各行業傑出的女人、雲南省支前模範、被譽為“最美兵媽媽”的張翠黃老人在其家鄉猛硐去世,享年94歲。
張媽媽,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