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沒有過看到菜的名字就忍不住想點的時候?中國的漢字可謂博大精深,同一個字,說話時的語氣不同,含義也不同,發音不同,意義也不同,組合不同,感覺更是完全不同。這樣的漢字文化誕生了無數美輪美奂的名字,不僅是人名,菜名也是如此。

就比如上面這道菜,兩片黃瓜,一片檸檬,一小勺西瓜,售價28元,這樣一道“良心菜”,沒有一個好聽的名字怎麼能行,于是網友們立刻腦洞大開,什麼“素三文魚”“夏日伴侶”“心痛的感覺”“翠柳啼紅”等等,真是瞬間讓人好奇心點滿,不嘗一嘗怎麼行呢?等到上菜了,夢醒了,是時候補交“智商稅”了,自己點的“大餐”,含淚也要吃完!
其實類似這種花裡胡哨的“美食”還有很多,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中過招呢?
一、威武霸氣——猛龍過江
這道菜一聽名詞就是猛男必備的硬菜,那必須要來一盤!
上菜之後,整個人就傻了:整道菜清湯寡水到你分不清是湯還是水,一顆孤零零的幾乎完整的大蔥漂泊在湯水上,不禁讓人感歎:真是“好綠的一條龍”啊,真是“好清澈的一條江”啊,真是“好貴的一碗水”啊!
沒錯,“猛龍過江”的菜名勾起消費者的好奇心,後面跟着的是你以為很便宜的價格,這是很多店家比較常用的手段,而這道“猛龍過江”堪稱菜肴中名不副實的典範。
二、武俠風情——絕代雙驕
如果你是一位武俠迷,一定要小心這道菜了,因為這個絕代雙驕真的是絕代雙“椒”,分别是紅辣椒和青辣椒,隻能說這個老闆諧音梗玩得666啊,讓武俠迷身不由己,也讓自己的辣椒炒辣椒價值翻倍,真的是滿滿的“生意頭腦”。
三、動物世界——螞蟻上樹
第一次知道這道菜其實是肉末粉條的時候,我是驚呆的,說好的螞蟻呢,說好的樹呢?但是當我知道螞蟻上樹是漢族的傳統名菜時,我知道是我孤陋寡聞了,肉末貼合在粉條上,不正是像極了螞蟻攀上樹枝的樣子嗎,這道以形命名的傳統佳肴真的是太棒了!(求生欲超強)
四、自然風貌——火山飛雪
聽着名字可能是一派冬日火山美景的壯闊大餐,其實就是家裡常吃的糖拌蕃茄,紅紅的柿子像火山,白白的白糖似飛雪,這麼一個波瀾壯闊的雅名就這麼定下來了,到了飯店除非你真的想吃白糖拌柿子,不然千萬不要被名字吸引,回家自己做着吃不香嗎,一不費事二不費時三不費錢,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類似的美食還有很多,比如經典老劇《還珠格格》裡,紫薇就為我們現場展示了命名的藝術,讓一頓簡單的野餐充滿了詩情畫意,這種“名不副實”讓人胃口大開,讓人苦中作樂,賦予了美食典雅高端的藝術氣息,讓食物好看,好吃更好聽。
真正的名不副實,是那28元一塊的西瓜,打着文藝範美食的名頭,幹着欺騙消費者、亂定高價的欺騙行為,這種“名不副實”才是我們該深惡痛絕的。
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這種“挂羊頭,賣狗肉”“以次充好”等行為比比皆是,不被表象蒙蔽,不貪圖臉面,不貪圖便宜,才能吃到貨真價實的健康美食。
說到貨真價實的健康美食,這頭把交椅自然要屬時下大火的生态食品了。所謂生态,就是大自然的味道,天然生長,天然孕育,天然水灌溉,長得好不好,全看土壤肥力夠不夠;收成好不好,全看生物防治到不到位。不用化肥催長,不用農藥防病蟲害,也不過度耕種損害土壤肥力,将人為因素對作物生長的影響降到最低,最終收獲看天吃飯的原生态食品。
生态不僅意味着不經農藥、化肥污染,還意味着原滋原味的食材味道,對于食材而言,味美滋味足才是食材的高光時刻,才是它價值的最佳展現,也是讓人們選購的最直接原因。我們總覺得現在的瓜果蔬菜、米面油鹽的味道大不如前,主要是因為在生長過程中,有些商家為了增産增量,使用催熟劑,膨脹劑等,破壞了原本的生長規律,并且剝奪土壤的休整時間,導緻土壤肥力持續下降,隻能繼續使用化肥增加土壤肥力,形成惡性循環。
美食有多好,從來不是靠命名,而是靠貨真價實,就像由石林、沈永年創作,趙麗蓉、鞏漢林、金珠表演的獨幕喜劇《打工奇遇記》裡所說的那樣,以外在哄擡物價,以名字哄騙消費者,永遠不是正确的成功之道,真正的成功之道,是用食品的品質和健康的原材料制作,用心烹饪,這才是真正的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