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切實解決人民群衆
最關心、最直接的現實問題
26日起,受市委、市政府委托
長江日報啟動
“武漢市2021年民生實事評選”投票活動
邀請市民就2021年民生實事
進行投票并通過
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闆等平台
征集實事意見建議
截至1月28日19時,評選共有16萬人次參與投票,長江日報、武漢城市留言闆等平台共收到#2021民生實事#相關留言及建議近6000件。
網友點贊
說到我們的心坎上
“武漢市2021年民生實事評選”啟動後,市民們積極參與,紛紛為評選及建議征集點贊。
“為民辦實事,讓老百姓在發展中擁有滿滿的獲得感”
“群衆參與投票這種形式可以最直覺地展現出市民目前最急需的是什麼,以集中資源為民辦好事”“公開征集市民意見的方式很好!還可以通過武漢城市留言闆等多個管道回報意見,讓大家通過自己喜歡的方式參與城市建設,提升城市治理效能”……
不少網友在踴躍投票的同時,也熱情建言獻策,圍繞22項民生實事提出補充、完善建議。
“22件民生實事備選事項,說到了我們的心坎上!”有網友參與投票後,直言“很振奮”。
人民網、新華網、央廣網、澎湃新聞、川報觀察、封面新聞、新浪網、搜狐網、大衆網、荊楚網等媒體均對“武漢市2021年民生實事評選”投票活動相關報道進行了轉載。
市民參事:
對50條人行道提檔更新
“武漢市2021年民生實事評選”投票活動開始後,立即引起了武漢市政府參事胡全志的關注。2012年,武漢市政府首次從普通市民中公開選聘參事,胡全志成為當年被選聘上的3位市民參事之一。
(2019年市政府新聘參事時,胡全志作為參事代表發言。本人供圖)
22個民生實事備選事項中,胡全志對“改善市民出行條件”有獨到想法。
他表示,2019年,武漢市曾對解放大道等近200條主要道路進行維修改造。然而,他發現,不到一年時間,不少改造後的道路(人行道)出現隆起、破損等情況,又沒有得到及時維修。他關注到,近年來,上海市在人行道建設、施工、維護等提檔更新方面,下了極大功夫,改造、修建了一批品質過硬而且可友善人們拖行行李箱的人行道。
胡全志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闆上建議,為了更好地改善市民出行條件,建議2021年對50條人行道提檔更新,每年新增50條至100條示範路,讓全市人行道全面改觀。
高中生:
增加助殘公共汽車數量
“希望武漢公交能引進更多助殘公共汽車。”1月28日,18歲的高中生劉弘毅參與完“武漢市2021年民生實事評選”投票後,告訴長江日報記者,他把票投給了“改善市民出行條件”和“用心用情助殘扶殘”兩項。他還在長江網武漢城市留言闆上向武漢公交集團建言,增加助殘公共汽車數量。
(蔡甸276路區間公共汽車開通,劉弘毅前往探訪。本人供圖)
劉弘毅家住武昌區,是武漢英中學校高三學生。他有一個“業餘愛好”:利用課餘時間,乘坐公共汽車觀察公交線路和布局,去感受武漢的人文地理。
“從讀國中就開始坐着公共汽車到處跑,至今已經六年。”劉弘毅說,如今他的腳步遍及武漢,乘坐過武漢超過一半的公交線路。
劉弘毅告訴記者,助殘公共汽車有友善輪椅上下車的折疊翻闆,有專門停放輪椅的區域,不僅能友善殘障人士,還能友善嬰兒車上下車和停放。他今年乘公交到漢陽、沌口較多,就發現這兩個區域年輕人多,公共汽車上經常有嬰兒車停放不便。
“助殘公共汽車應該有很大缺口。”劉弘毅說,“我注意到民生實事評選中有改善市民出行和扶殘助殘,希望我的建議能夠得到關注。”
建築企業職工:
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
“80後”市民盧君晨是一家建築企業的職工,也是一位兩歲孩子的爸爸。看到“武漢市2021年民生實事評選”中的22個備選事項,他第一時間把票投給了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
(盧君晨在項目工地上。本人供圖)
“請保姆費用比較高,是以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非常有必要。”盧君晨建議,政府部門除了要多發展嬰幼兒照護服務機構外,還應該指導這些機構推出長期看護和短期看護等不同的服務,同時做好對看護人員資質、健康、品行等方面的稽核把關,讓家長能夠放心把寶寶放在這裡看護。
長江日報出品 采寫:記者劉智宇 劉海峰 孫笑天 制作:葉鳳 校對:蔡揚
【編輯:付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