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了民族複興統戰英烈——翁澤生

作者:統戰新語
為了民族複興統戰英烈——翁澤生

“英雄者,國之幹。”尊尚英雄是人類一種最深沉的情感,英雄是一個民族最閃亮的坐标。歲月的長河裡,無數英烈前仆後繼,為争取民族獨立、實作國家富強、促進世界和平而英勇獻身,他們以鮮血澆灌理想,用生命捍衛信仰,構築起一座座不朽的精神豐碑。這其中,也不乏統一戰線英烈的身姿。即日起,“統戰新語”推出“為了民族複興•統戰英烈”專欄,陸續刊載在實作民族複興偉業中,統一戰線英烈人物英勇獻身的光輝事迹和畢生奮鬥的崇高精神,共同營造紀念、緬懷、崇尚、學習英烈的浩然正氣和濃厚氛圍。

為了民族複興統戰英烈——翁澤生

就讀于集美中學時期的翁澤生

翁澤生(1903-1939),男,台北人,祖籍福建同安。1921年加入台灣文化協會。1924年畢業于廈門集美中學,同年考入廈門大學,1925年轉入上海大學學習。1925年加入中國共産黨,曾任中共閩南特委委員。1928年參與台灣共産黨的組建。1932年任中華全國總工會黨團秘書長。1933年由于叛徒出賣而被捕,後被引渡到台灣并被判刑。1939年在台灣犧牲。1975年被中國共産黨追認為革命烈士。

早在青少年時代,翁澤生就在台灣積極參加群組織了一系列抗日愛國活動,包括“太平公學事件”等。1921年參加台灣抗日進步團體台灣文化協會。為反抗殖民教育,其父将翁澤生送往廈門的集美中學讀書,接受馬克思主義和社會主義思想。翁澤生畢業返台期間,後成為台灣最早的社會主義宣傳者之一。

1925年,翁澤生轉讀上海大學,積極參與反對帝國主義的“五卅運動”,并主動請纓返台,宣傳“五卅運動”。翁澤生在台灣宣傳祖國的反帝革命鬥争,對台灣群眾開展的反日活動産生了積極影響,日本殖民當局遂以“宣傳共産主義”的罪名通緝翁澤生。1925年7月,翁澤生經瞿秋白介紹加入中國共産黨。1927年,翁澤生受委派來到漳州、廈門建立共産黨地方組織,并當選中共閩南特委委員發展共産黨員,建立黨團組織,指導學運、工運,創辦工農運動講習所。1928年4月,台灣共産黨成立,翁澤生是建立人之一,并被選為候補中央委員,留滬負責“台共”和中共中央的聯絡工作,期間翁澤生在組織上司“八•一”反戰鬥争活動中被當局以“宣傳共産主義”罪名逮捕,判刑一年,經組織營救于1929年12月獲釋。1931年,翁澤生赴兩廣任中央巡視員。1932年下半年,翁澤生從廣州調到上海,任中華全國總工會黨團秘書長,與陳雲、廖承志等人一起指導各地勞工鬥争,成為中國勞工運動的重要活動家。

1933年3月4日,由于叛徒出賣,翁澤生在上海被捕。翁澤生掌握黨的核心機密,他被捕後,黨的機構沒有遭到破壞,與他有秘密聯絡的廖承志亦安然無恙。翁澤生後被押至台北日本監獄。在長達6年的牢獄生活中,他面對日寇的嚴刑拷打及威逼利誘,始終堅貞不屈,用自己的生命捍衛黨的組織秘密,并嚴詞拒絕寫任何“自白書”或聲明“轉向”。

長期遭受非人的折磨,翁澤生肺結核嚴重惡化,才被假釋出外就醫。1939年3月1日,他獲準保外就醫,此時,他已奄奄一息,不久後于3月19日病逝,時年36歲。

翁澤生被台灣群眾公認為“一位有骨氣的真正的愛國者”,戰友陳雲、廖承志都贊歎“他到死還堅持着共産黨員的高尚氣節”。1975年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點選下列标題,檢視精彩内容

征稿動員令

開門搞統戰,新語大家辦。歡迎各路達人踴躍投稿,統戰時評、學習感悟、人物新風、典故新知、詩詞漫畫……小編的要求就12個字——聚焦統戰、文風清新、正向引領。

投稿請發至[email protected],并附個人基本情況。

您的新語,我們的家園。

統戰嬗變

新聞自強

微信号:tongzhanxin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