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光明網評論員:行為藝術,藝術家究竟在表達什麼

作者:光明網

【閱讀提示】不花錢,在北京生存21天:一場關于“剩餘物資”的行為實驗

光明網評論員:5月1日零點開始,央美學生鄒雅琦身披黑貂外套,手提仿制名牌包,踩着一雙淺口黑皮鞋,全副武裝地走出中央美術學院大門,接下來的三周裡,她混進過頭等艙休息室,享用一日三次免費供應的自助餐;也借口“等朋友”,獲得火鍋店的免費零食和水果;甚至預備好“捉奸”的理由,混入酒店大堂過夜。當她裝扮成單身“富婆”逛拍賣會現場,保安殷勤地幫她遞水、拍照;在狂掃大半盤白巧克力後,服務生主動詢問她是否需要更多。這些都被鄒雅琦拍攝下來,在她的畢業作品展上播放。

“在北京不花錢生存21天”,這場主題為占用“剩餘物資”的行為實驗雖然結束了,但讨論還在進行着。

在所有的藝術形式中,行為藝術恐怕是最具有争議性、最難了解的藝術了,沒有特定的規則與技法,卻充滿思辨力與未知感。“在北京不花錢生存21天”,不僅對中國的行為藝術領域,甚至對非藝術視角下的社會行為都頗具意義。借助網際網路的傳播,這個作品引發了公衆對作品所包含的社會意義的持續讨論,而對行為藝術的關注也随之加深。

當然,這種讨論是好事。行為藝術,興起于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歐洲,特指那些經藝術家親身加入,精心策劃而推出行為或事件,并通過與人交流,一步步發展,形成結果的過程性藝術作品。作為現代藝術形态之一,行為藝術隻有在社會經濟發達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出現,也隻有在有一定寬松度和自由度的社會,行為藝術才能出現,也才能引發讨論。

行為藝術家的行為是抽象符号的呈現。回到作品本身,所謂“北漂”者,其群體成員中“漂”的方式大不同也。農民工、碼農、白領藍領、名媛等等,各有各的“漂”法。他們一起“漂”,就構成了行為藝術發生地的社會百态。而央美學生的這場行為藝術,是以一個僞裝“名媛”的視角,折射不同階層的生存狀态和生活方式。

對這件作品的解讀有各個角度,但無法回避的一個角度是,這場行為藝術,展現了社會對女性、尤其是那些打扮入時、面相(也許是化妝後)姣好的女性的寬松,在當下相當多的場景中,這種寬松甚至被上升到了“顔值即正義”的角度。這位央美的學生憑借姣好的外貌,在高檔消費場所自由出入——有時難免受到一些盤問,但大多被寬容以待——憑借的并不是在這些地方的消費不菲,而是外貌給人的符号暗示:雖然沒有消費,但我是有消費能力的。她行為的暢行無阻,說明起碼在她出入之處,人們都認可了這樣的“潛規則”,那就是社會必定為面貌姣好的女性準備或預留了有消費能力的位置。面貌這張“名片”的重要性由此可見一斑。

當然,經濟發展、社會進步,最終都展現在人的行為舉止、精神面貌上。舉止粗俗、談吐粗鄙、吊兒郎當,也确是煞風景的現象。這就反襯了穿着得體、舉止優雅是以受尊重的現實,當然也反映了不同“漂”法所可能面對的環境。對此,無論承認與否,這就是社會的現實。不過,萬事過猶不及,當下對包裹身體的名牌東西和對外貌的過度追逐與崇拜,也引發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從容貌焦慮、瘋狂追星到自殘式整容。這其實也正是這個藝術作品真實性的另一面,對某些人而言,這才是他們所要面對的殘酷現實。

行為藝術打破了藝術與日常生活的界限,是藝術家對社會問題表達看法的藝術形式。當我們把好奇的目光投射到如何“在北京不花錢地生活21天”,更該看看藝術家究竟想要探讨和表達什麼。

(轉載請注明來源“光明網”,作者“光明網評論員”)

【上一篇】給母校捐一杯奶茶錢,也要心甘情願

來源: 光明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