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愛山水的農夫
朋友們好,我是[愛山水的農夫],穿行于山與水之間,記錄眼中美麗的風景。
今天帶朋友們來參觀,一位清代海疆知府——曹謹紀念館。
對于這位清代知府,朋友們好多可能并不知道,但是說到寶島台灣,我們都知道,這是我們祖國的一省,我們也都知道鄭成功收複台灣的曆史事件,不僅是收複,我們還曾經派官員管轄治理,曹謹就是清代的一位官員。
今天就給朋友們普及一下曾經的曆史,讓朋友們多些了解。

曹謹紀念館位于沁陽市(懷慶府)南門大街,這裡是紀念館,也是曹謹墓的所在地。
曹瑾(1787-1849年)字懷璞,号定庵,清懷慶府河内縣(今沁陽市)人。清代嘉慶十二年(1807年),曹謹中河南鄉試解元,嘉慶二十二年(1817年)入仕,先後任職平山、曲陽、饒陽、甯津、豐潤等縣,道光十七年(1837年),調至台灣鳳山,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升淡水廳同知,曆任八載。
曹謹在任期間,興水利,挖圳渠,捕海盜,止械鬥,興文教,抗英夷,保衛了台灣和人民,台灣群眾奉若神明,修祠立廟,台胞尊稱為“寶島禹王”,史學家稱之為“清代一循吏”。
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辭官返鄉,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病逝,享年63歲。
曹謹紀念館坐北朝南,為仿清代式園林建築風格,此園又因曹謹字懷樸,又稱“懷樸園”,占地面積5500平方米,分前後兩進院,前院為生平事迹展示區,後院為墓冢祭拜區。
曹謹銅像
曾經的懷慶府城區圖
有關曹謹的相關曆史書籍資料展示
相關資料展示
曹謹生平資料介紹展示
紀念館内院景
紀念館前院
通過過道門,進入後院。
後院為墓冢區,這裡有石牌坊,望柱,石羊、石馬等,銀杏樹、棗樹、金桂、翠柏滿院,整個院落青石磚鋪地, 古樸典雅,是人們觀光遊覽,文化交流,參訪祭拜的重要場所。
清幽的院落
紀念館前門及廣場
曹謹在台灣鳳山任期,開鑿水利,救民于水火,平定社會,穩定秩序,讓島内居民生活安定。并率軍民頑強抵禦英夷,鞏固海岸線,修築防禦工事,組織鄉勇輪流守望,造福群眾。
時光陰似箭,轉眼間一百多年過去,曹謹紀念館成為那段曆史的記載,向後人展示曾經的曆史,這裡也成為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是河南省對台交流基地,紀念館對外免費開放。
沁陽美食:沁陽白丸、鬧湯驢肉,靳賢書燒餅、小車肉、甜麻糖(又名喜麻糖)、綠豆涼粉、懷府漿面條、碾轉(小麥制品)……
沁陽特産:懷菊花、懷地黃、懷牛膝、懷山藥、鬧湯驢肉……
沁陽景點:神農山風景名勝區、封門村、丹河峽谷、天甯寺、朱載育紀念館、博物館、常平鄉九渡……
地理位置:
景點名稱:曹謹紀念館
級别:無
遊覽時間:一年四季均可
景點門票:免費
景點位址:沁陽市南門大街
交通資訊:
交通友善,高速、公交都可以選擇,詳細線路站點,請自行網上查詢獲悉,提前了解,友善出行。
建議自駕出行,更友善,更舒服!
朋友們好,我是[愛山水的農夫]以上為本人作品,僅供參考。
歡迎欣賞,歡迎關注!
(謝謝您的評論留言,您的評論留言是給我最大的支援,謝謝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