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中國農藥“正名”的“南開先生”

作者:光明日報

【紀念】

10月4日,當我聽說李正明先生意外去世時,我的心情非常沉重。雖然我從未見過正宗先生,但我認識了他的祖父萊維格,并成為了朋友。鄭明先生擁有無數榮譽和身份:著名教育家、化學家、農藥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教授......但我更願意跟随南開大學的師生,稱他為"南開先生"。他在南開院生活和工作了半個多世紀,想必他也喜歡這個頭銜。

他的祖父李偉格出生于上海,是中國現代鋼鐵工業的先驅之一,在漢葉坪曆史上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晚清外交運動的代表人物盛宣懷稱他為"野心和才華一流","中國有經驗,隻有一個人是公開的"。2014年,我承接了國家社科基金"漢冶平公司檔案文獻館藏、整理、研究"重大招投标項目,在梳理資料的過程中,發現李維格的哲學家李忠道先生有兩子一女,長子李正明, 曾任南開大學元素有機化學研究所所長。通過一位朋友,我得到了Masamune先生的電子郵件位址,是以我冒昧地發了一封電子郵件,詢問他是否有任何尚未公布的相關資訊。兩天後,我收到了Masana先生的熱烈回複,他表達了對該項目的支援,并提供了許多資訊線索,他說:"請将郵寄細節告知您,一旦情況允許,我可以發送一些資訊。"我印象深刻。我們之間交換了十多封通信。我向Masamune先生保證,如果它是作為研究文章寫的,我會先把它發給Masamune先生更正。出乎意料的是,文章沒有完成,先生也意外去世了,我深感悲痛和抱歉。

回憶起李先生,我再次讀到《光明日報》2019年5月19日發表的《從'海歸'到'農民'——《南開先生的愛國情懷》李正明》一文,發現從李維格到李正明,這個家庭一直都傳承着愛國的血脈。

李偉格曾這樣形容自己:"可鄙的人觀察現狀,了解鋼鐵世界,這家工廠真的是中國财富和實力的根本,是以他們不顧利益去冒險。然而,肩膀的重量,困難是如此之多,那些不願意吃東西和不安地睡了四年的人幾乎每天都在。1907年12月,李偉格接任漢陽制鐵廠總局,向全廠宣布,他的工資将"每月提高200萬丫,存放在工廠的儲藏室中,供人參股,并發給因病或受傷而死,家人無人贍養, 他們得到了一些補貼。此舉的目的是幫助每個人度過困難時期,并"為中國保留這一基礎産業"。正是因為他對國家和民族的感受和責任,他出國考察和提高鐵廠的生産技術,提高産品品質,加強生産管理,送學生出國留學,進而推動漢陽鐵廠化勝為勝利,煥然一新。

李偉哥的精神深深地影響了鄭明先生。1953年,大學畢業後,李正明毅然決定放棄美國優越的生活條件和先進的科研環境,與第一批中國學生乘船前往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當時,全國隻有四十多家科研機構,科研人員不到一千人,科技成果也較少。即便如此,他也沒有悔意。

馬薩納先生曾在自我陳述中說過,人生有兩件幸運的事情:一是"在舊社會持續戰争動蕩的困難時期,父母在操家糊口時勤奮節儉并不容易,維持生活并不容易,但仍然有嚴格的家庭作風, 非常重視孩子的教育,要求我們讀好書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要求我們堅持信譽,正直,尊重他人,幫助他人。是以我們從小就沒有養成任何壞習慣。二是"1953年,我堅持要回國,在父母大義的支援下,經過長期鬥争,我才能回國團聚。"

盡管困難重重,馬薩納先生決心傳回祖國。後來,他被教育部配置設定到南開大學,擔任楊世賢教授的科研助理,然後跟随楊世賢教授攻讀研究所學生。1956年畢業于南開大學化學系,畢業證書編号為001,被師生親切地稱為"南開先生"。

這位"南開先生"也名副其實,畢生緻力于"為中國農藥正名"。2007年,正明先生榮獲重大科技創新成果,其團隊自主研發制造了單吡嘧磺隆,這是國内首款具有自主知識産權的綠色超高效除草劑,填補了中國長期自主研發除草劑的技術空白,打破了發達國家的長期壟斷,使中國成為世界上少數幾個具有自主創造能力的國家之一。 除草劑。

通過鄭明先生等幾代中國農藥人的共同努力,到2015年底,中國農藥産量達到世界第一,年産值已突破1000億元大關,其中一半出口到世界各地。

也是在2015年,他将剛剛獲得的"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獎"50萬元捐贈給了楊世賢獎學金基金會。這一舉動,他理所當然:"我在市隽獎典上拿到表彰證書的時候,以為正是因為黨組織和楊長老多年的培養和幫助,我才能有所成就。我應該遵循中國傳統"知恩圖包",盡我所能加磚加瓦,這是我的義務和責任。捐贈儀式結束後,他獨自騎着自行車回家。

回顧馬薩納先生的人生曆程,雖然經曆了曲折,但始終堅定不移。當他中斷出國留學生涯回到中國時,身邊嘲笑和困惑的聲音時不時響起。不過,他認為:"回國後,我的專業知識可以與祖國科教事業建設緊密結合,在崗位上取得一定成績,看到我參與的科教事業的成果和人才培養的成長,覺得我的生命非常寶貴。"

回想起先生的幾句話,那句話一直萦繞在我耳邊:"人不僅能滿足個人的物質利益,還能在精神上追求。"李維格先生就是這樣,李正明先生的一生也是這樣。

(作者:周繼明,湖北大學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