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西部開發先驅黎坪墾區開創者——安漢

作者:不在場齋

70多年前,當中國面臨極其惡毒的野蠻侵略和野蠻屠殺,中華民族到達最危險的時期時,有識之士分析了敵人和我們自己的利弊,借鑒了國内外的曆史變遷,提出鴉片戰争以來, 弱小精悍的中國,要打敗武力威脅、強悍的日本侵略者,隻能開放西南、西北後方發展生産安置難民,作為長期支援中國軍隊和人民與日軍、科索沃殊死搏鬥的基地。

西部開發先驅黎坪墾區開創者——安漢

安漢

1927年9月18日寇入侵東北之前,邱安涵在法國留學9年,獲碩士學位,回國擔任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農辦主任,後在南京擔任中央工業部農業部專家, 并奉命到西北、西南、華北農村山區調研,掌握國内農林水利地質等大量資料,撰寫《西北墾荒理論》、《西北農業調查》、《黎平墾區調查報告》等著作。表示他打赢抗日戰争和中國複興的決心:"以西北發展為使命,以屯墾為重點。

西部開發先驅黎坪墾區開創者——安漢

1937年春,他組織了一次西南工農業考察,從南京出發,經過安徽、甘肅、湖南、遷三省,來到雲南昆明。同年夏天,安還擔任國民政府軍委廬山夏訓團教官。1937年7月7日,駐華日軍在鹿溝橋挑起事件,這是日本軍國主義早有計劃的戰争,标志着日本全面侵略戰争的開始。此後,日本軍國主義侵占了中國北方大片領土,将侵略之爪伸向中國大陸腹地。中華民族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災難,民族滅亡的危險迫在眉睫。

西部開發先驅黎坪墾區開創者——安漢
西部開發先驅黎坪墾區開創者——安漢
西部開發先驅黎坪墾區開創者——安漢

安漢故居

7月7日事件标志着日軍對中國發動全面侵略戰争。中國軍隊奮起反抗,抗日戰争在全國展開。主持中央赈災委員會西安工作的朱慶浩将軍會見了北上西安的農林部專家安漢、秦子明,以及南正縣林業技術幹部張景山,立即策劃西北救濟難民抗戰,在陝西設立黃龍山墾區管理局。省。1939年,朱慶浩委托朋友張曉曉擔任局長,安漢、秦子明實際主持了墾區綜合行政技術工作,在墾區建設中斬荊棘,組建了一支抗墾戰争中極為艱苦奮鬥的知識分子隊伍。到1940年初,黃龍山墾區已經開墾了7萬畝肥沃的土地,在渝、河北、晉、安徽、蘇州等各省安置了9萬多名因日本侵略而流離失所的難民。1941年,朱慶浩将軍病逝,胡保義将軍接任院長一職,艱苦奮鬥表現顯著,墾區人數增至18萬人,填海造地增至22萬畝,募集四人接待難民,支援抗戰,直至因公殉職。

西部開發先驅黎坪墾區開創者——安漢

1938年6月,安漢當選為陝西省參議院議員。同年,經濟部和救濟委員會決定開發陝南黎平填海區(現為陝西南鄭市的一部分)。安晗被任命為墾區調查組組長,帶領13名農林地質礦産專家對漢中黎平地區進行調查,并撰寫了一本名為《黎平墾區調查報告》的書。1940年初,設立黎平墾區管理局安漢擔任局長,秦子明任二科科長。

西部開發先驅黎坪墾區開創者——安漢

在安漢的支援下,黎平墾區先後吸納了來自安徽、四川、河南等省份的3萬多名難民,開墾了6萬多畝土地,造林8萬多畝,修建了7000多所房屋供人民複墾,修建了收容戰争孤兒的教養所, 4所正規國小,并建立了圖書館、醫療診所、公安部、郵局等機構。安漢還鼓勵開墾私人林場和工廠,先後修建了100多英裡的高速公路。截至1941年7月,黎平坑區已收複荒地6萬餘畝,建立了養老院、圖書館、四所國小、青樹子複興中學建國國小,安置了3萬多名難民和災民;修建三條總長度超過90公裡的道路;養豬、牛、馬、羊,種菜,在荒涼的山區開一家酒廠和木闆廠。立平市場一度繁榮昌盛,在抗日戰争期間,它成為人們和平、滿意地生活和工作的天堂。

西部開發先驅黎坪墾區開創者——安漢

著名現代農學家、專家安晗帶領愛國抗戰農林科技隊,對我國農林水利資源進行實地考察檢查,借鑒世界先進的農林科學知識,結合我國實際著作和著作,提出并實踐了"一檢"三部曲, 兩學三建,初步探索和解決了現代西北發展的指導思想、方針、政策、方法、步驟、原則和要點,不僅梳理了當年西北地區發展的思路,也為今天留下了不少教訓。他的艱苦努力無疑對當代西北地區的發展仍有許多啟迪作用,被學術界視為開發西部地區的第一人。

西部開發先驅黎坪墾區開創者——安漢

安漢先生留在法國與劉伯儉、李富春、周恩來等人交流,并在黃龍山墾區多次會見林伯曲,支援陝北,被戴卡薩監視蔣介石視為外星人。此外,安漢先生一直堅守在黎平坑區屯墾抗戰前線,隻是乞讨、扶貧、拒不責腐、求民生,可惜的是,他被燕王朱紹、周王、陝南在世國王孫宗福等貪官腐化。 1943年11月24日午夜後,他在漢中市西門外的明珠橋上被秘密殺害。

安漢、秦子明和他們召集的農林科技團隊孫林福、李洪勳、張景山、李志祥等願意共同努力的朋友和同僚,通過組織黃攀和南部占領區的填海造地和殖民化,努力支援抗戰, 同時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完成西北發展的開創性科學探索。是以,我們将參與安漢及其同時代人對西部大開發的研究和實踐,親身體驗黃龍山墾區和黎平墾區的開拓和建立,安漢勤子明等一大批勤勞無私的仁人,是抗日戰争中知識精英的英雄模範。國家的救贖。

西部開發先驅黎坪墾區開創者——安漢

1949年後,秦子明率領張景山協助,繼承屯墾抗戰中勤勞愛國、愛民的傳統,籌備南正特區林業局和漢中市革命籌備組,秦子明于1953年調往陝西北部,準備成立武定河造林局, 為鳳山榆林路邊岸林護岸林和北三防風避沙林做出了突出貢獻。需要注意的是,早在1933-36年,秦子明就是陝西省林業局芬澤博士的密切合作者,參與了陝西省關中林業規劃林場苗圃的籌備工作,張景山則準備在南鄭縣青樹子建設五道陵苗圃。學術界認為芬澤是中國現代林業的創始者,為中國現代林業做出了開創性的工作。

西部開發先驅黎坪墾區開創者——安漢

安漢是陝西省100位優秀農林專家之一,是中國西部大開發權威學術機構認定的第一人,也是抗日戰争期間爬山涉水打造黃龍山墾區和利平墾區的英雄。2010年,陝西省人民政府準許在黎平森林公園墾區舊址修複并建立安漢紀念館,作為人文曆史旅遊和愛國主義教育的基地。(資料來源:陝西省漢中市科教扶貧協會張俊傑、高敏)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