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金元時期中醫學的發展,形成金元四大家,學術争鳴——診斷學發展

作者:富特成都

14. 診斷

宋元時期,醫學家非常重視診斷經驗的總結和脈搏文獻的研究。崔家炎的《脈法》(1189年)以《難經》中論述的浮、沉、晚、數四脈為基礎,将《脈經》的二十四條脈和《脈法》的長短脈從屬于此,使脈搏科學的研究以博與約為基礎。脈搏書讨論了革命和兩條脈絡,這本書是最早的。後來,在此基礎上,水守寫了《家族紅衣主教的診斷》(1359年),豐富了崔家炎的總結和論述。在此期間還出現了脈搏圖和舌苔圖,如石發的《疾病指南》(1241年),他在書中參考了過去的脈搏法,制作了33種脈搏圖來說明脈搏,以便于了解。這種描繪靜脈形狀的嘗試是有價值的。歐洲法國人E.j. Marey在1860年制作了一個脈沖發生器,以實作他用科學儀器來描述脈沖波形狀的願望,但Shifa早在600年前就一直緻力于這種研究,這确實值得稱贊。此外,在《敖氏舌法》的基礎上,杜本被修訂為《敖氏傷寒金鏡記錄》(1341年),描述了36種不同種類的舌苔,并附上了舌苔圖,讨論各種舌苔的主要症狀和治療方法。它是我國現存的第一本舌診書,對推進舌診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金元時期中醫學的發展,形成金元四大家,學術争鳴——診斷學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