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文明西城 | “幸福研修苑”更新社會化退休人員服務,重塑“六十而立”幸福新生活

作者:北京西城
文明西城 | “幸福研修苑”更新社會化退休人員服務,重塑“六十而立”幸福新生活
文明西城 | “幸福研修苑”更新社會化退休人員服務,重塑“六十而立”幸福新生活

随着社會化退休人員數量的

逐年遞增

且劃歸屬地管理

如何豐富他們的精神世界?

如何幫助他們找到歸屬感?

……

文明西城 | “幸福研修苑”更新社會化退休人員服務,重塑“六十而立”幸福新生活

大栅欄街道

搭建“幸福研修苑”平台

通過專業、系統的管理和多樣的服務

讓社會化退休人員

樹立“六十而立”的新觀念

開啟回歸家園幸福新生活

⬇⬇⬇

01

心态重塑

回歸社群了解“六十而立”

從去年10月正式釋出以來,幸福研修苑以活動為媒介,以社群為載體,引導社會化退休人員參與社群生活,增強對地區的歸屬感與幸福感。

文明西城 | “幸福研修苑”更新社會化退休人員服務,重塑“六十而立”幸福新生活

⬆書畫坊成員共同創作以龍為主題的書畫作品

10月12日上午9點,剛踏入楊梅竹斜街125号2層的小屋就聞到一股墨香,30位老人正在揮毫潑墨。今年78歲的劉淑英是“博雅齋書畫坊”的負責人。據她介紹,“博雅齋書畫坊”成員平均年齡在70歲左右,每周二上午老人們聚在一起學習交流。

文明西城 | “幸福研修苑”更新社會化退休人員服務,重塑“六十而立”幸福新生活

劉淑英

文明西城 | “幸福研修苑”更新社會化退休人員服務,重塑“六十而立”幸福新生活

一開始隊伍隻有10個人,如今已經壯大到40名成員。隊伍的發展離不開“幸福研修苑”平台,每年的“迎新”活動總能吸引熱愛書畫的“新人”加入。

文明西城 | “幸福研修苑”更新社會化退休人員服務,重塑“六十而立”幸福新生活

⬆書畫坊成員展示書畫作品

談起剛退休時的生活,張江平頗感無奈:

文明西城 | “幸福研修苑”更新社會化退休人員服務,重塑“六十而立”幸福新生活

張江平

文明西城 | “幸福研修苑”更新社會化退休人員服務,重塑“六十而立”幸福新生活

原來企業沒有精力把我們組織起來,退休時本身就有些失落,再加上每天面對的隻有繁雜家務,心裡落差感更強了。

一直沒找到“組織”的張江平聽說街道有個“幸福研修苑”,抱着試一試的心态,她觀看了今年8月25日的線上迎新活動。6位文體隊隊長向“新”朋友們介紹隊伍情況時,她意外發現了一位老鄰居。看着他拿出自己創作的書畫作品現場展示時,張江平動了心,加入了“博雅齋書畫坊”。經過幾個月的臨帖練習,她逐漸入門,一筆一畫有模有樣。“就因為那次‘迎新’,我又重新‘上學’了。”看着一次次的進步,張江平很有成就感。

文明西城 | “幸福研修苑”更新社會化退休人員服務,重塑“六十而立”幸福新生活

⬆創作以龍為主題的書畫作品

“生活充實了,也更加自信了。”幾乎每名隊員都有相同的感受,而且他們中很多人不止參加一支隊伍。像張江平不僅加入了“博雅齋書畫坊”,還加入了民俗泥塑隊、剪紙隊等。學習泥塑後,她還引導小孫子一起捏泥塑,看護孩子的同時還提高了她的動手能力。

張江平說的迎新是街道市民服務中心根據社會化退休人員回來報到的情況開展的“迎新”活動,讓退休人員從這一刻起,加入“新組織”,了解“新身份”。“‘迎新’後我們還有‘開學第一課’,幫助社會化退休人員更好地過渡,重塑心态。古語說‘三十而立’,我們用體系化服務幫助這些老人樹立‘六十而立’的新觀念,開啟幸福的退休新生活。”街道從業人員介紹。

02

調研訪談

挖掘能人建個性需求庫

下午2點,大栅欄街道文體活動中心一層的排練室裡,舞蹈隊隊長宋燕正在帶領大家排練平劇舞蹈《梨花頌》。隊員跟随音樂翩翩起舞,時而舒緩時而激揚,有些隊員的額頭漸漸流下汗珠。

文明西城 | “幸福研修苑”更新社會化退休人員服務,重塑“六十而立”幸福新生活

⬆舞蹈隊隊員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反複練習一招一式

“張姐,你節奏快了。”“王姐,你這個動作沒做到位。”宋燕一邊指導隊員動作,一邊把不滿意的地方記下來。經過幾次排練,宋燕依然精神飽滿,嚴格把控每一個動作。隊員們休息了一會,她鼓勵大家再練一遍。“街道給予支援,大家傾注汗水,我就有責任帶領大家把舞蹈跳好,盡力做到完美。”宋燕和隊員們的努力很有成效,排練時間固定在每周一和周四。最近,為了“幸福生活節”和年底的彙演,她們又增加了排練頻次。

“我以前在企業工會就負責文藝方面的工作。”多才多藝的宋燕退休後回到社群比工作時更忙了,她不僅是舞蹈隊隊長,還負責合唱隊、朗誦隊、走秀隊,每支隊伍都管理得井井有條。像她這樣的能人,都是通過一系列調研和招募來的。

文明西城 | “幸福研修苑”更新社會化退休人員服務,重塑“六十而立”幸福新生活

⬆帶領大家排練

為了提供有針對性的服務,大栅欄街道市民服務中心聯合專業團隊開展調研,還在每個社群抽取20名社會化退休人員進行電話訪談,一方面考察社會化退休人員的實際情況,一方面建立退休化人員資訊檔案的個性化需求庫。調查包括曾經的職業、興趣愛好、特長、存在的困惑、希望提供的服務等内容,為後期組建社會化退休人員智囊團,設立組織制度,有針對性地開展活動做好鋪墊。

文明西城 | “幸福研修苑”更新社會化退休人員服務,重塑“六十而立”幸福新生活

⬆隊員跟随音樂翩翩起舞

同時,幸福研修苑積極發掘骨幹人員,建立骨幹群。通過調研,選取有能力、有意願的社會化退休人員,擔任幸福研修苑智囊團團長、副團長、宣傳委員、組織委員,帶頭參與社群建設,發掘社群問題,共議社群大事,貢獻經驗智慧。另外,通過大衆選拔方式,招募公益幸福講師,邀請樂于奉獻且在唱歌、跳舞、書畫、手機、健康養生等多方面有特長的人,開設特色課堂。

03

活動帶動

成就感激活公益熱情

有組織又有了活動,如何讓社會化退休人員找到成就感?今年年初,幸福研修苑聯合地區老字号企業、北京坊商圈企業、養老服務驿站等共同舉辦了一場“在京過大年、京味年夜飯”直播活動。其中,老字号大廚與居民齊動手,經典菜與家常菜齊上桌,大家共嘗“大栅欄牌”年夜飯的現場引發網友熱議。在現場,幸福研修員和振岐還跟大家分享了老北京過年習俗,并向螢幕前的社會化退休人員發出邀請,号召大家積極參與其中,為退休生活添彩添樂。

文明西城 | “幸福研修苑”更新社會化退休人員服務,重塑“六十而立”幸福新生活

⬆“在京過大年、京味年夜飯”直播活動

有了初次的嘗試,社會化退休人員的公益熱情被大大激活了。5月中旬,幸福研修苑舉辦了“夕陽映紅牆·樂享在西城·同唱一首歌”活動,社會化退休人員在全聚德展覽館、大栅欄商業街、北京坊、琉璃廠西街、京韻園等地标性建築前同唱《沒有共産黨就沒有新中國》并拍攝成MV。歌唱隊、朗誦隊、指路隊均有隊員上鏡,不少居民紛紛在朋友圈轉發點贊。

文明西城 | “幸福研修苑”更新社會化退休人員服務,重塑“六十而立”幸福新生活

⬆“夕陽映紅牆·樂享在西城·同唱一首歌”

7月中旬,幸福研修苑在文博館舉行了“大手拉小手·共唱贊歌給黨聽”暨“博雅齋”第九屆書畫展,共展出書法作品和繪畫作品60餘幅,主題均為慶祝建黨100周年,創作者包括博雅齋書畫坊的社會化退休人員以及炭兒胡同國小的學生。黨員樊澍田4幅書法作品參展,表達對中國共産黨不怕犧牲、為人民謀幸福的感激之情。“書畫展不僅加強了社會化退休人員之間的溝通交流,還豐富了居民的文化生活。我作為黨員應該在公益活動中有所作為。”曾經在首鋼工作的樊澍田退休後加入到書畫小組。因為幸福研修苑的成立,樊澍田和隊員們從自得其樂變成了大栅欄文化宣傳員,他們的作品還在北京市舉辦的“京頤杯”活動中獲獎,打響了“幸福研修苑”品牌。

文明西城 | “幸福研修苑”更新社會化退休人員服務,重塑“六十而立”幸福新生活

⬆“大手拉小手·共唱贊歌給黨聽”暨“博雅齋”第九屆書畫展

04

機制保障

“三環式”關聯保證服務品質

其實,幸福研修苑在第一年釋出時就在西城區全面推廣了,而這樣的成績并不是一日之功。早在2012年,大栅欄街道成立了北京市第一家社會化自管組織——社會化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中心。當時是以胡同式自管組織方式進行管理,由自管小組負責召集、組織、實施。2020年,社會化退休人員管理服務中心更新為幸福研修苑。

文明西城 | “幸福研修苑”更新社會化退休人員服務,重塑“六十而立”幸福新生活

⬆街道打造閱讀空間豐富社會化退休人員生活

據悉,幸福研修苑目前已組建了書畫坊、國樂隊、舞蹈隊、乒乓球隊、聲樂隊等22支文體隊伍,每年開展各類教育訓練講座20餘場,成為退休人員老有所學的“校園”。同時,依托《幸福研修苑》雜志、運用“魅力大栅欄”微信公衆平台“幸福研修苑”專欄,幫助退休人員及時了解地區資訊,吸引退休人員參與轄區活動,以興趣為媒介組建微信群,建立多個興趣圈,增加退休人員之間的粘合度。

文明西城 | “幸福研修苑”更新社會化退休人員服務,重塑“六十而立”幸福新生活

⬆退休人員的幸福生活

大栅欄街道市民服務中心主管黃俊介紹,目前街道承接了萬餘名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服務工作,形成了以管理服務中心規劃協調為内環、社群工作站牽頭推進為中環、自管組織互助服務為外環的“三環式”關聯服務機制。其中,社會化自管上司小組統籌協調,定期開展慰問、探望、郊遊、講座等服務,成為退休人員融入社群、服務社群的“橋梁”。“三環式”關聯服務機制,幫助退休人員完成從企業化到社群化、從松散化到規範化、從自益化到公益化的過渡,實作社會化退休人員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的目的。

05

持續探索

三年計劃打響服務品牌

“将退休人員歸入社會化管理,是未來管理退休人員的一個趨勢。”作為發展過程的見證者,指路隊隊長張履端感觸最深。她說計劃經濟時代,人們的生老病死幾乎都跟機關綁定在一起。雖然從機關退休了,但很多事情仍然與機關保持着千絲萬縷的聯系。比如領取養老金、存放檔案、報帳醫藥費、參加文體活動、死亡之後家屬申領喪葬補助等,這些事情都要通過原機關來辦理或參與。可是,随着時代的發展,職工與用人機關之間的關系不再那麼緊密,勞動力的自由流動已經十分普遍。而企業發展任務艱巨,再背負着退休人員的管理職責,已經不适應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将管理退休人員的職能剝離出來,歸入社會管理,解決了企業管理的諸多難題。

文明西城 | “幸福研修苑”更新社會化退休人員服務,重塑“六十而立”幸福新生活

⬆社會化退休人員在煤市街黨員先鋒服務崗亭内為有需要的路人提供服務

是以,退休人員實行社會化管理是一個社會治理的新課題,大栅欄街道幸福研修苑項目是一個長期、按步推進培育增能的計劃。黃俊介紹,根據此前制定的3年計劃,2020年項目重在“動員參與,打牢基礎”,經過一年的探索,幸福研修苑逐漸打牢隊伍。今年的工作重點則是“骨幹增能,隊伍培育”,通過黨員、社群能人帶頭,讓更多退休人員由被動參與轉變為主動承擔,發揮自身作用,分解現有隊員壓力,深化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模式。

文明西城 | “幸福研修苑”更新社會化退休人員服務,重塑“六十而立”幸福新生活

⬆繁忙的煤市街上指路志願者拿着“禮讓訓示牌”引導交通秩序

明年則要逐漸實作公益化目标。通過兩年的探索,讓社會化退休人員打破自我服務的範圍,在本社群、街道甚至西城區範圍内開展公益服務。同時,2022年恰好是自管小組成立十周年,幸福研修苑将以此為契機,始終按照“調研、迎新、造勢、組團、反哺、沉澱”的思路,通過“112N”模式深層次服務社會化退休人員,開展系列成果彙報展示,打響“幸福研修苑”品牌。

來源:北京西城報

文字:于麗爽 付善元

圖檔:武亦彬 姜灏 大栅欄街道

責編:侯明月 王昭

稽核:杜宇琛

簽發:周翔

文明西城 | “幸福研修苑”更新社會化退休人員服務,重塑“六十而立”幸福新生活

歡迎廣大市民提供新聞線索:

熱線電話:66237796(工作日9:30—17:30)

郵箱:[email protected]

歡迎關注、轉發、評論、分享你喜歡的文章!如在公衆号或網絡轉載請注明來源:

北京西城(ID:bjxchnews)

對于侵權行為,将追究法律責任。

文明西城 | “幸福研修苑”更新社會化退休人員服務,重塑“六十而立”幸福新生活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