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稿/AI财經社 周恒軒
編輯/趙彥秋
2011年10月5日,大洋彼岸發生了一件震驚整個科技界的重大事件,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被稱為"蘋果之魂",在56歲時,他突然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家中停止了呼吸,當時他56歲。
前一天,喬布斯親自選擇的蘋果首席執行官繼任者蒂姆·庫克(Tim Cook)首次取代了喬布斯,他站在蘋果新機器的發射台上,宣布他垂死的iPhone 4s正式釋出。
從那以後,兩人的命運徹底變了。
喬布斯的去世使他在科技界的地位凸顯出來。在他去世一個多月後,喬布斯家、蘋果總部的前門,以及世界各地蘋果商店的入口處,都擺滿了鮮花、蠟燭和其他水果粉紀念品,甚至連蘋果死去的對手微軟也曾一度在半桅杆上降旗。中國的果粉和喬布斯的信徒親切地稱他們為"喬的助手",并在社交平台上釋出了紀念資訊。
庫克取代喬布斯成為蘋果最大的權力,在接下來的十年裡,他一直生活在喬布斯的陰影下,不斷被比較和質疑。
時間在差距中,十年後,iPhone 4s正在疊代iPhone 13,失去喬布斯的蘋果,庫克堅持了嗎?

圖/視覺中國
< h1級"pgc-h-arrow-right"data-track""16">庫克拿着蘋果,但蘋果不是很好</h1>
1998年初,43歲的蘋果CEO喬布斯(Jobs)與37歲的康柏電腦(Compaq Computer)副總裁庫克(Cook)見了三次面。在聊了五分鐘後,庫克決定放棄所有的謹慎,在喬布斯的邀請下,加入蘋果公司,當時蘋果是一家"瀕臨破産的小公司"。
這是兩代蘋果首席執行官史蒂夫·喬布斯和庫克故事的開始,也是庫克和蘋果故事的開始。
喬布斯顯然對庫克表現出了極大的信心。作為喬布斯尋求蘋果解決蘋果當時最大的弱點的關鍵人物,供應鍊管理,出生在供應鍊中的庫克先生被安排在全球營運進階副總裁的職位上。從那時起,庫克為蘋果創造了一個高效靈活的供應鍊,推動了該公司的産品神話。庫克在2004年喬布斯離開蘋果公司接受手術時,負責蘋果公司兩個月,随後他在2005年正式被任命為首席營運官。
但有時候,擁有前老闆的信任,并不等同于在繼任者之後獲得外界的信任,尤其是如果你有一個被稱為"天才"的前CEO,而繼任者可能會被給予更苛刻的評價。
喬布斯的成就毋庸置疑。從1976年到1985年,喬布斯在創業的黃金十年中創造了一台Mac電腦,進而開創了PC時代。千禧年以來的十年裡,當移動網際網路和智能手機迅速發展時,他分别使用iPod,iPad和iPhone颠覆了音樂,PC和移動行業,并在其個人移動電子帝國中建立了強大的基礎,使其成為一家"成功而偉大"的公司。
是以,喬布斯被譽為"矽谷精神象征"、"天才"、"聖人"和"獨裁者",稱他為"百年一遇的傳奇"和"神一樣的人物"。
相比之下,庫克則平庸得多。他可以是一個"好商人",一個煙火科技的CEO,一個實用主義者,一個供應鍊管理大師,但每次人們把他比作喬布斯,他總是"少很多",他的産品被批評,他的想法被拒絕,甚至他的着裝風格也被嘲笑為不如蘋果的CEO受歡迎。甚至每年都有人問:"喬布斯離職後,蘋果有什麼創新嗎?"
但另一方面,盡管不斷受到質疑,但蘋果的業績和市值增長無疑是很高的。
從庫克接手後的2011年到2020财年,蘋果的全年收入從1082億美元增長到2745億美元(1.8萬億美元),淨利潤從259億美元增長到574億美元(超過3800億元人民币),多年來一直是全球最賺錢的公司之一。
就市值而言,蘋果在2011年8月的市值不到4000億美元,是2018年8月全球第一家突破數萬億美元的上市公司,2021年8月又創下了2.5萬億美元的曆史新高,仍然是全球市值最大的上市公司。
顯然,從這個意義上說,在喬布斯離開後,庫克确實抓住了蘋果的基礎,讓蘋果和一群投資者賺了很多錢。但在很多人心目中,庫克手下的蘋果依然不是一家偉大的公司。人們普遍認為,庫克上司下的蘋果遠非一家偉大的公司,庫克是一個"好商人",但顯然不是一個與喬布斯相比對的時間和産品創造者。
一個重要的标準是,盡管他有許多創新産品,但庫克似乎仍然缺乏一種足夠"颠覆性"的産品。
雖然庫克在2014年和2016年分别推出了兩款Apple Watch和AirPods,分别是個人可穿戴裝置市場和無線耳機市場,但這些代表都是一些"外圍裝置"産品。庫克沒有定義新時代的大産品。
至于iPhone系列,雖然自庫克上任以來銷量創下新高,如iPhone 6和iPhone 6 Plus,它們在24小時内售出超過400萬台,三天内售出超過1000萬部,創下iPhone曆史上的最高水準,并使其成為曆史上銷量最高的智能手機,銷量為2.2億台, 它被視為喬布斯的順勢療法。而其疊代的主要方向是疊代晶片和更多樣化的顔色,對于喬布斯時代習慣于蘋果硬體設計藝術的果粉來說,這顯然不足以"擾亂世界"。
<矽谷逐漸消退的崇拜></h1>
"喬布斯總有一天會死去,是以我們有機會。我們存在的意義就是等着他挂斷電話......"
2011年8月,剛剛釋出小米第一代手機的雷軍在與一家媒體的聊天中說了這番話。
當然,雷軍并沒想到喬布斯會死。為了避免模棱兩可,他小心翼翼地補充道,"一方面,我們真誠地希望他能無國界地生活,另一方面,我們不希望他太強的光芒給世界蒙上陰影,我們希望這是一個多姿多彩的世界。
但這些言論讓他陷入了麻煩。也被稱為"喬布斯弟子"的周紅軒很快制造了一個困難,稱自己"到了被雷霆萬鈞到無法忍受的地步",并轟炸軍隊不要拿山寨用品來愚弄年輕人。
雷先生最終不得不在微網誌上道歉,稱這是"聊天造成的誤解",他一直認為"喬布斯是人類無法超越的巅峰"。
然而,直到一個多月後,當喬布斯真正去世時,雷軍的話并沒有被外界遺忘,反而讓他出現在"喬布斯是雷軍想死"的頭條上,并一度為小米官方微網誌上兩條調侃喬布斯的推文道歉。
雷軍不知道,但喬布斯不會想到,有一天,被譽為"華米OV"的中國手機企業能夠坐上世界第一、第二手機銷量。雖然沒有蘋果那樣盈利,但它們在某些産品設計上已經領先于蘋果,比如大螢幕、遠端飛行、快充、120MHz等。根據IDC2021年第二季度中國市場資料,OPPO、vivo和小米分别以1860萬台、1650萬台和1340萬台的出貨量位居前三,蘋果排名第四。
曾經典型的喬布斯的"矽谷精神",将逐漸從中國網際網路人的崇拜中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群能夠與矽谷競争的中國網際網路巨頭。
在喬布斯的黃金歲月裡,矽谷也是國内網際網路創業者向往和欽佩的"聖地",代表着創新、開放、活力,是無數創業者的模闆。模仿矽谷是當時主要的創業模式,阿裡瞄準亞馬遜,騰訊在以色列ICQ中模仿QQ開始,百度被指責模仿谷歌,微網誌也被視為模仿Twitter......事實上,當時的一些企業家甚至會宣稱,"我們是中國的XXX"。
甚至在喬布斯去世之前,中國網際網路産業的整體規模還很小,許多熟悉的公司還沒有在光與熱中發揮自己的作用。當時,騰訊的微信剛剛上線還剩9個月,直到半年多後使用者數量突破1億;阿裡尚未上市,京東失去了7年,瀕臨破産,剛剛成立一年多的美國集團正試圖在"千團戰争"中生存;
但在随後的十年裡,中國的網際網路蓬勃發展,一家優秀的公司成長起來。預示着中國網際網路盛會的飛速發展,2014年,首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正式落戶烏鎮,在當年的大會上,三巨頭牢牢占據了C位,在舞台上發表了沉重的演講,坐在舞台下很多後來的網際網路新人。
十年後,阿裡、騰訊、美國集團等已跻身"萬億巨頭俱樂部"之列。
在更廣泛的層面上,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實際上正在移動支付、短視訊、實時運輸等領域被"學習"。
在移動支付方面,早在2019年,資料顯示,中國已經是移動支付滲透率最高的國家之一,約有86%的人口使用二維碼支付方式。支付寶和微信這兩家國内移動支付巨頭也在迅速撬動國外市場。據時任螞蟻金服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荊祥東介紹,2019年支付寶已在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支援線上交易,全球活躍支付使用者超過12億,其中海外約3億。
騰訊的肉搏遊業務,雖然不時因為"未成年人沉迷于遊戲問題"而被拿下鞭打,但其在遊戲中的地位是毋庸置疑的。10月5日釋出的最新資料顯示,自2015年推出以來,"王者榮耀"的票房收入已超過100億美元(644億美元),使其成為第一個實作這一壯舉的手動旅行産品。
短視訊可以說是中國在海外創新模式最成功、被高度模仿的例子。TikTok是張一鳴全球志向的關鍵産品,自2017年8月上線以來,憑借優秀算法提供的終極體驗,在短短三年内增長到8億個月,擁有超過10億使用者和超過20億的短視訊内容平台下載下傳量,實作了YouTube的六年旅程和Facebook的12年旅程。
雖然TikTok随後在國外的勢頭因不可控因素而發生了變化,但它已成為外國公司逆向模仿和學習的典型案例。Facebook曾經推出基準套索作為對TikTok的回應,但很快在2020年7月宣布關閉,谷歌也試圖在2020年9月推出以TikTok為藍本的短視訊服務Shorts。
随着這些本土創業公司的迅速崛起,張一鳴、王興等人開始被反複提及為新的創業英雄,喬布斯的"中國弟子"正在慢慢減少,中國網際網路告别"矽谷崇拜"的趨勢似乎也越來越強烈。
但矽谷并非沒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因為在晶片領域,它仍然是中國公司暫時無法比拟的地方。但國内晶片行業已經開始了在CPU、GPU等大型晶片領域的旅程,更不用說消費晶片了,工業晶片已經取得了成就。
雖然高科技中國人仍然熱愛矽谷,擁抱"矽谷精神",但他們也正在遠離矽谷崇拜,以更平等的心态參與全球技術競争。
本文由《金融世界》周刊賬号AI财經新聞原創産品,未經許可,任何管道、平台均不轉載。違反者必須受到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