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題:無人潛水"海龍III"4天潛水3次,抓回一堆"寶貝"
半島電視台記者韓曉偉
4月11日半島記者從自然資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獲悉,目前環境調查下無人潛式"海龍III"4天潛3次,采集了各種"奇異"動物,包括宙斯盾巨石佩托螺絲、印度洋新蓮花、鱗腳螺絲等。

當地時間4月9日01時,正在執行自然資源部準許的中國洋52号52航程任務的海洋一号,由中國自主研發的6000米測樣無人控潛水器(ROV)海龍三号在西南印度洋海嶺龍的熱液口成功完成了該站的潛水任務, 4天内共3次潛水,最長的連續近底觀測作業6小時,采集大型底栖動物、清澈海水、底栖魚類、深海沉積物等樣本,并進行了各種原位參數測量。
印度洋的新蓮花
"海龍III."ROV是由海洋協會支援,由上海交通大學教授葛偉團隊研制的新一代國産大功率、可操作型水下無人遙控潛水器,特别适合深海科研作業。"海龍III"有兩大優勢:一是可實作大跨度、長距離近底觀測采樣;本段,在母艦"海洋一号"與合作下,"海龍III"配備了各種自主研發的水下監測探針和取樣裝置,完成了水熱區多參數測試、定點采樣、标記、母艦與ROV關聯、近底遠端觀測、攝像儀等功能目标任務。
刻度腳螺釘
據海龍系統總設計師葛偉教授介紹,為了完成這項任務,為裝置在航行前進行ROV專業更新,配備了國産雷射拉曼、CTD傳感器組、微電子、大容量淨水、溫度探頭和宏生物采樣裝置等采樣裝置,水下載下傳荷重量約350公斤,接口20多種類型, 操作過程涉及生物觀察、攝影、錄像、淨水樣本采集、插管沉積物取樣、岩石、硫化物取樣、生物取樣等。班組還派王旭陽擔任現場裝置改造更新組負責人,針對實際複雜海況及時調整裝置功能,大大提高了現場作業能力。
宙斯盾巨型佩托螺絲
中國大洋52号航段第三段首席科學家孫成軍表示,目前"海龍III"性能狀态穩定,運作方式靈活,采樣手段豐富,機體控制熟練,可長期水下作業,對采集樣本建立環境基線,增進對印度洋中脊生态系統的了解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