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複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輸出了很多營養觀點,金句頻頻傳出。近日,他說,"以精制碳水化合物為主導的飲食營養,很難支撐我們活到90歲!"這重新點燃了這場辯論。張文紅為什麼會這麼說呢?我們經常聽到的"精制碳水"究竟是什麼?
"精制碳水"或增加疾病風險
什麼是"精制碳水"?杭州市第一人民醫院營養科臨床營養師蔣宏說,普通的米飯和面粉食品是碳水化合物,而精制白米粉和蛋糕、甜點、奶茶等被稱為精制碳水化合物。
在中國傳統飲食中,大米和面粉的主導地位是不可動搖的。特别是對于老年人來說,早晚喝粥或面條是"标準",他們對水果和蔬菜的依賴程度遠遠超過水果和蔬菜。從營養的角度來看,這種飲食是可以了解的 - 大多數老年人牙齒差,消化功能弱,粥和面條容易消化,但不推薦。例如,由于老年人新陳代謝緩慢,更多的白米飯攝入會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吸收,當攝入量超過人體新陳代謝的需要時,就會轉化為肝髒中的脂肪堆積。
素食主義者或"三高食物"
蔣紅還發現,很多老年人的蛋白質攝入量遠遠不夠。研究表明,持續保持高每日蛋白質攝入量的人在90歲後失去自我護理的風險顯着降低。更高品質的蛋白質來源包括魚,肉,蛋,豆類,乳制品,堅果,豆腐等。
"在門診診所也有一種現象,胖子正在上升。蔣紅通過仔細查詢發現,很多老年人的新陳代謝比年輕人差,但攝入量并不低。許多老年人甚至為他們的孩子吃剩下的食物,導緻他們的攝入量增加。不僅如此,一些老年人吃得太多,往往還會導緻肥胖。調查顯示,純素飲食中的許多人每年都被診斷出患有高脂血症。因為長期吃素的老年人,營養、熱量往往來自油、糖、鹽等,動物蛋白的攝入量幾乎為零,會吃到更多精制的白主食。澱粉、油、糖等多吃,原本以為安全健康的純素成了"三高糧"。
"口幹"問題應注意
為什麼很多老人喜歡喝粥、吃面條?也許它與"口幹"有關。
上海華東醫院臨床營養中心主任孫建勤指出,進入老年後,唾液腺萎縮,唾液分泌減少,可能随之而來的是吞咽不良、消化不良等問題。結果,許多人喜歡吃粥或湯面條。
其實,"口幹"的老年人在吃之前可以吃一些新鮮的檸檬、酸蘿蔔等酸味食物,促進唾液分泌。吃較幹的餅幹和面包時,在進食前蘸牛奶或湯。此外,每天堅持舌頭運動,如伸展舌頭、旋轉,有利于保持舌頭的靈活性和味覺功能。
找記者、找報道、求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下傳"赤路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點情報站",全省600多家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