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林匹克精神是什麼?它是"了解、團結、公平競争",也是一股超越極限的力量。
邁克爾·約翰遜(Michael Johnson)是一位獲得過五枚奧運金牌的美國短跑運動員,他可能是對這種精神力量的最好诠釋。
他曾經是世界上"跑得最快的人",但不到半年前,他突然遭受了輕微的中風,使他的身體難以移動。這位空中飛人藝術家過去隻用了19.32秒就跑完了200米,現在需要15分鐘才能完成同樣的距離。
"奧林匹克精神使我從中風中恢複過來,同時使我能夠專注于這種疾病。在此期間,在接受美國媒體ESPN、英國媒體BBC和《衛報》的采訪時,約翰遜分享了讓他感到痛苦的中風經曆,但同時提到了"奧林匹克精神"。
1996年,邁克爾·約翰遜參加了亞特蘭大奧運會。本文圖檔 東方IC
他是一位獨特的"金牌收割者"
"邁克爾·約翰遜患有輕度中風"。去年9月左右,新聞頭條出現在外媒體育版塊,但并沒有引起太大的震撼。
對于許多年輕的體育迷來說,他們對"短跑之王"的了解就是博爾特。但事實上,20多年前,這個頭銜就屬于美國短跑運動員邁克爾·約翰遜。
如果看看約翰遜在賽場上的履曆,隻能用"輝煌"來形容——他從1991年到1999年連續五次獲得奧運會金牌,連續五次參加世界田徑錦标賽。
作為"金牌收割者",他在奧運會和世錦賽的賽道上都隻獲得了金牌,沒有一枚銀牌或銅牌。
在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約翰遜赢得了他的第一枚奧運金牌,從那時起直到亞特蘭大奧運會,約翰遜幾乎"統治"了中短跑賽道,他連續七年在54場400米國際比賽中保持不敗。
1996年,約翰遜達到了他職業生涯的巅峰。在亞特蘭大奧運會上,他一舉赢得了兩枚金牌。在400米比賽中,約翰遜以絕對優勢領先第二名10米以上奪冠,并以43.49秒的成績打破奧運紀錄。這也是奧運會曆史上最大的勝利。
直到約翰遜在2001年挂靴,他才成為田徑場上不可戰勝的神話。
邁克爾·約翰遜對學生講話。
以前是200米19秒,現在需要15分鐘
一個運動員越是聰明,當他經曆低谷和磨難時,他就越可悲。
約翰遜就是這樣,為了突破極限,他已經把自己的身體訓練到近乎完美,但中風糾纏了他。甚至他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患上這種疾病。
四個月前,約翰遜在健身房完成正常訓練後遭受了暫時性缺血性中風。
這是一次小中風,由大腦血液供應的暫時中斷引起,導緻缺氧,約翰遜自己回憶說,仍然心悸,"手臂和身體左側有一種奇怪的刺痛感。"
他的左半身失去了靈活性和協調性,在接下來的幾天裡,他花了15分鐘才走了200米。要知道,在1996年亞特蘭大奧運會上,約翰遜從起點到200米終點隻花了19.32秒。
幸運的是,這次病情并不嚴重,51歲的約翰遜奇迹般地康複了。如今,約翰遜已經恢複了正常的運動,他可以沖浪、劃船、騎馬和跑步。
"我不知道為什麼我會中風,這是我必須接受的事情。如果我知道原因是什麼,我會采取一些可能消除根本問題的步驟,這樣我就會更接地氣。不幸的是,我沒有那種好運氣。"
約翰遜在接受ESPN采訪時承認,這種無法找出病因的疾病讓他現在非常沮喪,醫生告訴他,他仍然無法避免疾病的複發,這讓約翰遜更加憤怒。
"我一直在做正确的事情,比如每天訓練,保持良好的狀态,很多人不會這樣做。事實證明他們很好,但我躺在醫院的病床上中風了。顯然,這種事情非常令人讨厭。"
邁克爾·約翰遜推動2024年洛杉矶奧運會。
"奧林匹克精神"幫助我從中風中恢複過來
當約翰遜分享他3個月與疾病作鬥争的經曆時,許多媒體記者會問:"你是如何克服這種疾病的?"
"奧林匹克精神幫助我克服了困難。約翰遜的話簡單抽象,但背後确實有最真實的故事。
"核磁共振掃描後,我無法行走,我無法移動左腿,手臂麻木。我感覺不到胳膊,甚至移動手指也是個問題。我被告知我中風了,我不能正常移動,現實是如此殘酷。"
在約翰遜的描述中,比疾病更可怕的是,從健康到疾病懷抱的巨大差距,以及消極精神狀态帶來的脆弱性和無助感。
突如其來的疾病讓他意識到人渺小,"我從中風中學到的真正教訓是,我面臨着一個脆弱的情況,我不能走路。我需要幫助才能走路,日常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事對我來說很難。"
約翰遜開始意識到,要回到原來的狀态,他需要敞開心扉去幫忙。
"我記得我是200米中最快的人,是以在恢複的過程中,我每走一步,我都能感覺到我正在重新學習。約翰遜利用那次奧運時間鼓勵自己,不斷體會到自己心中的"奧林匹克精神"。
于是,令自己吃驚的效果出現了——不是"奧林匹克精神"恢複了他的身體,而是他開始集中精力,變得更加積極樂觀。
"在那段時間裡,我一直在回憶奧運會,然後專注于做每一次恢複訓練。然後我發現自己變得越來越好......"
對于他的病情,約翰遜遵循了所有可以避免中風的方法,包括健康飲食,适度飲酒,定期鍛煉和注意體重。3個多月後,約翰遜康複了。在感恩"奧運精神"的同時,也打算嘗試更多的奧運項目。
馬拉松可能成為約翰遜的下一個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