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良種良法配套“豐”景這邊獨好

近日,青島市農業和農村發展局在平度市組織了全市小麥新品種新技術觀察會暨新品種展示周活動,重點展示全市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成果,吹響收獲的鼓點,加快推廣應用高産優質小麥新品種和綠色優質高效新技術模式, 為糧食穩定收成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援。

"種子是農業的籌碼,沒有種子自主,就沒有大地的收成。"青島農業技術中心首席專家王俊強說。觀察将展示在青島新宜佳種子産業、山東青峰種子有限公司、蕾絲五四農場等種植基地開展的小麥試驗示範試驗,包括小麥新品種引進示範試驗、安全性評價試驗、全省旱地小麥品種生産試驗和區域試驗、黃淮冬小麥區幹肥組小麥品種區域試驗及比較試驗。小麥品種試驗,共有392個試驗品種和16個新品種的小麥進行展示和評價。市農業技術中心小麥專家陳偉強、周慶強詳細介紹了小麥在試驗示範田的管理過程、品種特點和田間性能。

"綠農6個,綠農7個,是在市農業技術中心、青島農業大學等機關的指導下合作,我們獨立選用新品種,經過多年的試驗論證,綜合性能良好,是我公司的明星品種,越來越受到農戶的信任,種子需求也在不斷增長。"慶豐種子公司總經理侯元江高興地說。

在青峰種子公司小麥展示田,由山東省小麥系統專家專家、中央專家委員會相關專家組成,對小麥新品種現場生産進行展示評價,結合前期檢驗,清農6、清農7、天蒡34、新興169四個品種在産量、綜合性等方面表現突出, 和其他測試點結果基本一緻。

小麥滴灌、水肥全過程機械化生産技術是播種、滴灌與水肥一體化、無人機等綠色病蟲害防治、機械化收獲等單項技術的內建創新,可實作小麥播種、施肥、灌溉、灌溉、小麥播種、施肥、小麥 噴灑收割,有效解決小麥種植水資源短缺、勞動力短缺、生産成本高、種植效率低等瓶頸問題。市農業技術中心資深農藝師孫旭良對優質高效的種植模式做了精彩的講解。

青島市農業技術中心通過市種子企業、育種機構、種子(農業技術)部門和廣大農民搭建種子技術交流平台,友善參觀者觀察基地新品種,學習新技術,發揮"點波段表面"輻射驅動作用,加快新品種、新技術的推廣應用。今年,由于有力技術支援,應對措施到位,全市小麥收獲基礎堅實。

近年來,青島市實施"隐糧在地,糧在科技"戰略,不斷提高糧食綜合生産能力,在市開展創新農業新技術試驗示範基地建設,基地作為平台開展新品種、新技術試驗示範,先後引進3000多個新品種的展示和評價作物, 篩選推廣适合青島種植的100多個優良品種,全市主要作物覆寫率已達99%以上。同時,深入開展糧食生産功能區綠色優質高效創造行動,實施綠色優質高效攻擊區、示範區、輻射區"三區"共建,綜合推廣先進适用技術模式,探索農業生産服務社會化新機制,加快農業發展模式轉變, 持續推動糧油等重要農産品向高品質發展。

孫靈強,農民日報、中國農業網記者,于淩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