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溝的表現形式有哪些?
在影視劇領域,非常明顯,年輕人網絡總是喜歡将黃日華版的《天龍霸布》與胡軍版進行比較,完全忘記了還有梁家仁版。

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神鷹英雄》上,一些80後、大多數90後隻知道顧天樂李若通版的《神鷹英雄》和黃曉明劉亦飛的版本,但他們已經忘記甚至不知道有一部非常經典甚至金庸本人隻認出劉德華陳玉蓮版的《神鷹英雄》。
一、第83屆《秃鷹英雄》亮點
第83屆《神鷹英雄傳奇》大獲成功,香港無線推出後續的《鷹英雄》,在香港和内地也取得了非常大的反響。
在筆者看來,第83版《秃鷹英雄》的要點有三個要點:
首先是演員延續了第83版《鷹俠傳說》,比如劇中的五個絕對,周伯通、秋千玲、柯震邪惡都是原班人組,如果兩部劇連起來看,會很流暢。
二是梁家仁、歐陽培山的中年郭靖黃蓉組合,也太适合選角了。
可能有一些受《唐伯虎店秋香》等電影影響的年輕觀衆誤解了梁家仁的感悟,其實他飾演的喬楓和中年郭靖非常有質感,在《神鷹英雄》中他飾演的郭靜和黃日華會發現,無論是兩個人的外表還是氣質,相似性都非常高, 這是一個非常發自内心的延續。
更讓人驚喜的是歐陽培山筆下的中年黃蓉,當作者第一次看到這個版本的黃蓉時,他覺得這不是翁美玲的母親?無論是外表還是氣質,她都很好地接納了翁美玲版的年輕黃蓉,而且相比年輕漂亮的黃蓉,歐陽培山更具有冷靜霸氣的精神,畢竟她也是幫手。
是以,歐陽培山被網友稱為"絕版中年黃蓉"。
第三位當然是兩位主演劉德華和陳玉蓮。
劉德華當時隻有22歲,臉色有點黑,身材似乎比較強壯,剛出現的時候确實像個野孩子,然後劉德華的演技和楊國慢慢長大。
當然,花仔并非沒有差評,最大的槽點大概就是他的鼻子,老鷹鈎鼻的特征太明顯了,再加上妝容,被網友戲稱為"楊果和老鷹在一起"。
陳玉蓮當時23歲,雖然隻比劉德華大一歲,但她出名較早,性格安詳冷靜,有一種尊貴和屈辱感,外表純潔冷酷,真的是我所看到的一種憐憫感。
有網友評論說,陳玉蓮版的小龍女給人一種冷酷的感覺,李若彤的感情很嚴肅,劉亦菲是木讷的。雖然這種說法不能說是絕對準确的,但它确實有一定的道理。
2. 金庸的認可
《秃鷹英雄》的版本超級多,不算單單電影和電視劇,有十幾個版本,可見它的受歡迎程度。
在這麼多版本的《秃鷹英雄》中,要說哪個版本最好并不容易,我們可以有兩個方面的意見來參考。
一個方面是網絡評分。
截至2021年7月,顧天樂李若通1995年版《神鷹英雄》得分最高,共有16萬人參與評分,評分9.1分,被視為入神劇行列,與《紅樓夢》《西遊記》有過較量。
劉晨玉蓮1983年的版本隻有不到6000人參與評分,隻得了7.9分。
黃曉明劉亦飛的版本由6萬人評分,得分7.5。
其他版本更是無法與這三個版本相提并論,除了孟飛潘英子和日文版,也是7.5分,其他版本明顯低于這三個版本。
當然,這些網絡評分也與時代有很大關系,從評分的數量可以看出,相對來說,大部分80後都是看着顧天樂李若通版的《鷹俠》長大的,而這部分觀衆恰好是網際網路時代開始後的第一波重度參與者, 當然,在網際網路上發言的權利高于其他時代。
另一方面,你可以看看金庸的評價
網上有一段金庸正在采訪的視訊,其采訪時間應該是黃曉明劉亦飛版《神鷹英雄》播出之後,是以金庸應該看過之前所有版本的《神鷹英雄》,作為原作者,他的意見當然是至關重要的。
與之前采訪中的金庸不同,金庸經常扮演哈哈,這一次金庸明确表達了自己對劉陳玉蓮版《神鷹英雄》的認可,同時也對黃曉明和劉亦飛版的《神鷹英雄》提出了一些委婉的批評,認為黃曉明的表演有些油膩, 而劉亦飛則不喜歡表情,也就是網友評價的"木頭"。
當然,金庸的評價我們也必須客觀地看待,在拍攝劉晨玉蓮版《神鷹英雄》時,金庸親自參與其中,給劇組人員提供了相關指導,換句話說,可能相當于"親生孩子"。
有網友認為金庸和很多老觀衆都是先入為主的,其實其實不是,因為在劉德華陳玉蓮版《神鷹英雄》之前,有很多《神鷹英雄》影視劇,比如謝賢、羅樂霖、傅生。
值得一提的是,金庸先生去世時,香港電視台為紀念他而選擇播出的金庸劇,是劉德華陳玉蓮版的《鷹俠》,一方面是衆多香港觀衆的最愛,另一方面也是金庸明确表達自己喜愛的金庸劇。
第三,劉德華扮演假愛與真相
劉德華陳玉蓮版的《神鷹英雄》之是以被人們記住,另一個原因就是觀衆會覺得其中的楊果真的很喜歡小龍女,眼神和表情都能看得出來。
這不是假的,因為同一個劇組的唐振業也說過,當時他覺得劉德華看錯了陳玉蓮的眼睛。
劉德華在随後的歲月裡,确實多次表達了自己對陳玉蓮的感情,說陳玉蓮是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讓他演假愛情的女主角,他真的以為自己是楊果,每天最渴望的就是趕快開始拍戲,這樣他才能見到心愛的阿姨。
雖然陳玉蓮隻比劉德華大一歲,但一方面,陳玉蓮出名較早,據說劉德華在中學時和同學一起寫了劇本并獲獎,電視台在開拍時選擇的女主角是陳玉蓮。
另一方面,當時陳玉蓮和周潤發還在戀愛,是以劉德華"知道她是偶像的女朋友",而看到陳玉蓮也有一種高不可攀的感覺,這或許正是這個身份之間的差距,這讓劉德華和陳玉蓮在初期的發揮更加逼真, 就像金庸的評論一樣,楊果尊重而不是"勾引"小龍女。
當然,劉德華承認自己确實向陳玉蓮坦白了,但陳玉蓮隻是笑了笑,回避了過去。
劉德華評論說,陳玉蓮有泥土般的新鮮感,是一個不吃人煙的空洞靈感,多年再見到她時一直保持不變,這種氣質本身就是小龍女。
要說陳玉蓮和《神鷹英雄》對劉德華的影響有多深,你可以看到他開公司後拍的電影:"91位神鷹英雄"和"92位神鷹英雄"。
最後,如果從硬體方面來看,影視劇的發展自然越來越好,無論是位置還是服務之路都是過去無法比拟的,但一些比較古老的經典劇,即使硬體超級落後,仍然深深紮根于人們的心中, 究其原因,就是這些劇在軟體上已經做得夠多了,那就是"戲"。
三十多年來,雖然被很多人遺忘了,但在作者心目中,劉潔陳玉蓮第83版《神鷹英雄》依然是不可替代的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