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馬凱碩:如果拜登繼續走特朗普對華老路,美國将走向災難

"特朗普的對華政策是對還是錯?"由新加坡國立大學學者馬啟洙發表在南韓《全球亞洲季刊》的網站上。拜登的回答将影響未來,這表明拜登政府在為中國制定明确、可靠、全面的長期戰略之前,應停止對美中關系進行冷靜分析。全文摘錄如下:

拜登政府在制定對華政策時必須回答的最重要問題很簡單:唐納德·特朗普的對華政策是對還是錯?就目前而言,華盛頓的共識是,即使特朗普在其他方面都錯了,但他對中國的看法也是對的。是以,拜登政府的真正危險是繼續實施特朗普的許多政策。如果是這樣的話,美國将走向災難。

本文的目的很簡單:建議拜登政府在為中國制定明确、可靠和全面的長期戰略之前,停止對美中關系進行冷靜的分析。目前,美國缺乏戰略。亨利·基辛格親自向我證明了這一點。缺乏冷靜的分析和冷靜的戰略考量,實際上意味着美國對華政策已經從一個謬論轉向了另一個謬論。從一個極端到另一個極端,美國的對華政策将失敗,而不會停止現實主義。

特朗普沒有對中國造成傷害

現實情況是,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損害了美國的地位,沒有對中國造成真正的傷害,也未能阻止中國繼續發展與世界其他國家的貿易和經濟關系。是以本文的主題很簡單:如果拜登政府繼續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結果隻會是美國的弱化,中國更強大,世界上與中國有實質性關系的國家比美國多得多。

特朗普未能這樣做的原因很簡單。特朗普的政策并非基于對美國對手現實主義的評估。是以,拜登政府可以采取輕松的措施。如果美國采取合理步驟"适當尊重人類觀點",它将從其他國家對中國的看法中學到什麼?

首先,沒有人同意特朗普政府認為中國共産黨将消失的觀點。相反,他們會同意哈佛大學肯尼迪學院的評估,即該黨對14億中國人的支援率從2003年的86.1%上升到2016年的93.1%。

其次,更重要的是,沒有人認為中國是一個民主的共産主義出口國。許多美國人張開嘴聲稱,中共對美國民主構成威脅。那麼,為什麼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甚至歐洲國家,不認為中共是對其民主的威脅呢?地緣政治計算中最大的錯誤是讓意識形态壓倒現實分析。

第三,世界上大多數嚴肅的上司人都認為習近平是一位稱職、稱職和有建設性的上司人。不可否認,美國上司人正在與一位深思熟慮的戰略上司人打交道。相反,特朗普政府的強烈抗議不符合中國的利益,但對美國不利。重要的是,盡管特朗普因攻擊中國而受到美國贊揚,但沒有一個大國支援他的對華政策。他們可能會看到這些政策失敗。

世界歡迎中美競争"暫停"

如果這種分析是正确的(事實證明是這樣),拜登政府應該采取的第一個重要步驟就是承認特朗普的對華政策已經失敗。有了這一共識,拜登政府應該計劃對中國采取另一種态度。這種替代辦法可以通過五個步驟實作。

第一步是按下美中地緣政治競争暫停鍵。為什麼?有兩個原因。世界将歡迎這種"暫停",因為大多數國家希望首先關注應對目前挑戰,例如新的皇冠疫情。此外,這樣的"暫停"将為拜登政府扭轉無效政策争取時間,例如特朗普的關稅和出口限制。這些措施的目的顯然是削弱中國經濟。這麼弱?資料顯示沒有減弱。美國政策制定者應該反思這一重要統計資料:2009年,中國的零售市場規模為1.8萬億美元,而美國為4萬億美元,是中國的兩倍多。到2019年,中國市場規模将達到6萬億美元,是原來的三倍多,而美國市場将增長到5.5萬億美元,不到1.5倍。

第二步,在"暫停"期間,是現實地評估特朗普的哪些政策适得其反,并加強中國的力量。在缺乏美國對中國的戰略的情況下,特朗普政府不穩定的貿易戰和對孟晚舟的拘留有效地鞏固了中共政權的團結,因為它喚起了對中國"百年屈辱"的深刻記憶,當時西方法律在中國土地上實施。拜登政府應該立即暗示釋放她。這符合美國的國家利益。這才是真正的地緣政治騙局。

第三步也是最困難的一步也是認識到戰略對手的真正優勢和劣勢。可以肯定的是,這是任何戰略競争中最重要的一步。拜登政府在試圖了解中國時,應該牢記美國最偉大的戰略思想家喬治·基南(George Keenan)的一個重要觀點,即地緣政治競争的結果取決于美國在多大程度上能夠給世界一個它想要的東西的普遍形象,成功地解決國内生活問題,承擔世界大國的責任。 以及能夠在目前的思想潮流中保持自己的精神活力。

毫無疑問,美國作為一個整體仍然是當今比較成功的社會,在很多領域都領先于中國。在我的書中,我強調中國永遠不應該低估美國。但是,如果美國低估中國,那将是一個同樣嚴重的錯誤。

冒犯中國的侮辱将适得其反

第四步是制定全面的長期戰略,以控制與中國的競争。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過去的某些方案不可用。例如,遏制是不可能的。越來越多的國家與中國的貿易比與美國的貿易更多。事實上,還有更多。美國也沒有軍事優勢,特别是在中國沿海附近。

拜登政府尋求其盟友和夥伴的合作,共同制定新的對華政策是明智的。他們的許多盟友和夥伴,包括日本、印度、英國和澳洲,都對中國的崛起有着共同的戰略擔憂。然而,沒有一個國家願意加入遏制政策。這不僅僅是出于經濟原因。

中國周圍的所有國家都在問這樣一個問題:十年或二十年後哪個經濟體會更強大,美國還是中國?大多數現實的分析師預測,美國經濟将在未來十年或二十年内跌至第二位。毫無疑問,當美國經濟從世界第一變為第二時,包括美國在内的世界戰略考量将發生變化。但在美國,隻有少數勇敢的靈魂敢于公開談論它。對于美國的任何政治家來說,談論這個幾乎不可避免的結果是一種政治禁忌:美國可能成為世界上第二古老的國家。這也是拜登政府在繼續全面實施特朗普政策之前應該多考慮戰略的另一個原因。

拜登政府必須采取的第五步也是最後一步似乎很簡單:停止侮辱和冒犯中國。考慮到美國習慣于将價值判斷傳遞給其他國家,這可能很困難。但拜登政府不應該得罪中國,原因有二。首先,即使在今天,美國也是唯一冒犯中國的國家。世界上沒有其他政府這樣做過。在這種情況下,看起來孤立的不是中國,而是美國。其次,公開冒犯中國會不知不覺地給整個西方群眾施加壓力,導緻中美關系的嚴重複雜化:對"黃色禍害"的恐懼。這種恐懼偶爾會浮出水面,導緻美國反亞裔暴力事件增加。

最後,大多數人希望看到的是美國和中國這兩個世界大國之間的理性了解和理性對話。虐待從不起作用。一個好外交官的最佳定義是,他或她讓你下地獄,但你說話的方式讓你覺得你會享受這段旅程。外交已經存在了數千年。這是拜登政府與中國建立新關系、在競争與合作之間找到平衡的最佳武器。

來源:參考消息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