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方草藍天
- 《研究史信》專題理論文章
李一輝
(2021年4月)
"十步一定有草。習近平總書記每次到湖南,都對湖南的紅色資源和黨史資源給予高度的肯定和評價。湖南是紅色資源的"富礦",是革命史上輝煌的紅土。從秋收起義到管道轉移,從"半被子"到雷鋒精神,還有毛澤東、蔡和森、劉少奇、任玉石等一大批湖南革命家。可以說,"現代曆史的一半,一群湖南人"。"紅色資源是學習和教育黨史的寶貴資源,是寶貴的精神财富。這麼好的資源,這麼好的時代,應該喚起我們湖南黨員幹部"學曆史、學曆史、學曆史、崇德、學曆史"的熱情和動力。
如果你心中有信心,你就能走得很遠。從革命烈士的事迹中,"進一步認識思想的偉大力量,進一步把握曆史規律和潮流,進一步深化對黨的性質和宗旨的認識,進一步總結黨的曆史經驗,進一步發展革命精神,進一步加強黨的團結和集中", 并堅定理想信念。"要殉道,不偉大"的革命先驅方志敏,不幸在人生的最後階段被封為"可愛的中國":"敵人隻能砍下我們的頭,決不能動搖我們的信仰!因為我們所信仰的教義是宇宙的真理!為共産主義犧牲,為蘇維埃流血,這就是我們想做的!"有死歸來,大義人夏明翰、"破腸明志"、果斷的陳淑香,還有救車歐陽海的英雄,用生命踐行扶貧使命的"一線指揮員"黃世妍,還有很多很多。他們都有同一個名字——共産黨人,他們對理想有着共同的信念。心中有信心,腳下有力量。隻有深入研究黨的曆史,深造黨的曆史,才能深刻認識中國共産黨是什麼樣的黨,深刻了解中國共産黨為什麼能夠,深刻了解中國共産黨為什麼前進,走向何方,在黨的曆史中找到它的根和靈魂。 我們才能真正充滿精神的鈣質,堅定不移地相信共産主義,堅持共産主義的崇高理想,堅定不移地走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道路,在新時代的長征道路上穩步前進。
真理就像一把火炬,照亮旅程。我從湖南改革開放的巨大變化中,感受到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的真理和巨大力量,感受到黨的上司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巨大優越性,進一步照亮了信念和信心奮鬥的道路。通過省黨員幹部的辛勤勞動和貧困群衆的自力更生,全省747萬貧困人口脫貧,6920個貧困村全部上榜,51個貧困縣全部脫帽,三鄉土地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創新引領、開放崛起,第三代雜交水稻育種、智能軌道列車、磁懸浮列車、"PK"電腦、"億龍500"挖礦機器人等多項具有前瞻性、颠覆性、領先的創新成果,湖南成為世界名片。動能轉換結構優化、工業網際網路、智能網車、5G、機器人、人工智能持續工作、新興裝備制造、農産品加工、材料3萬億産業及先進軌道交通、工程機械等11個行業1000億個産業。湖南環海三田正在從"制造業省"向"制造業省"轉變。"窺視全豹",從三鄉土地真實可見、摸得着的變化中,我們可以深刻了解為什麼中國共産黨"能",為什麼馬克思主義"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為什麼"好",進而更加堅定始終遵循黨的信仰和信念。作為18洞村脫貧後,龍顯蘭說,他給孩子起名叫龍仙,意思是飲用水源,别忘了聚會。
别忘了原心,要永遠。學習曆史,是從國有企業的奮鬥曆史中,牢記最初的使命,擔負起國有企業的作用,進一步增強實力強、優于大型企業的信心。我們高興地看到,湖南省監管企業總資産14554億元,淨資産5495億元,比"十二五"末分别增長168.1%和241.1%。2020年,預計營業收入5,750億元,利潤189億元,分别比2015年增長3,595億元和213億元。作為省級國有企業的重要成員,湖南發展集團成立19年來,曆經多次創業,從迷茫到堅定,從虧損到盈利,總利潤超過1億元,總資産近1000億元,企業效益規模和資産品質實作"雙提升",功能性業務和競争性業務實作"雙提升"。站在"兩百年"目标的曆史交彙點上,我們充滿信心。"湖南開發商"将繼續踐行"三四新"使命,聚焦"土地、礦産等自然資源開發利用、健康養老産業、水電資源營運"三大産業,做好資産管理、資本運作和數字化轉型三條,堅持效益第一,切實做好工作, 聚焦湖南發展集團成為具有競争力、創新性、控制力、影響力、抗風險的省級國有資本投資服務平台和國有資本投資控股集團,為湖南"湖南發展"的現代化力量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