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咖啡市場也瘋狂!星巴克、瑞幸咖啡後,“新貴”在崛起

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裡,有無數裝修風格獨特的咖啡館,衣着鮮豔的"時髦"成為咖啡館打開消費市場大門的新鑰匙。除了時尚生活的配套作用,咖啡也成為"勞工"生活中的"精神支柱"。

雖然小衆咖啡館在尋求獨特性方面苦苦掙紮,但連鎖咖啡館已經在通往資本市場的道路上。在Manner咖啡六周年之際,有消息稱Manner計劃明年在香港上市。但該公司創始人韓玉龍否認了該公司上市的計劃。

今年8月,由加拿大咖啡連鎖店Tim Hortons經營的中國公司Tim Hortons China計劃通過與Silver Crest Access Corp.的合并在納斯達克上市。

這也是繼瑞宇咖啡之後,還有另外兩家中國咖啡企業出局或計劃在資本市場上市。

中國人的胃愛上了"進口商品"

中國的咖啡市場規模大,增長迅速。據《中國咖啡市場及行業調查分析報告》預計,中國咖啡市場規模将繼續增長,預計2024年将超過3300億元。根據倫敦國際咖啡組織(International Coffee Organisation)的資料,中國的咖啡消費量正以每年15%的驚人速度增長,而全球平均水準為2%。

其中一個二線城市的消費者已成為咖啡消費的主力軍。據德勤2021年4月釋出的研究資料顯示,中國一線城市、二線城市消費者已經養成了喝咖啡的習慣,尤其是一線城市,由于生活節奏快,消費者紛紛将咖啡視為"日常飲品",人均消費量為326杯/年。

消費需求的增長加速了咖啡企業的發展。資料顯示,自2018年以來,截至今年9月30日,中國已有80家咖啡道投融資,總額超過151.93億元人民币。在商業登記方面,2018年至2021年9月30日期間,有815,000家咖啡相關企業注冊。

具體來看,資料顯示,從2018年到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咖啡企業的融資金額都在不斷上升。受2020年疫情影響,咖啡行業融資情況處于"小而分散"的狀态,單個項目的融資金額較小,共融資13項,融資金額也少,2.06億元。

2021年前三季度,咖啡企業募集資金超過2019年全年,達59.84億元,募集30宗。

(資料來源:企業調查、首都研究院)

在2018-2021年前三個季度,包括Manner Coffee和瑞宇咖啡在内的五家公司獲得了五筆融資,是同期最多的。

從融資項目來看,瑞宇咖啡成為融資之王已經超過三年了。瑞宇咖啡2018年融資26.5億元,2019年融資55.9億元,2021年募集16.54億元。

暴發戶和瘋子

咖啡品牌在中國的發展還處于發展的初級階段。咖啡消費品主要分為三類:速溶、現磨和即飲。現磨咖啡的代表品牌是星巴克(SBUX.美國),瑞幸咖啡,歌詩達等;即飲咖啡市場的代表性品牌包括雀巢、星巴克、UCC、康美德貝納松咖啡等;在速溶咖啡市場,有許多類型的參與者,代表雀巢等品牌,三餐半等新興品牌等。整個咖啡市場呈現出一種情況,即磨碎咖啡,即飲咖啡和新動力品牌共同競争。

在以咖啡為主打産品的企業中,瑞幸咖啡和星巴克已經突破了中國市場,其次是道式咖啡、歌詩達等咖啡連鎖品牌。

1999年,星巴克在中國大陸開設了第一家門店。在接下來的20年裡,"稀有而昂貴"的星巴克咖啡在中國迅速擴張。

根據其第三季度業績,星巴克在中國擁有5,000多家門店,将全球門店數量推高至創紀錄的33,295家。

星巴克中國同店銷售額在第三季度增長了19%,預計2021财年全年中國同店銷售額将增長18-20%。

同樣在中國扼殺"血路"的還有瑞宇咖啡。比起星巴克一杯咖啡二十元的價格,瑞宇咖啡的價格比較普遍。在價格戰的沖擊下,瑞宇咖啡正在快速增長。

從2017年10月起,瑞宇咖啡在北京銀河Soho開設了第一家門店。花了四年時間才達到4000多家商店。

截至2021年7月31日,瑞宇在中國擁有4,030家自雇店和1,293家特許經營商。

2020年2月初,知名做空機構《順水》釋出了一份長達89頁的短報,稱該公司的财務和營運資料是捏造的,對其商業模式提出了質疑。

根據其2020年年度報告,該公司去年公布的淨虧損為56.03億元人民币,而去年同期為31.61億元,同比增長77.25%。

2020年4月,瑞幸咖啡曝光金融詐騙,其快速擴張模式驚動了整個咖啡市場。2020年,國内咖啡市場呈現出與瑞幸咖啡不同的理性。從2020年以來的咖啡項目融資來看,大部分都集中在精品咖啡,融資金額普遍較小。

在過去的兩年裡,專門從事低成本精品咖啡的Manner已經成為咖啡賽道的寵兒。作為咖啡品牌的新貴,Manner coffee目前在全國擁有200多家門店,估值為30億美元。

Manner的崛起也代表了中國咖啡競争格局的變化。根據《中國現磨咖啡産業白皮書》,中國現磨咖啡頭品牌以産品價值全面、應用多場景的大型連鎖品牌為主,但從一線和新線的競争格局來看,專注于"快咖啡"場景的高成本效益咖啡品牌和專注于"慢咖啡"場景的精品咖啡品牌正在逐漸搶占市場佔有率。

即飲咖啡大戰

根據前瞻性研究院的資料,2020年,雀巢以42.6%的市場佔有率在中國即飲咖啡市場排名第一。然而,由于即飲咖啡門檻低,便攜性強,管道多樣,已成為各大品牌争奪的紅海。

還有大量的即用型咖啡市場競争對手,包括雀巢、康師傅、團結、三得利、農夫泉(09633.HK)、可口可樂、蒙牛(02319.HK)、伊利(600887.SH)等。

2019年,農夫泉通過碳酸咖啡"炭疽病"進入即飲咖啡市場。接下來,農夫泉針對不同消費群體推出了炭疽精品咖啡、炭疽挂耳咖啡等咖啡産品。

不過,從資料來看,農夫泉的咖啡銷量并不樂觀。據浙商證券研究報告顯示,農夫山泉道平台2021年2月網上銷售額為47萬元,同比下降39%和30%,2021年1-2月陶系統累計網上銷售額為118萬元,同比下降38%。

2月份,農夫春季即飲咖啡的市場佔有率為3.7%。同期,星巴克和雀巢即飲咖啡的市場佔有率分别為40.4%和18.5%。

随着頭部玩家的高度集中,除了農夫泉,還有飲料公司轉向咖啡市場。

東鵬特效飲料母公司東鵬飲料(605499.SH)近日推出了即飲咖啡品牌"東鵬大咖啡奶昔拿鐵"。根據東鵬飲料在其視訊編号上釋出的宣傳廣告,這款即飲咖啡采用阿拉比卡咖啡豆和紐西蘭進口奶源,不含反式脂肪酸,強調"低糖",含糖量為4g/100mL。

根據公司2021年半年度報告,其能量飲料實作營收35.47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的96.59%,是公司收入的主要來源。

東鵬特效飲料此次打通咖啡市場,也是為了看到中國咖啡市場的巨大潛力,并解決公司主營産品單品的問題。然而,跨境咖啡産品能否滿足消費者的需求,真正帶動公司業績增長,仍有待考慮。

本文源自首都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