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河南省全職引進的第一個外國專家尤哈将在省人民醫院長期坐診

河南省全職引進的第一個外國專家尤哈将在省人民醫院長期坐診

□ 大和報大和客戶記者 李曉敏實習生 楊瑞文 白周峰攝影

藍眼睛,白皮膚,白發,白大褂...7月10日,在省人民醫院國際醫療中心1号房間,71歲的國際神經外科專業巨茗正在外面小心翼翼地治療病人,而其他人則默默地等待着。

作為河南省首位全職引進的外國專家,餘哈将在未來3年内到河南省人民醫院進行長期坐診、手術、會診。

咨詢前點頭,咨詢後握手

7月10日.m 8時20分,餘哈在省人民醫院國際醫療中心一室為一名患者做診。在診所外面,75歲的比恩和她的二号在沙發上等着。

"我聽到一個朋友說尤哈教授坐在那裡,是以我的兒子立即在網上預訂了他的号碼。憨豆女士說。

斌女士是濮陽人,兩年前開始出現右半邊神經痛,在鄭州、北京等醫院就診後,雖然症狀在短時間内有所緩解,但近幾個月疼痛又回來了。

"我去找了幾位醫生,說我年紀大了,不建議手術,是以我被允許保守治療。卞女士說,這次她想聽聽國際專家怎麼說。

8點48分,第一位病人看完了,輪到卞女士了。

他一看到卞夫人走進房間,尤哈就從座位上站了起來,微微點了點頭,又坐了下來。

"你多大了?"疼多久?疼痛方法是什麼?做了哪些測試..."經過一系列的咨詢和一部電影,Yuha給出了他的建議。

"我認為你可以做微血管減壓,雖然你以前做過治療,神經損傷,這種手術不一定100%确定,但我認為值得嘗試。"尤哈說。

"好吧,我想試試。"在與兒子和兒媳進行了簡短的讨論後,憨豆女士很快給出了答複。

9點20分,探訪結束時,當卞女士站起來準備離開診所時,餘哈先生立刻從座位上站起來,伸出右手:"謝謝!

通過網絡組織每周咨詢神經外科的疑難病例

為什麼患者如此信任Yuha?尤哈到底是誰?

在采訪中,大河報大和客戶記者了解到,Yuha是芬蘭人,今年71歲,目前被國際神經外科界公認為腦血管疾病的頂級專家,是腦血管疾病顯微外科治療的代表上司者,他發明的"眶上側手術方法"被神經外科醫生廣泛使用, 惠及無數患者。他的"簡單、幹淨、快速,同時保留正常神經組織"的手術理念早已深深紮根于人們的心中,成為神經外科的基本原則。

這麼大的男人,為什麼還要想到來河南呢?"我在世界各地做了1000多場學術演講,每次做演講,我都表達了我來到東方和中國的願望。昨天,在接受大河報大和客戶記者采訪時,尤哈如是說。

七八年前,在一次國際學術會議上,河南省人民醫院腦血管醫院常務副院長李天曉得知了餘哈教授的想法,并強烈邀請。"目前,河南的神經外科水準在全國排名中還不高,迫切需要國際專家的指導和提高。"李天曉說。

經過多次調查和溝通,餘哈決定來河南,并于今年7月3日與其他6名醫務工作者一起正式成為省人民醫院的專職醫生。

"每個星期一,星期三,星期五,每個星期二,星期四早上。此外,李說,從下周開始,每周四下午,Yuha将通過網際網路組織對該省神經外科疑難病例的咨詢。

想重點培養河南的年輕醫生

在河南已經一個星期了,你覺得河南怎麼樣?

"我以前去過河南幾次,一切都很棒,醫院環境很棒,院長和同僚們一直非常支援我。在采訪中,Yuha多次興奮地說:Thisismynewhome(這是我的新家),這将是我餘生工作的地方。

就這樣,他遞給記者一張名片,名片,尤哈的第一位介紹是河南省人民醫院尤哈國際神經外科中心主任、教授。

接下來,您将如何在河南教育訓練神經外科醫生?

"我想專注于培養年輕醫生,因為他們有很大的潛力。Yuha說,中國孩子兩歲時就會使用筷子,而筷子在神經外科中與電凝工具非常相似,是以中國醫生會有聰明的手,并相信他們很快就會把自己的技能傳授給他們。雖然簽訂這份合同的時間是3年,但我将工作10年或更長時間。

李天曉說,在我省,這樣一位專職的外籍專家坐在醫院裡,雨哈目前是第一位的。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