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者的安全至關重要,這句話不僅是對組委會和相關從業人員的,也是對一般跑者數量的建議。
又是一個周末,全國各地同時舉行許多馬拉松比賽。在紹興國際馬拉松賽的賽道上,除了國内隊冠軍飄揚國旗越過終點線外,還有不可思議的一幕。
一名身穿淺綠色西裝的跑步者在賽道上暈倒了兩次,在緊急醫療幫助後能夠轉向安全。然而,跑步者站起來,不得不回到賽道上,繼續跑完全程。

醫護人員及時阻止了跑步者,後者暈倒了兩次。
幸運的是,負責急救的醫生非常認真,在他第一次回到賽道上時就追趕了跑步者,在其他跑步者的勸說和安保人員的幫助下阻止了他。
我們要感謝醫生的及時出現,以及其他跑步者和從業人員的熱情幫助,使跑步者擺脫可能發生的危險。
随着國内馬拉松的蓬勃發展,賽事數量激增,跑者意外甚至猝死的情況屢見不鮮。要參加馬拉松比賽,我們常說,安全終點,字面意思是,終點是第二位的,安全是第一位的。為了確定跑者的安全完成,醫療護理也是每個賽事組委會的首要任務。
毫無疑問,紹興馬拉松的跑者是幸運的。正是由于悲慘的病例和吸取的教訓,今天的醫務人員迅速作出反應,這是他今天向安全的過渡。但這位跑者随後的舉動幾乎把每個人的努力都化為烏有。
難道這些教訓還不夠嗎?幾分鐘前,危險已經過去了嗎?就在昨天,在2018年金甯半程馬拉松的賽道上,一名年輕的跑步者從終點線掉了下來不到2公裡,再也沒有醒來。
結果和完成真的比他們自己的生命更重要嗎?這次被醫生救了出來,下次能這麼幸運嗎?如果我的家人無法走到最後,他們該怎麼辦?
測量是一個成熟的跑步者應該具備的品質。在跑步過程中,時刻注意自己的身體狀況,根據身體的回報确定自己的步伐,決定是否要繼續堅持,是不是沖過終點線就成功了,敢于放棄的勇氣也是值得鼓勵的。
記住,盡可能快地跑,微笑着回家。
□ 徐邦銀,新京報體育評論員